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草船借箭的故事-
陽光明媚,今天是我在華府的第四天。今天,我沒有遲到,因為是曆史課,講課的老師由夏雪白變成了文智健。他號稱華府第二大學士,在曆史和數術研究上都頗有建樹!今天,他講了三國的赤壁之戰。-
說到三國,我又有話語權了!為什麼這麼說?我畢業於大學的曆史學院,而我畢業的時候,寫的論文叫《由赤壁之戰看三國》,這論文獲得了極高的評價,甚至還被視為範文,在新華報上登了出來!因此,說到三國,我其實是了然於胸的!-
文先生講道:“草船借箭,是諸葛孔明智慧的體現!”然後他停頓了一下,才又說道:“那你們有人能來為我們講講這個典故嗎?”-
神馬?講‘草船借箭’的典故嗎?你算找對人了。我沒有主動去爭取這個機會,這時華平站了起來,一看到他,我又想起了甜瓜姐!然後用憐憫的眼神看著他!說實話,華平長得還真的很帥!華平從容的說道:“小生華平願意一試!”
文智健示意他繼續,華平說道:“說到草船借箭我們得從當時的軍備來說,劉孫兵寡器少,要想破曹必須仰仗遠程火力,而箭是不可缺少的武器!這時做為劉軍的代表,孔明必須為戰爭出謀化策,於是他和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但卻沒有箭,周瑜命孔明十日內鑄劍三十萬枝,而孔明卻言道:區區三十萬枝箭,吾三日即可完成!瑜隨即訂軍令狀。瑜妒忌孔明之才,欲鋤之而後快!派魯肅盯著他。前兩日,每每夜晚,孔明必和魯肅迎酒高歌!第三日,肅又被約至孔明處迎酒,地點被改在了江邊的船上。而肅好奇,為什麼江上大霧迷漫,而孔明的船上盡都是草人!‘孔明,明日即將交箭,你都沒開始造箭,明日我也不能保你性命亦!’孔明笑納,曰:‘我們隻管喝酒,箭亮正造中!’然後,兩人在搖搖墜墜的大船中繼續喝酒,魯肅驚歎:‘為何船如此搖晃?’孔明回道:‘亮正向曹丞相借箭!’肅大驚,歎道‘孔明真世之奇才乎!’一直到天明,才回歸東吳。瑜來取箭,恰好三十餘萬枝箭,知曉了個中原因,瑜才敬佩而為已羞愧!這就是草船借箭。為赤壁之戰墊定了堅實的基礎!”講完,華平問:“先生小的講得對嗎?”-
文智健歎道:“華平,你講得比曆史書還要生動,你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然後我不由的暗歎:“此人還算有點才華,可畢竟讀的是八股文,可惜了!”華武這時也替他書童為他自己掙了一口氣,瞪了華文一眼,好像在說:“我的華平不比你華安差!”-
神馬?敢藐視我!!我刷的一下站了起來,對文智健說道:“先生,學生華安也準備講一講草船借箭!…”-
文智健趕緊讓我講:“你是新來的華安吧!你講吧!”暈,你這個先生連我華安都不知道。-
我開始講:“其實,故事是這樣的!
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裏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托,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隻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麵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打探打探,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