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過年禮(1 / 2)

很多時候張十三都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丟重生者的臉。

別人重生都是先通過投資房地產掙錢,掙了錢就一門心思的搞網絡、搞投資、搞高科技。

功成名就之後便大筆捐錢搞教育,從而完成人性的升華,達到重生成聖的目的。

然而到他這,整個投資鏈條卻是完全顛倒過來的:

重生之後先通過做教育撈一桶金,然後再投資互聯網圈錢,有了錢之後就沒了命的買房子。

跟前輩們比起來,整個就是一俗不可耐的社會蛀蟲,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那種。

不過張十三也有他的理由。

作為一個上輩子被房貸支配到死的小市民,股票、基金這些數字財產在他看來都是虛的,隻有踏踏實實的房產證才能讓他找到安全感。

沒重生之前他最大的欲望就是當一個寓公,每個月收收房租就能過的很滋潤的那種。

然而上輩子他家既沒有拆遷也沒有中彩票,做寓公的夢想也就一直都沒有實現的機會。

這麼說吧,做寓公就是張十三的執念,如果隻能讓他在現有的產業裏選一項保留的話,他相信自己最後絕對會選擇留下房子。

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手裏的閑錢幾乎都換成了房子。

一線城市沒限購之前能買多少買多少,一線城市開始限購之後就往二線跑。

截止到現在,除了北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城市之外,他在南廈、海亞、港城這些旅遊城市也投資了不少。

經過這幾年的積累,哪怕不算公司的固定資產,單單是掛在他個人名下的房子的房產證就裝滿了兩個最大號的保險櫃。

而且這些房產證的數目還在不斷的增加之中——依照他現在的掙錢速度,多了不敢說,一兩個星期掙一套還是能夠保證的。

要是哪個月忘記數數的話,手裏到底有多少房子他自己都說不清楚。

為此,他還特意從張世祁的中介公司抽調了兩個比較踏實的員工專門處理買房的事情。

沒事的時候張十三就會美滋滋的幻想,再過十年,他也是有資格被稱為房叔的那種人了。

——————

“這些肉給萱萱家送過去,都是咱村裏自己養的,比養豬場養的好吃多了。”

就在張十三還沉浸在自己小世界裏的時候,張媽又出來高事情了。

雖然早已經搬到了樓裏住了,但是老兩口骨子裏仍舊保留著村裏人的樸實。

表現在送禮物上就是喜歡送大份的。

張十三父子倆好不容易抬上樓來的豬肉,僅僅隻割了一小塊做了頓晚餐,剩下的又被張媽逼著給抬了下樓,死活要給林雅萱帶回去。

“阿姨,真不用,我家吃不了這麼多的。”

林姑娘直接被張媽的神操作給搞懵了。

看著眼前這塊比自己體重還要沉的大肉塊,除了本能的推脫之外竟然都不知道如何拒絕。

農村人養豬跟養殖場養豬不是一個套路。

因為生豬在後期的生長比較緩慢,每長一公斤肉需要消耗的飼料越來越多,這時候對養殖戶而言並不劃算。

所以為了經濟效益,養殖場的豬養到100~110公斤就要出欄。

去了雜碎下貨之後,出肉率一般最多也就六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