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女媧功德成聖,唐風收徒不周山2(2 / 2)

“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

倉頡:“憑尊師意思,弟子傾心聽從。”

唐風道:“我教你個“術”字門中之道如何?”倉頡道:“術門之道怎麼說?”唐風道:“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凶之理。”

倉頡道:“不學,不學!”

“教你“流”字門中之道如何?”倉頡又問:“流字門中是甚義理?”唐風道:“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或念佛,並朝真降聖之類。”倉頡道:“不學,不學!”

“教你“靜”字門中之道如何?”倉頡道:“靜字門中是甚正果?”唐風道:“此是休糧守穀,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入定坐關之類。”

倉頡道:“不學,不學!”

“教你“動”字門中之道如何?”倉頡道:“動門之道卻又怎麼?”唐風道:“此是有為有作,采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並服婦乳之類。”

倉頡道:“不學,不學!”

唐風大怒,豁然站立,“你這頑徒到底要學何種本事?”

就是神農也為倉頡捏了一把汗,悄悄的用手拉了倉頡一下。意思是兄弟見好就收吧,不要惹老師生氣了。

“弟子欲學老師的記錄之法!”自從見到唐風手中的書籍倉頡的眼睛就直了,洪荒已有幾個元會,可至今還為產生文字。今天遇到唐風這大賢,倉頡安能放過。

第七章倉頡造字,唐風渡劫。

“額……”唐風為難的看著倉頡,這六本書上的文字正是後世的漢字,讓倉頡學漢字,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好在唐風還又幾分機智。

“不是為師不教受於你,這文字是天文而非人文。傳授於你對你有害無益,你何不自己發明一項文字,造福蒼生,也是一項大功德。”

“請老師教我!”倉頡連忙跪下,這可是他的平生夙願啊。

“我幫不了你,你的老師是天道,是天地萬物!”唐風高深莫測的說道,心裏其實已經把倉頡給罵了個狗血淋頭,你以為老子是萬事通啊,這不是讓我出醜嗎?幸虧老子聰明,嘿嘿……

“你可以做象形字,隻要你用心一定會成功的,比如這是日月……這是魚……”唐風拿根樹枝在地上為倉頡畫了幾個簡單的象形字。

事實證明倉頡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在唐風簡單的提示下倉頡竟然造出幾百個象形字,洪荒的第一種人文誕生了,天地感念倉頡的貢獻降下無邊功德,倉頡得其九,唐風因為指導有功得其一。一道功德從天而降,唐風的華蓋瑞氣千條,現出功德寶葫蘆,天地間大神通者皆有感應。

“後羿的氣運越來越強了,不行得想辦法算計他一遭,落一下他的麵皮!”準提道人駕著祥雲離開西方轉瞬來到中土。

唐風根本就沒想到準提會算計於他,現在他正在為他的弟子倉頡製造洪荒的第一支毛筆和硯。

“可尋細竹,尺寸間無結為宜,再尋獸毛,又以狼,野豬,兔等毫毛為益,使能工巧匠綁獸毛於細竹一端,造一物稱之為“筆”,取其“竹下有毛”之意!”

“再來可尋黑土,與水和之,可得染極黑色之水,以色濃不褪為益,稱之為“墨”,因“黑土”而得之意。又為方便計,尋密紋細石雕成容器,用來盛放,稱之為“硯”,取“見石”而得之意。或尋或造輕薄吸水易著色而難褪之物,用筆蘸墨書寫其上,以為記錄,然後按次順裝訂成冊,如此便可方便查詢。”

倉頡在獲得造字功德後也成為功德金仙,唐風和倉頡皆是大神通者,一瞬間便找到材料。那筆墨“皮”硯大利於記錄傳事,自有莫大功德於人族,天地自然有感,降下相應的功德。唐風有建言,描述細致,幾乎便說出了製造的方法,分得六層有餘。倉頡親自主持此事,亦分得三層。尚有些須由幫忙的神農所得。

天地間的第一筆和硯得到功德的洗禮竟然成了後天法寶。被唐風全部賞賜給了倉頡。

春秋筆:天地間的第一支筆,後天功德寶物,可書人文,用途不祥。

春秋硯:天地間的第一塊硯台,祭起後可化千丈硯山,可攻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