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不僅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增長之源、社會穩定之基。然而伴隨著我國高校由精英教育步入大眾化教育,畢業生人數連年增加,社會競爭日益加劇,特別是在經濟危機下,大學生就業更遭遇“寒流”,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重大的民生問題,因此大學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事關國家昌盛和民族複興。作為高等院校,加強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幫助他們走向社會順利就業,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製定各項政策促進大學生就業,各高校相繼設立就業指導中心、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努力提升就業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麵對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形勢和就業工作的新任務,撰寫一本既融合當前先進理論成果與時代實踐特征,又能體現出較強權威性、實用性、趣味性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教材,已成為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當務之急。
周鳴陽、許愛玉等長期從事高校教學和就業研究的教師組成團隊,申報2009年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重點課題,並獲立項。本書是該課題的研究成果之一。在交付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前,我有幸先拜讀了全書。這是一本專門針對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研究著作。其獨特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是觀念創新。本書吸取了國內外成熟的職業指導理論,闡述了我國最新的就業政策,在此基礎上,更新觀念開放言路,提出科學的職業指導理念。
第二是結構嚴謹。篇章結構安排與大學生“在校學習-畢業就業-職場發展”的時間段相衍接,職業指導前後延伸,成為“職業準備-職業選擇-職業發展”相互衍接的三部分。
第三是策略獨到。從幫助大學生找準位置視角,提出了“4M”定位戰略、“5P”就業戰術、“6V”職場策略。同時,構建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選擇等相應的經濟模型。
第四是視角新穎。不從政府、高校、社會、企業等立場思維,不是“填鴨式”
灌輸的思想教育模式,改變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像朋友間平等式的相互溝通,用學生自身的視角來看待職業選擇,闡述人生價值、事業發展,期待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成效。
第五是注重實用。書中采用多個案例,對大學生求職進行了心智上的關照,擇業技巧上的指導,內容生動全麵,通俗易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本著作,既可作為高等院校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就業指導工作的人員及其他擇業人員的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書。希望這本凝聚著作者心血和智慧的力作能成為廣大讀者的良師益友。
是為序。
駱光林
20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