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良言一句三冬暖--說話批評經(2)(2 / 3)

薄一波是山西人,他生性幽默,滿口俏皮話,說話像唱歌一樣帶有韻味,抑揚頓挫,高低婉轉。一次,他在各省工業書記會上,批評某些人搞工業建設,隻圖眼前不顧將來,在台上將大腿一拍說:“你們不能近視眼,隻圖一時痛快,光考慮眼前這幾個建設,不考慮長遠的整體計劃……還是要考慮如何討媳婦兒建設好這一整個家……”哄堂大笑中,書記們都得到了深刻的啟示。

10.建議式

唐朝末年,李克用奉命帶兵討伐叛逆者。正當李克用整裝待發之時,朱全忠與楊彥洪共同謀變,倒戈攻擊李克用。李克用氣得發狂,發誓集中兵力,討伐朱全忠,以解心頭之恨。可是,他的夫人劉氏卻不同意,她說:“你此次帶兵伐叛是為國討賊,並不是為了你個人的怨仇。現在,朱全忠叛變要謀害你,你當然很氣憤,我也十分生氣,覺得他該伐該殺。可是,如果你真的帶兵去攻伐他,你的任務就完不成了,而且也改變了事情的性質,變國家大事為個人怨仇小事。我認為,朱全忠叛變的事,你應該上訴朝廷。由朝廷興兵討伐他,豈不是更好?”李克用聽了夫人這番話,怒火頓消,便聽從了夫人的意見,不再出兵攻打朱全忠了。

劉氏對這件事的處理是有分寸的,對丈夫的委婉批評也是有理有節的。倘若李克用不聽劉氏的建議,或者劉氏不賢惠,慫恿李克用發兵討伐朱全忠,其結果如何,誰勝誰負、誰是誰非也就難說了。

11.迂回式

作家班奇利在一篇文章裏謙虛地談到他花了15年時間才發現自己沒有寫作的才能。結果一位讀者來信對他說:“你現在改行還來得及。”班奇利回信說:“親愛的,來不及了。我已無法放棄寫作了,因為我太有名了。”這封信後來被刊登在報紙上,人們為之笑了很長時間。

事實上班奇利的作品聞名遐邇,但他沒有直接指責那位讀者,他以令人愉悅的、迂回的方式回答了問題,既保護了讀者的自尊心,也保護了自己的名譽。

12.間接式

這是用借彼喻此的方法聲東擊西,讓被批評者有一個思考餘地。其特點是含蓄蘊藉,不傷被批評者的自尊心。

馮玉祥向來提倡廉潔簡樸。他在開封時,不準部下穿綢緞衣服,一見到有穿綢緞的,他便要想辦法批評一下。有一次,馮玉祥看見有個士兵穿著一雙緞鞋,連忙上前深深地作了一個揖,隨著一個90°的鞠躬,而且還左一個大揖,右一個鞠躬,把那個士兵弄得莫名其妙,呆若木雞。最後,馮玉祥告訴他說:“我並不是給你行禮,隻因為你的鞋子太漂亮了,我不敢不低頭下拜哩!”

那個士兵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脫下新鞋,赤著腳跑回去了。

13.三明治式

美國著名企業家瑪麗·凱在《談人的管理》一書中寫道:“不要隻批評而要讚美,這是我嚴格遵守的一個原則。不管你要批評的是什麼,都必須找出對方的長處來讚美,批評前和批評後都要這麼做。這就是我所謂的‘三明治策略’--夾在大讚美中的小批評。”

接受批評最主要的心理障礙是擔心批評會傷害自己的麵子,損害自己的利益。為此,批評者應該在批評前幫助他打消這個顧慮。打消顧慮的方法就是將批評夾在讚美當中,也就是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再進行適當的批評。

批評的四大內容

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蘇聯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高爾基,由於他對反動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本質認識不足,懷著過於慈善的心腸來找到列寧論理,說不能鎮壓知識分子。列寧巧妙地借一位工人的話說,如果不鎮壓那些頑固堅持反動立場、替沙皇做幫凶的知識分子,蘇維埃政權就一天也不能維持下去。列寧的勸說既有說服力,態度又誠懇,高爾基心悅誠服了。他臨別時還對列寧說:“列寧同誌,您真行,批評了人,還讓人高興地走。”

怎樣才能像列寧那樣,做到批評使人口服心服?批評時該說些什麼?又該怎麼說呢?這就涉及批評的內容。

批評有以下四種內容。

1.批評要有針對性

批評之前認清批評是針對哪一種行為的,不要把話說得太籠統,避免使對方無端受到冤枉或產生猜疑。如某大學的一名班幹部批評一位同學,可有兩種說法:

(1)你怎麼一點也不關心集體。

(2)你已經有兩個月沒做值日生了。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這兩個都是批評句子。

第(1)句說得太籠統,而且把對方說得一無是處,全盤否定人。說話籠統,也就不夠確切了。對方可舉例反駁:“我怎麼一點也不關心集體,上次秋遊活動我不也參加了嗎?那天班級拔河比賽,我不也在啦啦隊裏嗎?”這樣一來,就會引起新的矛盾。

第(2)句就比較好,沒有用“一點也”這樣絕對的話,就事論事,向對方指出一件確有其事,又是不應該的行為。受批評的人不認為是受了不公平的攻擊,就容易心平氣和地接受意見。

2.衡量改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