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但我已有了秀秀。我們不能結婚,何必呢……”
“我不管,我隻想報答你,隻想給你……不求你答應我什麼……”
立誌好一陣又反應不過來。麵對如此美麗又如此癡情的姑娘,又在如此近的距離,她那如此灼人的體溫向他傳遞著如此燎人的信息,他的心在道德底線上徘徊。這時他想到了明清白話小說上常講的一句人生哲理格言:頭上湛湛有青天。又道是:萬惡淫為首。它告訴我們,人應廣種善田、多積陰德。他也曾想過婚外情中的男歡女愛。覺得這種情愛其實是塊試金石。如果一個人過不了這一關,戰爭年代定會是逃兵和叛徒;而和平年代定會是貪汙和腐敗分子。多少人拜倒在石榴裙下,毀滅在女人麵前。我雖不是大人物,但本質是一樣的,做人的標杆是一樣的。記得中學時語文老師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唐時,大比之年,狄仁傑上京趕考,在蒲州府壯元客店下塌。店家二八俏麗的女姣娥為他的氣質所傾倒。半夜三更脫得一絲不掛去就他。他不為美色所動。用好言曉以利害,用真情明其所為,這是害人又害已的勾當。其女後來翻然悔悟。回到自己閨房後,反燒香禱告:願蒼天保祐,願公子上京趕考一舉成名。奴家今生與公子無緣,願來生作伴。真是:善有善報,狄仁傑憑一身正氣,不損陰德上京應試,春闈果然進士及第高中三甲。後來,他又以一身正氣,秉公執法,英武神斷成名,享譽神都。累官直做到鸞台鳳閣平章事,人稱狄閣老。成為一代名臣,彪炳史冊。他是送到嘴邊的天鵝肉不吃。我為什麼不能呢?我也應當對送到嘴邊的天鵝肉不論該吃不該吃,都應當不吃。不吃,才是一個人的本分,才是安身立命之本,才是正人君子之所為。
想到這時裏,立誌定力倍增,他鐵了心要勸小紅回頭是岸,他又苦口婆心勸起小紅:“傻姑娘,別這樣,這樣是會害了你的。”
“我不怕……我就要……”
立誌見小紅還很癡迷,覺得這是份純美的感情。明月作證,讓它長留天地間。他緩緩地說:“想抱你就多抱會兒,但應該想到我們是兄妹……”
小紅打斷了他的話:“但不是親兄妹。”
“可我已經把你當成親妹妹了——你明白嗎?抱夠了嗎?那就趕快穿衣服,我送你回家!”立誌的話語十分冰冷,猶如板上釘釘一般不容置疑。
小紅這下子心裏徹底明白了,也徹底死心了,她覺得這麼下去根本無戲。此刻,她不得不用冰水澆滅心中旺火,徹底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這時,隻有到了這時,他才開始這麼想:處女身應該是一個女孩子一生中最為珍貴的東西。報恩可以有多種途徑,以處子身報恩,看是珍貴,其實很愚蠢的。而男歡女愛也有正當與不正當之分。如超越人類道德範疇,不僅無意義,甚至是卑鄙和齷齪的。這樣,既害了別人也毀了自己……想到這裏,她幡然悔悟。同時,她也從立誌身上看到了做人的標杆和未來自己應走的路。這會兒,她又這麼想:感情是道德的籬笆牆,它擋君子不擋小人。盡管一步就可跨過去,但一步之遙卻是兩重天地,做人的尊嚴就在跨與不跨之間。不跨才是正人君子。想著這些,小紅徹底明白了自己該怎麼做。她終於坐起身子。慢慢穿起衣服。但兩眼依然婆娑地看著立誌後背……
等小紅穿好衣服。立誌也趕忙穿好衣服,而後,兩人默默走出帳蓬,立誌一手亮著手電,一手提著可手的山木棍,一直將小紅送到家門口。
乘著月色,踏著小徑,立誌又回到自己靜靜的帳蓬內。
正是:
人心生一念,
天地悉皆知;
善惡必有報,
乾坤定無私。
善惡果報定有時,
隻爭來早與來遲。
勸君細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