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這番話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勇敢的宣言。除非我們也能在其他人麵前以同樣的勇氣承擔下自己的責任,否則我們不能算作是成熟的人。
著名醫師威廉·戈夫曼曾寫過一篇極精彩的論文叫《乳兒精神病學》。文中提到目前日益增多的“心理密醫”,是如何把大家寵壞了。戈夫曼醫師指出,許多向心理醫生求助的人通常喜歡為自己的弱點及與世俗格格不入的行為找出一個心理學上的借口。這樣他們就仿佛得到了某種精神上的安慰。當心理學一直為那些不能麵對成人世界的人尋找托辭的時候,更有許多人繼續把他們所遇到的困難,歸咎於各種外界因素。
如果你看過《聖經》中對耶穌事跡的描述,你便會明白耶穌最引人注意的品質之一,便是他堅持從善、毫不妥協的性格。當有人找他幫忙或醫病的時候,他不會浪費時間去細查對方的潛意識,或去找出何人或何事該為此人目前的困境負責任。
“拿起你的被褥回家吧!不要再犯罪,你的罪已被赦免……”
耶穌要表示的態度很顯然:把人的生活改造得更美好才重要,而不是整日沉溺在自憐的深淵。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參觀一個書展。那位朋友時常誇耀自己對現代藝術的知識掌握得多麼精深。當時,我看到一幅畫,作風十分草率,便無意中說出自己對這幅畫的感受。我對那位朋友說:“我家裏有個3歲的小孩,說不定可以畫得比這好。假如這是藝術,我便是米開朗琪羅了。”
這位朋友回答道:“你對人類精神的痛苦,難道沒有絲毫感覺嗎?這位藝術家所要表現的,是原子時代人類精神上的壓力與迷惑。”
不錯,就連一位畫得不知所雲的藝術家,也可以把自己的無能歸罪於原子時代!
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假如原子時代能對人類帶來任何希望或滿足,而不是破壞或死亡的話,那麼我們需要的是堅強、成熟的個人,即那些能夠、而且願意為自己行為承擔責任的人。
對那些希望自己邁向成熟的人來說,他們要記住的第一個法則應該是:
要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光踢椅子!
販?
窊窋
摲1773651010?
摂販
窏椃窊?
28?
艾莫·赫姆開始興建教堂、募集傳道基金,並時時幫助當地的學校和醫院。
這名“單肺”傳教士募集了將近300多萬美元,以從事他認為有意義的慈善活動。到了69歲的時候,他“告老退休”,但還是選擇繼續從事其他工作。
此後,他舉辦了上千次的講道、寫了兩本書、為教會和其他慈善機構募集了50萬美元,並且擔任20餘所專業學校的董事,個人並曾捐助5萬美元以興建在加州大學附近的一所教會。
雖然90年來,他因右半身嚴重受傷而時常痛楚不已,但他還是沒有向死神屈服。
艾莫·赫姆從不知“缺陷”這兩字的意思。他隻知道自己有生命,而且這生命是有它的目的的。
他已把自己有生的90多歲充分使用,並使自己的名字成為“勇氣”的代名詞。
在那些喜歡逃避責任的人眼裏,困難就是他們最好的擋箭牌。你也許聽過許多人把失敗原因歸咎於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事實上,就算這些人真的接受了大學教育,他們仍能為自己找出許多理由。而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則不會如此,他們不會找借口去逃避困難,而是去想盡辦法克服、戰勝困難。
一次在工作上遭遇了一些阻礙後,亞曆山大·貝爾就向朋友約瑟·亨利發出了抱怨,認為那完全是由於自己缺乏有關電機方麵的知識。約瑟·亨利是華盛頓區一家工學院的校長,他雖然同意貝爾的說法,但並沒有這樣對貝爾說:“真不幸,亞曆山大,你沒有機會學習電機課程,實在是太可惜了!”
他也沒有告訴貝爾該如何向父母請求幫助,或如何去申請獎學金。他隻是簡單地對貝爾說:“去讀吧!”
亞曆山大·貝爾果然去攻讀有關電機的課程,最後對傳播科學也作出了自己非常大的貢獻。
卡爾頓·葛立夫住在新澤西州,他是個生意人。一日,他開車經過莫裏鎮的一個十字路口,正好遇見一名眼盲的少婦牽著一條狗要穿過街道,卡爾頓於是急忙踩住煞車,將車停了下來。
剛停在那兒沒多久,一名陌生男子來到了卡爾頓的車旁,原來他是那名少婦的訓練師。
這名陌生男子解釋道:“以後請不用緊急煞車,就像剛才那樣。這隻狗是訓練用來防止發生交通事故,因此,假如每部車子都像剛才一樣停下來,狗會以為這是應有的狀況,而不會特別警覺。這麼一來,一旦有車子不這麼停下來,事故便會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