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是我國著名女作家。正如陽翰笙同誌所說:“在三十年代寥寥無幾的女作家中,她和丁玲的成績比較突出”(《白薇評傳》序言)。新中國成立後,白薇年事已高,沒有創作出有分量的作品。但她是全國政協第二、三、四、五屆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委員,到過北大荒、新疆等地體驗生活,廣泛地從事社會活動。
我於八十年代初開始搜集白薇的著作和生平資料。一九八O年去過白薇家鄉資興秀流,訪問過她在資興、郴州的親戚、朋友。一九八一年夏,在北京三次到白薇住所訪問。那時,她已是八十七歲高齡的老人,滿頭銀絲,步履也有些艱難,但精神矍鑠,頗為健談,對我談及了她許多充滿戲劇性的往事。
白薇在人生的旅途上跋涉了九十四個春秋,於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與世長辭了。我有責任把我所知道的白薇寫下來。
一、家世
白薇,原名黃彰、黃鸝,別號黃素如,小時取名碧珠。白薇是她的筆名,據她自己解釋,即空寂又奇窮的薇草,含盡女性無窮盡的悲哀。
白薇於一八九四年二月五日出生於湖南資興南鄉的秀流村。滔滔秀水,沿著山穀流來,迂回曲折,在秀流形成一個大“之”字,沿河建起如長街的秀流村,三麵臨水,後靠大山,水碧山峻,景色秀麗。沿河下遊最末一棟頗大的青磚瓦房,便是白薇的家。小時,白薇雖然不能像男孩那樣到河裏遊水劃船,摸魚捉蝦,可是,村前臨河長滿了石榴樹,村旁依山棗樹成林,村子四周長滿了數不盡的野花草,河上不時傳來高亢悠揚的號子聲……這些,無不給小時的白薇無限樂趣。
白薇祖先以農業發家,至祖父黃秋芳時更加富裕,擁有三百畝田地,一棟青磚瓦房,在當地算是大財主。白薇祖父富裕有以下原因。一、白薇祖父的哥哥家富裕。哥哥早死,侄兒很小,由祖父代管家業,積聚了一些錢財;二、祖父發現中藥五倍子在廣東賣價很高,到廣東販賣五倍子賺了不少錢;三、祖父是前清舉人,在湘軍中任過軍官。
白薇的祖母趙翠蘭,是太平天國王府裏宮女、女將洪宣嬌的部下。她善歌舞,會拳術,精刺繡,能繪畫,玲瓏嬌小,優雅嫻靜,年半老仍十分美麗,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白薇的人,也是白薇人生道路上第一個啟蒙老師。從七歲起,白薇就跟著祖母學習女紅及繪畫。十歲左右,白薇繪花卉蟲鳥,頗有名氣。親朋請白薇畫手巾、帳簷及門簾的,應接不暇。全家的花鞋、花手巾等,也幾乎由她一個人做,勞累得終年黃瘦,體弱多病。
父親黃達人,前清秀才,愛寫怪文章,脾氣也有些古怪,第一次考秀才不中,自認倒黴,取名黃晦。光緒末年,為了尋求救國之道,在當時留學熱潮影響下,到日本留學,並參加了同盟會。他認為從此前途光明,便改名黃明。歸國後,在家鄉辦學校,學校取名二都高等小學,自任校長兼數學教員。學校向學生灌輸新知識,鼓吹革命。辛亥革命時,黃達人卷入革命浪潮中,在湘軍中任職,並兼軍醫官,駐守嶽陽城陵磯。清王朝被推翻後,革命軍內部發生了分化,黃達人非常失望,辭職還鄉,從此不問政界事。回家後先開礦,為地方上開辟富源,由於帝國主義經濟侵略,開礦又遭失敗,因而黃明又改名為黃晦。此後潛心研究醫學,不掛牌行醫。有求者不論貧富,都盡力醫治,不收報酬,深受農民歡迎。
母親何嬌靈,名門閨秀,身材高大、健康,以高夫人稱著。她雖然沒上過學校,卻能識字,能說會道,精明能幹,吃苦耐勞,善理家政,父親黃達人長期在外,母親獨自操持家中大小事情,對子女管教也十分嚴格,稱得上女強人。
白薇兄弟姊妹共八人,白薇最大。妹妹九思、九如在衡陽第三女師、長沙第一女師與白薇一起讀過書。白薇去日本留學不久,兄弟黃健,妹妹九如也先後到日本留學。黃健又名黃破雲,新中國成立前曾任郴州稅務局長。抗日戰爭時期想開礦,並去重慶找過白薇,後在貴州見龍橋因車禍身亡。妹妹九如新中國成立後任上海師範學院教授,早已退休。在家鄉,現健在的隻有同父異母弟弟黃甲三。黃甲三比白薇小三十多歲,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在家務農,會開拖拉機,修理農用機械。近幾年,白薇體弱多病,行動不便,就是黃甲三的妻子唐小求在京照料她的。
二、不幸的婚姻
白薇同舊中國許多婦女一樣,有著不幸的婚姻,正因為如此,她的許多作品,都為婦女呐喊,鼓舞她們衝破封建禮教的樊籬。在散文《跳關記》中,她大聲疾呼:“跳嗬!跳!為著前進、光榮,女孩子們,千關當前,跳,跳,跳!”
白薇九歲,還不知婚姻為何事,就糊裏糊塗做了峽嵎李宇仁家的童養媳。白薇家非常富有,並不缺吃穿,白薇又是長女,從小聰明,應該說,會得到父母更多的愛撫,為什麼還做了童養媳呢?對此,說法不一,據黃甲三回憶,父親和李宇仁都是前清秀才,是世交,為了使他們的交往長久下去,竟拿兒女開玩笑,黃達人將自己女兒許配給李宇仁的兒子,他們結成了親家。白薇是童養媳,用背帶背到峽嵎李家的。向祖宗神位磕了三個響頭,就算是李家的兒媳婦了。李宇仁雖然也是小康之家,可是並沒有給這個童養媳一點溫暖。白薇到了李家,好像來到另一個世界一樣,一切都顯得陌生。白薇的婆婆是個惡婦,對童養媳十分苛刻,動不動就是打罵,許多年以後白薇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稱李家為“人間地獄”。白薇在李家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一天清晨,東方剛出現魚肚白,便悄悄起床跑了,跑回秀流,家裏還未開門。過了一會兒,當母親打開門看見自己女兒出現在門口,不知是怎麼一回事。白薇見了母親,什麼也說不出,隻是哭,母親問了好久,白薇才說出一句話:“媽媽,我不去李家!”父親覺得白薇太小,也就答應暫時在家住下來。這時,黃達人在家鄉創辦了二都高等小學,就讓白薇進了二都高等小學校讀書。
幾年後,白薇已經長大了,李家提出要正式娶白薇。李宇仁已不在世,獨生子又病得非常厲害,封建迷信思想作怪,媳婦過門“衝喜”,男人的病就會好。白薇知道這是把自己往火坑裏送,跪在母親麵前哭泣,苦苦求情,含羞地說:“爸爸,我無論如何不嫁,我要讀書。”脾氣古怪、守舊的父親回答說:“唉,孩子!你要知道,別人的獨生子病得那麼慘,非娶親沒有救的。我們禮教名家,你要聽父母的話……”這樣,白薇又進了峽嵎李家。
這種由父母包辦的婚姻,使白薇非常不滿。丈夫李錫銘,紈絝子弟、個子矮小,白薇無論如何克製自己也建立不起真正的愛情。婆婆是十分厲害的寡婦,把媳婦當奴仆,從早做到晚,稍不如意,嘮嘮叨叨,罵個不停。白薇一回嘴,動手就打,簡直是度日如年……。好多年以後,白薇回憶這段痛苦的婚姻生活,悲憤地寫道:“拳擊、口咬,父親的嬌女給一個有名的惡寡婦打破眼睛,咬斷了腳筋,血流滿麵,血流染趾塗地,凶婦和兒子再撕碎她全身的衣服,打青她的胸背,又拿了斧頭來砍她,父親的女兒,隻得赤裸光身,帶血帶淚地逃到河裏,躲在水中避難。”(《我投到文學圈裏的初衷》)。幾天後,回到家裏,父親醫治女兒的傷處,母親急得吐血,勸說父親別把女兒送回峽嵎,父親仍守封建禮教,傷治好後,又送白薇去李家。由於白薇的反抗、出走,更激怒了厲害的婆婆,對白薇的虐待越發厲害。白薇忍無可忍,將李家的煮飯鍋打破,黑夜裏迎著雪花與狂風,含恨走出了地獄,在別人幫助下,女扮男裝,逃到幾百裏外的衡陽,進了四妹、五妹讀書的第三女子師範學校。
李家知道媳婦跑掉,而且到了衡陽讀書,向黃達人施加壓力,逼著問他要人。黃老先生答應去衡陽找人。他到了衡陽第三女師,還沒有提出要女兒回去,校長把黃達人誇獎了一番,告訴他白薇的成績非常好,黃達人隻好同意白薇留下讀書,畢業後回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