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像排版簡稱“照排”,是應用照像原理,把需要排版的文字,按預定的要求,通過光學係統,準確地拍攝到感光材料上,再經化學處理,得到文字的底片或照片,而後曬版印刷。照相排版從研製出第一台手動式照排機(“一代機”)至今已發展到了“四代機”。
手動照排機
手動照排機即一代機結構簡單,操作靈活,維修方便,造價低廉,是早期國內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從外形上看,像打字機和照相機的結合,下麵是打字機,上麵是照相機。
HUZ-1型照排機,在最下方的光源,發出的光經聚光鏡射入棱鏡,折射後進行第二次聚光,照到字模板上,字模板上的文字是陰字,可容納9415字,用手將字模板作前後、左右移動,把所需要的文字、符號對準光源並固定。光源通過主鏡頭,可從校正屏上觀察所需要的文字,確認後打開快門,在感光滾筒上曝光,感光滾筒上可裝上放大紙或膠片,便獲得了文字。完成一次拍攝過程後,鏡頭係統在機械傳動係統或電器裝置的帶動下移位一次。準備拍攝下一個字,當拍攝完一行後,暗箱內滾筒相應地移動一次,就可以開始拍攝下一行。移動距離最小單位為0.25mm。其直排、橫排、跳行以及改變文字位置等動作,都利用機械或電器裝置來完成。為防止出現感光材料上重疊拍攝,在點示裝置上與感光材料印字位置相對應的位置上進行打點,可以知道已印字的位置。照排機上裝有20個不同焦距的主透鏡,能根據需要,將字模板上的每一個字做20種不同規格的放大或縮小。同時,在主透鏡通道上麵還裝有一個變形鏡頭,又可把原來正方形的文字,通過變形鏡頭上下移動,並旋轉不同的角度,使字形變化成不同比例的長體3種、扁體3種、斜體(左斜或右斜)18種,包括正體共能照出25種,以適應各種印刷品上的字大小、字形的要求。
為了適應各種印刷品的字體需要,一般每台機器都配有幾套不同字體的備用字模版,備用字模版可存入字模版盒內,隨用隨換。
光電照排機是二代機,它是在手動照排機基礎上,將輸入裝置改進為電子計算機控製輸入,從而提高了排版速度。光電照排機由漢字鍵盤穿孔機、小型電子計算機和照排部分三部分組成。漢字鍵盤穿孔機是照排機的輸入部分,其作用同於手動照排機人工操作植入漢字。它是將原稿上的文字符號變換成二進製代碼記錄在紙帶上,再將此紙帶直接輸入計算機。電子計算機配有專門的軟件程序,它可將紙帶輸入的文字稿按照版式設計進行編輯排版,並將排好版的成果通過計算機程序控製輸出成品。
電子照排機
電子照排機也稱“三代機”,或陰極射線管(CRT)照排機。電子照排機係統事先將字形轉變成數字信息,建立數字字庫存入大容量磁盤存儲器。當原稿的漢字代碼信息及排版編輯信息輸入計算機,經處理後,在計算機的控製下從字庫中讀取指定字形的數據信息。根據此數據信息,文字輸出控製電路和陰極射線管控製電路將對應的字形顯現在陰極射線管的屏幕上,然後通過光學鏡頭的變倍變形,在感光材料上曝光成像。但為了保證屏幕上顯示出文字字形,照排機的設計製造就比較困難,價格也較高,因此不久就被激光掃描型照排機取而代之。
激光照排機
激光照排機屬“四代機”,它是用計算機控製,以激光作光源,按照排版指令使字符逐行掃描記錄在感光材料上組成版麵。所使用的激光印字機和激光照排機輸出速度快,掃描分辨率高,輸出字形不僅種類多,而且美觀。目前已成為以計算機作為輸入、排版設備,激光照排機作為輸出設備的聯合機組。
激光照排機工作原理:采用激光平麵線掃描的方式,由氦-氖激光器輸出激光束,經計算機處理後的字形,經過多麵轉鏡投影聚焦後,在感光材上形成文字的版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