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故事,一個因風知草引起的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對小和尚上說,從前有座山……事實上,這座小廟並沒有在山上,而是在山腳,平時也沒什麼香客來,偶爾有些好心的村民給小廟裏送些瓜果蔬菜。老和尚多年除了念佛吃齋,還要種植吃用,照顧一個小和尚,落下了關節疼痛的毛病,這也就是故事的引子了。這座廟的所依便是一座連綿的山,說是山,其實並沒有多高,隻是樹木茂盛了些,常常有煙霧繚繞。附近除了這幾座連山再沒有高山,所以平地而出的,哪怕是小土丘也顯得很高了。山中有一隻小狐狸,通體雪白,眼睛靈動,尾巴蓬鬆,時常漫遊在花叢樹林中,它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它隻知道自己已經活了上百年了。老套的故事也就這樣發生了,小狐狸遇見了這個小和尚。
小和尚約莫十歲,光光的頭上還沒有點香疤,臉上稚氣未脫,掛著燦爛的笑容,身上的和尚袍不過是拿幾塊碎步拚接出來的。小和尚上山是聽幾個會來給他們送些吃食的村民提到,山上有一種風知草,可以治好老和尚的腿腳疼痛。他便沒告訴老和尚,趁天沒亮偷偷摸索著進了山。在山中轉悠了許久,方向早已經記不清,此時看見前麵樹下趴著一隻小小的白色的動物,想起有些村民還提起山上有白靈狐,抓了吃下可以延年益壽,賣掉的話也價值萬金。這就是那隻小白靈狐?為何見到我不跑呢?小和尚慢慢靠過去,確定對方沒有逃跑的意思,便慢慢蹲在它旁邊打量,最後變蹲為坐。過了一陣,覺得小狐狸似乎並不怕他,便開始打起問路的想法。“小狐狸,你好可愛啊。你可以告訴我風知草在哪裏嗎?”哼,小狐狸摸摸自己的爪子,你以為你是誰?你問我便要回答嗎?偏頭繼續趴著,享受下午美好的時光。“小狐狸,你好白,好幹淨啊。你能告訴我下山的路嗎?”對這種一直囉嗦的小和尚,繼續偏頭,不理。
“小狐狸,我都誇獎你了,你應該理我一下嘛。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我們如此有緣,在這茫茫山中相遇,你是不是也該對我有好一些啊?”“小狐狸,你再這樣趴著不運動,會變成肥嘟嘟的哦!不過那樣會更可愛的。”“小狐狸,我說話你都不看著我,這是很沒有禮貌的呢。”“小狐狸,我餓了,已經一上午沒有吃飯了。你不告訴我哪裏可以下山,也不帶我去采風知草,那你給我些吃食吧。”真是煩死了,下午的美覺都被破壞了,小狐狸隻好站起身子,甩甩尾巴回自己的住處去。走了幾步,“哢嚓”一聲,是地上枯枝被踩斷的聲音。小狐狸回頭一瞪,見對方沒有靠過來,扭頭繼續走。有腳步聲跟著,小狐狸又回頭瞪,這回還齜了牙,破壞了自己的形象。小和尚站定,一人一狐狸就這麼對峙了一會。小狐狸見對方沒有挪步的意思,扭頭繼續走兩步,回瞪,竟沒有跟來。而站在後麵的小和尚眼中閃著淚光,嘴唇緊抿著,兩隻小手的手指糾纏在一起。小狐狸看了看麵前這個小人,拚接的和尚袍的下擺處有些被刮破,腳上小鞋子也沾了許多泥土,無奈地搖了搖頭。再看向小和尚時已沒有瞪人的眼神,小爪子朝對方勾了勾。小和尚立刻用袖袍擦了擦眼淚,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跟著。
走了許久,終於在撥開一堆草叢後見到了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洞口,小和尚剛好能進去。洞裏沒多大,最裏邊與洞口也隻有兩三步的距離,這隻是小狐狸一個藏食物的地方,偶爾來落落腳。小狐狸一進洞就在一處地上猛刨,然後叼出一個小小的白色條狀的東西,甩了甩上麵的灰土,忍痛割愛地給了小和尚。要知道這可是一支小人參,雖隻有幾十年,卻也是很珍貴的。這座山上雖然各種藥草比較多,但珍貴的東西還是可遇不可求的。許多山下的村民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時常上山來做一些小兒科的陷阱,放幾隻流血的小動物,有的婦人看到自己便會假裝家中有人重病,說是需要靈狐的血做藥,希望自己心善成全他們。但那眼神裏的狡詐和貪婪怎麼能逃過已經生活了一百多年的狐狸呢?可是這和尚竟然一臉嫌棄地看著麵前的小白條:“隻有這麼一小根白蘿卜嗎?我其實還想再要點青菜,土豆什麼的?”小狐狸的前爪深深地摳進了泥土裏,齜起了牙齒,眼神在說:再嫌棄我就撓你。畢竟這根小人參還是自己在山崖上抓山蛇遇見的呢,本打算留著受傷的時候吃。可那不識好歹的和尚竟然以為是根蘿卜。洞裏倒是還藏了幾條蛇和一些花,這和尚又都不會吃,這才把最舍不得的給了他。小和尚看著對方凶惡的架勢,吞了吞口水,勉強咬了一口。咦,沒有想象中的澀辣,反而有股清香,再咬一口,味道甘甜,汁水恰好,再咬,渾身好像不再那麼累,又有了力氣,再咬,“哎呀”,咬到手指了。看了看自己破了皮還帶牙印的手指,眼睛又開始霧蒙蒙的,一副苦瓜相看著小狐狸,弱弱地問:“還,還有嗎?”小狐狸真想一爪子拍暈他,不過不用它拍,小和尚就已經暈了。一隻人參吃下,身體大補是需要時間的,而且似乎也是因為他太累了,還打起了小呼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