在演說開端,講一些與聽眾切身相關的內容,將自己置於與聽眾促膝談心,為聽眾著想的立場,這樣就能輕鬆消除彼此的心理距離。
15、保持良好姿態
你在演講之前,不要麵對聽眾坐著。如果你以嶄新的姿態到達會場,不是要比聽眾眼中的老形象好一點嗎?
你要是先坐下來,那麼就要十分注意你坐的姿勢。懂得坐姿藝術的人,先用腳跟碰一下椅子,然後使頭部到臀部輕鬆地維持直立的姿勢,在完美的控製下,緩緩坐下。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玩弄你的衣服或你的首飾,因為這樣會讓聽眾分散對你的注意力。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這樣做會給人一種缺乏自我控製的印象。任何不能增加你演講分量的動作都會減少聽眾對你的注意力,沒有任何動作是不會吸引聽眾注意力的。所以,你必須以靜止的狀態站著,控製你自己的身體,這樣將使聽眾對你產生一種心理有控製的、泰然自若的感覺。
當你準備站起來開始演講時,不要急匆匆地開口,這是業餘演講家的通病。深深吸一口氣,望著你的聽眾大約一分鍾,如果聽眾之間有嘈雜聲或騷動,停下來,等到一切平靜為止。
挺起你的胸膛。不要等到要麵對聽眾了才準備這樣。為什麼不每天這樣練習?這樣,當你站在聽眾麵前時,就會很自然地挺起你的胸膛。
路瑟·古利克在他的《有效率的生活》一書中說:“十個人中,找不到一個能讓自己保持最佳姿態的人……你一定要把脖子緊緊貼住衣領。”他建議人們每天都進行這種練習:“緩慢地吸氣,但要盡量用力。同時,把頸部緊緊貼住衣領。即使是很誇張的動作,也不會有害。這樣做的目的是直接讓兩肩間的背部能挺直。這也會使胸部加厚。”
站直以後雙手應該怎樣放呢?最好忘掉它們。如果它們能夠很自然地下垂在身體兩側,那最理想了。如果你覺得它們像一大串香蕉,就別妄想沒有人注意它們,或者以為人們對它們沒有興趣。隻有輕鬆地下垂在你身體的兩側,才不會受到注意。即使是最吹毛求疵的人也不能批評這種姿勢。當然,在需要時,它們還能自然而然地擺出各種強調手勢。
但是,假如你很緊張,發現把它們放在背後,插入口袋中,或者是放在講桌上,能夠使你減少緊張的情緒——那該怎麼辦呢?你要運用你的常識去判斷。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天不會因此而塌下來。如果一個人準備了有價值的話要說,而且很有說服力地說了出來,那麼,究竟怎樣放置他的雙手或雙腳,那當然是小事一樁。隻要他的頭腦充實,心中熱情澎湃,那麼,這些次要的細節大都可以自行解決。畢竟,發表演講最重要的是內容,而不是手或腳的姿勢問題。
當你在聽眾麵前進行演講時,要使用那些自然生發的姿態。但當你練習時,如果必要的話,強迫自己做出姿態。在強迫你自己這樣傲時,會顯得如此清醒而刺激,不久,你良好的姿態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如果你忘記了怎樣保持良好的姿態,你又要麵對觀眾演講時,請記住這一點:如果一個人非常專注思考他的題目,急於把他的意見表達出來,以致忘掉了自己的存在,談話及舉止都會很自然,那麼他的姿態及表達方式將不會受到批評。自然、有活力……它們是姿態的極好表現形式。
在人類的曆史上,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事情之所以能成功多是由於人們的熱情推動,同樣要想讓演講成功也必須有熱誠。即演說者能知道他所講的是什麼,並且所講的正是他“賴以維生”的中心思想。隻有由心靈傳遞思想的演說才能打動並說服聽眾。因為每次我們演說時,聽眾的反應完全由我們來控製,是我們掌握聽眾。假如我們煩悶,聽眾也就憂悶;假如我們是散漫的,聽眾也就漫不經心。但是假如我們所講的話極其誠懇,假如我們講時動了真感情,的確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則聽眾絕不會不為所動。
卡耐基曾說過:“若一位演講者帶著堅信的口氣,誠懇地敘說,那他是不會失敗的,不論他所講的內容是政治、經濟政策,或一個人的旅行感觸,隻要他確實覺得心裏有不能不告訴你的衝動,那麼他的演說就會有強烈的感染力足以打動人。他的堅信是用何種方式表達出來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帶有情感。具有熱誠的演講者,其影響力將是巨大的。他也許在修辭上犯無數的錯誤,但不會影響他演說的成功。因為聽眾可以原諒他的小錯誤—一是的,聽眾幾乎察覺不出他有錯誤。”曆史可做見證:林肯演說時高而尖的聲音極不悅耳,大演說家戴莫森講話口吃,胡克的聲音很小,但他們都有一股熱誠,能彌補這些不足。
下麵舉例看看真誠的重要。
數年前,哥倫比亞大學舉行柯蒂斯獎章演講比賽。參賽有六位大學生,都各自做了準備,都急欲將自己所準備的內容完全地表達出來。但是除了一位之外,其他的五個人,他們目的隻是為了得到獎章,而沒有真正想去說服別人。他們對於自己所說的主張並沒有很深的興趣。因而他們演講時,隻是一種完美的敘述練習。隻有一位例外,就是在該校讀書的非洲蘇魯王子,他選的題目是《非洲對於現代文明的貢獻》。他所說出的每一字句裏都帶著真切的情感,他的演說並不僅是練習,而是真誠地想說服聽眾,他演講時就像代表他的人民、他的整個非洲,他所引用的材料,具體又真實可信,所以盡管他的修辭雖稍遜於其他幾位演講者,而評審一致決定把獎章頒贈給他,大家公認:他的演說確具有活力,比起他真摯的演講,其他參賽的幾位所講的,隻是空談而已。許多演說者的失敗也就在此。他們若不是帶著堅信的心情述說,就激不起別人的熱情和動力,那麼演說的場麵也就毫無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