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界,很早之前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落下晚歸浮生醉,不覺一夢浮生昧。
這一句話,說的便是天界的這座仙池,浮生。
浮生仙池,既有浮生二字。那麼這座仙池所在的位置,自然便不會在普通的地方。
這座浮生仙池,乃在扶蒼之頂,虛空而立。
在扶蒼山,山頂之上約百丈的地方。那裏從上方望去,是一片潔白的雲海。雲海之上,隱約能見到清澈似流波的藍光。
如果再看得仔細,便能看出。那流波,乃是一汪清水的倒影。
沒錯,雲彩之上是有一汪清池,名曰浮生。浮生池中,池水竟是透明般清澈。更有不散的絲狀雲彩,在池中漂浮。
池中有魚,頭生雙角,鱗片生五色,身體奇長,名為龍魚。
傳說龍魚體內,蘊含著龍的血脈。隻要得修煉之法,頭生雙角,腹生四爪,便可破水而出,一躍為龍。
這雖然隻是傳說,但天界之人幾乎都相信,這是真的。因為這些,經曆過了,無數天界仙人的驗證。
他們並非是親眼看見,龍魚一躍破水成龍。而是驗證出,龍魚體內的確有龍族的血脈。
所以每年的元月元日,也就是凡間的正月初一。常常能看見一群神仙,在這裏閉目微座。他們來這裏的目的,自然不是修煉,而是為了觀龍魚一躍為龍。
傳說,有一位地仙。因為一次偶然的機緣,觀看到了這難得都一幕。當時便若有所悟,回去後不久後便突然頓悟。
最後更是成就了,仙尊之位。
別看仙尊之位,看似不高,在之上的還有仙帝和聖人。
可是世人殊不知,修煉成仙後。再想進一步,難如登天。因為他們所要登的天,已經不是凡人眼中的那片天。
他們要登的是天道,守的是一份永恒。所以仙尊之位,在許多神仙眼中,便已經是可望不可及的。
至於仙帝,和聖人。那更是他們,想也不曾想過的。
今天不是元年元日,所以浮生池旁並沒有神仙。
浮生池內,各色的龍魚十分悠閑的晃動著身體。其中,幾條銀色的龍魚正在咬食著,一株蓮花的根莖。
因為浮生池內並沒有泥土,所有池內的蓮花隻能是漂浮在水麵。根莖落於池中輕輕搖晃,像一片浮萍。
池麵上,朵朵蓮花已經綻放,看起來清秀美麗。在如碧玉一般的荷葉襯托下,那些潔白的蓮花更加的美麗。
看起來像一位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
池中這些蓮花也都不平凡,大多都已經初有靈智。日出時盛開,日落時閉合。所以也常常有仙家,來觀賞滿池蓮花,盛開與閉合的這一幕。
不過此時顯然,時辰不對,沒有人來。
微風輕擺著荷葉,清澈的水麵上,泛起淡淡柔和的波紋。偶爾有蓮花沉入水中,洗淨全身後又破水而出。在陽光下,綻放出更加動人的顏色。
對於這些,池內的龍魚,沒有多少的反應。就算那些蓮花,從它們身前擦過。它們似乎也,根本懶得挪動一下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