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將會有一場暴風雨來臨啊!”
“別提了,暴風雨還沒來,我就先被那群老家夥念到臭頭了!”
“你就讓他們念吧!過了今天,他們怕是想念你也沒這個機會了。”
“說真的,我沒想到青兒會這麼看重我們,那麼高的位置讓我們去坐,我還真怕坐不穩掉下來摔個粉身碎骨。所以,我還在考慮要不要接旨,你呢?凡,你要接嗎?”
“接,當然要接!這不僅是我的期望,也是她的希望,於情於理我都非接不可。”
“那……好吧!你們都要接的話,那我也不好落人後了,我就舍命陪你這個君子到底了!”
♀ ♀ ♀
若蘭青當上丞相後,當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封相當天,她就又提了一次改革的事,然這一次雖然很多人不樂意,但沒人在站出來反對。
誰敢?
官員們沒人敢明目張膽的反對,但在私底下卻聯合起來,打算以靜製動,來個相見不理抵製到底。
他們就不信,她一個人能將變革推動起來。
若蘭青的提議是要將官級製度來個徹底的改革,對外廢除門徒薦舉製度,向全國人民開放科舉。對內,清除朝中的影子官員,凡是對朝中沒有貢獻的官員一律罷黜。
官員由上而下,
廢除副相一職,改三府——學士府、督禦史府、寺卿府,建六部,職權細分。
六部為吏部(下轄司封、司勳、考功)、戶部(下轄度支、金部、倉部)、禮部(下轄祠部、主客、膳部)、兵部(下轄職方、駕部、庫部)、刑部(下轄都官、比部、司門)、工部(下轄屯田、虞部、水部)六部。
丞相主尚書令……
改革製度洋洋灑灑的公布了一大篇,將麒麟弄了個翻天覆地,朝中官員人人自危。
因為,改革製度的完成,是會有人升,有人降,也會有人被開除。
副相和三府被廢,以六部取代,形式上是升了一職,但這也意味著有很多人將要失業。
因為三府底下分為七個衙署來分配各自的職權,這七個衙署大都被十大家族所支配。若七個衙署歸納成六部的話,那就說明其中會有一個家族的人員將被踢出朝廷。
而這個家族已經確定了是若蘭家。
這就是開除一批。
督禦史府的兩家雖然不屬於十大家族,但在國內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惜,他們與丞相若蘭青之間沒有多大交情,平時也沒見他們對朝廷做出多大的建樹,就算勉強留下來,估計所給的官職也高不到哪裏去。
這就是降一批。
最後就是升一批,
不過,他們實在想不出哪個家能有這個幸運可以被升,所以是想都不敢想,反正估計是輪不到他們頭上了。
升官的機會渺茫,降職丟官的幾率卻占了大半,想來是一點好處也沒有。
所以,經過徹夜的家族討論和難得的聯手合作,官員們討論出了一個對付若蘭青的方法。
那就是——
明天無論她在大殿上宣布什麼,他們一律不聽。
無論升誰、降誰、免誰,授職的聖旨也一律不接。
看那若蘭青還怎麼改革。
於是,到了第二天早朝前,百官們不忘給自己的門下弟子耳提麵命一番。
“聽好了,上朝後記住不聽不看,也不許去接聖旨!就算升你做一品大官,你也得給我當做沒聽見!”
這其中,和若蘭青頗有交情的卻凡、嶽不過、曲非直和唐穆是重點提醒對象。要不是齊讓和卻恒早已經隸屬若蘭青管,他們怕是也逃不過要被念到耳朵長繭的命運。
百官們心裏在打什麼主意若蘭青自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帝元也知道今天的早朝將會有一場硬仗要打,那些官員不可能眼見自己的利益被剝奪而坐視不理,定會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