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遠古時代,四方擎天柱折斷倒塌了,九州塌陷崩裂,天不能整個地籠罩大地,地不能全部浮托萬物。大火熊熊燃燒而不熄滅,洪水泛濫而不停息,猛獸吞食善良的人民,凶鳥抓取老弱百姓。這時女鍋燒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斬斷鼇足來重建四方的擎天柱,殺死黑龍以拯救中原地帶,積累蘆柴燒成的灰來遏止溢流的大水。蒼天修補好了,四方的攀天柱端正地豎立起來了,地上的大水幹了,中原安定了;凶猛的害蟲死了,善良的人民得以生存。
(100)通靈寶玉:
《紅樓夢》中寫道:女媧補天時,在大荒山餘下一塊石頭,靈性自通,哀歎自己不能補天。後來被一僧一道帶入紅塵,也就是賈寶玉出生時口中銜著的玉石,大如雀卵,燦如明霞,上麵有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它雖賈寶玉經曆了一番離合悲歡炎涼世態之後,回到大荒山無稽崖下時,石頭上已記錄了一段陳跡故事,這便是《紅樓夢》。
(101)“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景觳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先寫醉態,極富生活情趣,而後作曠達之語,希望自己能忘卻鑽營,當此夜闌風靜之際,乘一葉小舟,去追尋超脫的人生。蘇軾是個心係天下的誌士,也屢受挫折,但他畢竟有此超曠的襟懷,所以常能笑對磨難和坎坷。
(102)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出生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1924年加入共產黨。由於他長期艱苦工作,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鬥爭。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鬥經曆作素材,以頑強的意誌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戰爭中重負重傷,後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為重返建設國家的崗位,他刻苦自學,閱讀了大理的文學作品,逐步提高寫作水平,最終與出感人至深的長篇小說,繼續為人民作出卓截止貢獻。小說主人公百折不回的頑強奮鬥精神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103)《馬太福音》《聖經·新約》首篇,講述上帝之子耶穌出生、救世度人、被猶大出賣,直到釘死於十字架,三天後複活的事跡。其中有許多言語發人深省,是橫貫新舊約的完美橋梁。
(104)《第五項修煉》:為彼得·聖吉所著,書中提出的五項修煉實際上是改善個人與組織的思維模式,使組織朝向學習型組織邁進的五項技術,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係統思考”,該書深受企業領導階層的認同與歡迎。
(106)“朝聞道,夕死可也”
見《論語·裏仁》。孔子一生東顛西躓,奔波不休,一直把追求人生的真諦視為終身的至理。在此,孔子申言:他自己是鐵了心要追求人生的真理,即使早上得知,晚上死去,他也心甘情願。這是中國誌士仁人偉大的獻身宣言。
知識點連接:
《再別康橋》《青春之歌》《紅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傅雷家書》《儒林外史》範進中舉的原文以及該書簡介
(107)《再別康橋》
徐誌摩曾就讀於康橋(即劍橋大學),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南中國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全詩節奏優美,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原作如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裏,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