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期而遇(1 / 2)

藍海學院,教師公寓五樓。

她重新購置了一床繡有荷花的被褥。

夏天買被褥,比秋冬時買要便宜很多。

窗台上爬滿了陽光。亦照著鬆散放在床上的被褥,照著繡在上麵的荷花。

她想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水月庵池中的荷花,現在應該盛開得如詩如畫,遠勝過世間的繁華。

繁華太多,以致難見炊煙起落。

倒是容易在海邊碰到酒鬼。釋新月輕輕一笑,想那酒醉之人,意識模糊,一定記不得身邊經過了誰,自然也不知道是她,送給他那被褥的。

這樣很好。她亦不在意被人記得。隨緣往來,無住而施慈悲憐憫心,這樣才能夠樂得逍遙自在。

釋新月的寫字桌上,放著一台林朔電腦。屏幕下方有日期提示,陰曆六月初七,周五。

當初決定買那個牌子,是因為聽說蘇氏電腦生產銷售公司的創始人蘇世,是心係教育,淡泊名利之人。他先後捐資在偏僻貧窮之地建立希望學校,或者直接贈送電腦(水月庵的幾台電腦,亦是他捐送的),並在許多小城市的高校建立圖書館。

藍海學院的敬學圖書館便是他捐資建成的。

校方本來要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圖書館,他說不必了,不如就叫敬學館吧,啟示學生們都要敬重學習,敬畏學習。

她還聽說蘇世在長子蘇沛和因登山意外而死時,逐漸將公司交給次子蘇沛良,自己隱居了。隱居地在生死河外的古城。

最近聽說的是,一個多月前,蘇世的長孫正是在新月遇意外車禍,所以次孫暫代總經理的職位。而長孫現在身處何地,外人不得而知。

這些都是她去敬學館時,副館長說給她聽的。

她自己並未刻意去關注蘇氏企業的一切。對於蘇世老先生的尊敬,放在心裏也就足夠了。

另外的原因,是與她對文字的敏感有關。在古漢語中,朔字意為陰曆每月初一。而她的名字新月,正是從每月陰曆初一開始。

於是,就如選擇新月城般,她選擇了林朔這個牌子的電腦。

她用電腦,主要是利用網上有益的資源,一些實地山水風景圖片,一些以電子文本為載體的傳統書籍。

還有就是電郵了。有問題的學生,如果不方便麵談的,便可以寫郵件給她。她都認真閱讀,思考,回複。電子郵件亦是與師傅和師姐妹們聯係的依托。因為水月庵在交通極為不便的無色城。隔山隔水,仿佛遺世而立。

偶爾也會在網上看免費的電影。一直以來,最喜歡的便是海上鋼琴師。她覺得網絡本身並無善惡,重要的是怎樣的人在用。

網絡就像是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明白人心中有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