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宋國大臣。因為官清廉、體恤百姓而名垂青史。
傳說春秋時,有個宋國(以下簡稱宋)人在山上幹活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塊晶瑩溫潤的石頭,估計是塊難得的寶石,就把它帶回家去。為了證實這塊石頭的價值,他請了一位玉工到家裏來鑒別。那玉工仔細看過以後,讚歎道:“真是個寶貝,怎麼挑也挑不出一點兒毛病。不過你們這裏的風氣不好,你小心一點兒,千萬別在人前顯露它。”
宋人聽了玉工的話,就趕快把寶石藏了起來,可是村裏幾個不務正業的人發現宋人與玉工來往,看出了苗頭,經常探頭探腦到宋人門前張望。宋人擔心會出事,夜裏覺都睡不好。他想把寶石拿到市場上去賣,又怕讓商人占了便宜,思來想去,決定把寶石送人,也好留一份人情。
第二天,宋人趁村裏人不注意,帶著寶石悄悄地進了城。宋人找到子罕府上,並獻上寶石。
子罕覺得很奇怪,說:“你我素不相識,為什麼送東西給我呢?一定是有什麼為難的事要我幫忙吧。可是我從來不接受別人的贈禮啊!”
宋人連忙說:“我沒有事求你,這塊玉經鑒定是寶物,我才敢拿來送你,表示一點兒心意。”
“我不能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禮物,我們兩人都會有損失。”子罕知道宋人不明白他的意思,就接著解釋說:“我把‘不貪’作為寶貝;你把寶玉作為寶貝。如果你把寶玉給了我,你自然失去了寶貝;我接受了你的玉,我也就失去了‘不貪’這件寶貝,這不是你我都有損失嗎?”
宋人沒有辦法,隻好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子罕知道宋國治理得不好,自己也有一份責任,心裏感到慚愧,就讓宋人暫時住在他家。子罕叫玉工來為他琢玉,然後替他拿到市場上去賣掉,最後將賣玉得來的錢交給宋人,打發他回家。
宋人非常高興,慶幸自己遇上了好人,一路上念叨著:“世上難得有以不貪為寶的人,這輩子,我永遠不會忘記他!”
子罕是當時宋國的權貴,他不貪財物,注重自己的品格修養,顯示了中華民族廉不妄取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