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滿足了溫飽的需求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開始追求精神上得享受。
所以伴隨著國內經濟的騰飛,再往後幾年的天朝便會逐漸從追求溫飽進入到娛樂為王的時代,電視娛樂便是其中流砥柱。
雖然張十三不是很想跟混亂的娛樂圈有太深得交集,但是也不代表他會舍得放棄其中斂財的機會。
而收購一家國外電視台則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合適的操作模式。
有了外媒這層皮,隻要不涉及政治,單單進行娛樂合作得話好處還是很多的。
既可以避開國內齷齪的競爭,又能有一個直接接觸熱錢的橋頭堡,哪怕想搞點灰色交易,在國外操作起來也比國內更加簡單。
當然,這些隻是張十三腦中一個粗略的設想,誰都不能確定具體到現實時會不會跟他想的那般順利。
這次投資CDI電視台其實有點信手而為的意思,就如同棋盤上的閑棋冷子,能成功固然最好,就算失敗了對主業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生意做到現在這種程度,這種跟賭博一般的新投資是必然要經曆的。
——————
雖然在整頓電視台上花費了不少時間,不過倒是沒耽誤正事。
就在張十三在電視台殺雞儆猴的時候,莫莉已經帶領著另一個團隊跑完了對學校收購的全部手續。
當然過程之所以如此順利大部分得益於學校的積極配合。
在拔出路易斯這個釘子之後,校方溫順的就如同一隻綿羊,哪怕莫莉又趁機壓了一下價格都沒怎麼反抗。
都說錢是英雄膽,人窮誌就短。
對此管理方絕對有著深刻得體會,以前有錢的時候經營一所大學能帶來很多隱形的收益,每年千八百萬的投入根本算不上什麼。
放在當時,像家校通這種有錢的爆發戶連搭理都懶得搭理。
但是現在沒錢了,別說千八百萬,就算千八百塊該省也得省,畢竟什麼都比不上在經濟寒冬裏活下去更重要。
別說是給錢收購,如果沒有新家校通出場的話,白送都未必不可以。
所以在新家校通被競爭對手狙擊的時候,最著急的並不是張十三,而是學院的管理方。
學院運轉一天,光是電費就得有好幾萬美元的花銷,如果再沒有新的資金注入,用不了多久學院就有被電力公司起訴的可能。
要是新家校通競爭對手的目是加價競爭的話,學院或許還能淡定一點。
但是誰都知道對方是抱著逼走新家校通之後白撿的心態來的,這就太惡心人了。
就算對方是美利堅人也不行,同胞之情比起美元連屁都不算。
所以在張十三搞定輿論危機之後,著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管理方就迫不及待的簽字走人了。
連交接儀式都是一切從簡,生怕再出現什麼幺蛾子。
就連很多比較難辦的手續都是管理方自願拿出人脈遊說回來的——美利堅也講究人熟好辦事,否則依照新家校通的資質很多手續都得被卡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