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下個星期就要期末考了,得趕快把書溫一遍!”
“兒子,這次考試你要是能進前三,暑假我就帶你去新加坡。”
“我一定要加油,好好學習,考上清華北大!”
……
讀書很苦,讀書很累,讀書很無味。
讀書,哪能跟那縱橫天下、驚心動魄的電腦遊戲相提並論?更沒有守候明星、期待簽名那樣興致勃勃、扣人心弦。
其實,你大可不必費勁讀書,隻要完成國家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就盡到了一個合格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頭懸梁錐刺骨幹嘛呀?何苦跟自己的身體健康過不去呢?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這樣做,也不違法。
頭腦聰明、思維敏捷、就是不肯用功。是不是跟你很像?楊略也是這樣。隻是跟一般人比,作為富家子弟,他更有條件懷疑讀書的意義,他不知道是在為誰讀書,或者說他是簡單地為讀書而讀書。當一件事情變成了被動完成的任務,就很難有趣味產生。於是,他沉迷於“誰在用琵琶拉奏一曲東風破”,他致力於在籃球場上盡情揮灑汗水,他極力逃避即將來臨的中考。
直到忽然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寄信人不詳的神之又神的來信;更神奇的是,神秘來信每個月初準時翩然而至,且對楊略的一舉一動明察秋毫;最神奇最可氣的是,楊略,居然被來信“修理”得口服心服、五體投地,按照信中的“招式”修煉起來;超級神奇超級令人難以置信的則是,楊略,這個自詡叛逆的少年,修煉之後竟然成為了世人眼中的好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
如果你想擁有同樣精彩的靈魂之旅,那麼,翻開這本書,挑戰你的悟性!問問你自己:我在為誰讀書?
我們再來玩一個“對號入座”的遊戲,看看十年後的你在社會這個金字塔中位於哪一層呢?這是本書作者,一位CEO,根據自己多年的奮鬥曆程和對人世的深刻洞察,將芸芸眾生大致分成的四種類型:
第一類是卓越的人,即領袖。這種人具有主動性,在沒有被人告知的情況下,卻在做著恰當的事情。他是自動自發的,體內有一部發動機。而且,除了完成他份內的事之外,一切有益的、合適的事,他都會孜孜不倦地去做,因為他有理想、有使命感、有頑強的意誌和超凡的能力。這種人早晚都會成為卓越的人,他們永遠都是領導、領袖的候選人。世界賦予了他巨大的褒獎,這種褒獎不僅有財富還有榮譽和地位。
第二類是優秀的人。任務隻需布置一次,他就會認真地做好,不論有什麼困難險阻,不需要任何人再講第二次,而且下次再做同類事情就不需要別人耳提麵命了。這種人僅次於自動自發的人,他們是優秀的執行者,是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羅文式人物,是社會急需的人才,他們永遠不會失業,是社會上的金領,是公司裏出色的部門經理。
第三類是非常普通的人。這類人,事情要別人布置兩到三次,提供相應的條件,他才會相應地去做好事。而且做事情的時候,總是磨磨蹭蹭的。這種人與榮譽和財富絕緣,他們隻能做普通人,並且永遠不會有出人頭地的日子。
第四類是永遠的“貧困者”。他們處於金字塔的最底層。這種人隻有在饑寒交迫、山窮水盡的情況下才會奮鬥一把,要背後有人踹他一腳才會出門找食。但一旦有了錢,懶病又會發作。這種人似乎一輩子都在辛苦工作,卻又怨天尤人,抱怨老天不公、運氣不佳,而老板又如何壓榨,卻從不知道反省自身的問題。這類人隻會遭到漠視,收入當然十分微薄。他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盼望幸運之神突然降臨到自己身上。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以你現在的狀態為基準,以此坐標係為參考,合上這本書,想像一下十年後的你,確認你的位置。然後問問你自己:我在為誰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