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再三,寧宣終是又開了口,小心翼翼的道:“雖說堂姨母很好,宣兒也很想姨母做宣兒的母親,可……可姨母畢竟是和離了的,還帶了一個女兒,女兒擔心會對咱們丞相府有不好的影響……”說到最後寧宣的聲音越來越小,小手絞緊了手中的帕子,似是不安。
此時的胡姨娘難得的和寧宣統一了戰線,迫不及待的開口:“老爺,婢妾覺得大小姐說得對,畢竟老夫人……”
隻不過未待說完便被裴父狠狠的瞪了一眼,嚇得噤了聲,而身後的白姨娘卻始終低眉斂目,似乎對所涉及的話題全無興趣。
雖說裴父製止了胡姨娘接下來的話,可不代表他不清楚這其中的道理,裴家本就是百年望族,要讓他娶一和離之人,隻怕母親那裏就不好過,更遑論他現在更是官至丞相。
不過很快眉宇中便滑過一抹堅定,轉頭和藹的看向寧宣,“這件事我自由主張,宣兒不必擔心,等到你堂姨母過府,宣兒不就又有母親疼你了?”
寧宣也沒打算短短的幾句話就讓裴父放棄娶沈氏,隻不過想隔應一下裴父而已。當然她也多多少少猜到裴父的打算,想必是打著照顧幼女的旗號。
這種事京中也多有發生,如果主母早喪,而嫡子女又年幼的話,多數人家都會挑選當家主母的族妹來做繼室照顧嫡子女。這件事如果利用的好的話,沒準還能博得一個好名聲,畢竟不是誰都願意為了先前嫡妻留下的幼女而去娶一個帶著拖油瓶的和離女人。
嗬……長長的睫毛遮住了寧宣眼底的嘲諷之色,雖然她沒打算阻止,可並不代表她不能給你們找點不痛快,“爹,那你會不會不疼我了?宮裏的貴妃姨母總說繼母大多都不喜歡原夫人的子女。”
寧宣委屈的說道,眼中蓄滿了晶瑩的淚珠,卻倔強的沒有讓它流下來。
裴修之看著女兒的樣子,心中也泛起了憐惜,畢竟是自己的長女。而且剛才寧宣說的‘姨母’更是讓裴修之意識到寧宣的背後還有一位育有七皇子的貴妃娘娘,而寧宣的外祖父毅國公更是皇上的肱骨大臣,手握二十萬大軍,在邊關守衛疆土。
說到沈貴妃,在宮中也頗為受寵,與皇後、淑妃、在後宮中呈四分天下之勢。
後宮之中的嬪妃,有位同副後的皇貴妃。之下是貴淑賢德四妃,為正一品,貴妃是四妃之首,當今聖上並沒設皇貴妃。然後是從一品妃,再往下是九嬪,正二品的昭儀是九嬪之首,從二品的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每個位分隻限一人。
在往下是正三品的貴嬪,從三品的婕妤,正四品的容華,從四品的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正五品的嬪,從五品的貴人,正六品的才人,從六品的美人,正七品的寶林,從七品的選侍,正八品的采女,最低的就是更衣,人數不限。
大梁朝的嬪妃等級很嚴,正三品以上的宮妃才能成為一宮主位,能撫育皇子,分位稍高一點的人數都有限,所以家世一般的秀女初入宮一般都是選侍、采女,然後拚命的踩著別人的屍骨往上爬,而家世好的往往起點就比別人高,優勢也較大。
這沈貴妃是他的原配沈妧的姐姐,名沈湘,是毅國公沈應天的養女,她原是寧宣外祖母娘家的侄女,因父母在其未滿月之時便去世,而當時沈應天也沒有女兒,所以就將她接了過來,養在自己名下,並待她如親女。直到寧宣的母親沈妧出生時,沈湘也已六歲,而毅國公夫婦害怕沈湘會受到冷落,反而更疼愛這個長女。而沈湘也沒讓沈應天失望,尊敬兄長、友愛弟妹,而且沈妧也可以說是沈湘這個姐姐帶大的,二人感情深厚。
想到這裏,裴修之便知道這親事還必須與國公府打聲招呼,於是便道:“寧宣怎麼會這麼想,你堂姨母可是很疼你的”。
“嗯,我知道了,爹”,寧宣嘴角又揚起了微笑,似乎是相信了這句話。
這一頓飯吃的索然無味,各有各的心事,飯後裴修之去了書房,胡姨娘帶著一雙兒女也走了,白姨娘微微頷首和寧宣道別。
她可沒有胡姨娘那麼傻,真以為夫人死了四小姐就失勢了?別忘了這府裏將來還是大少爺繼承的,那可是四小姐嫡嫡親的兄長,要是大少爺是個平庸之輩的話,府中的庶子還有機會,偏偏他又是個那般的人物,更何況毅國公府府和宮裏那位都不是吃素的。這樣想來,白姨娘就存了要與四小姐交好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