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登高(2 / 2)

走進河床,就步入到一片渺茫無邊地鹽堿地。那皴裂板結的鹽塊將腳板紮得刺痛,好在那剩下的帆布派上了用場,用它們做成厚厚的墊裹住腳就好多了。因為那些硬般凹凸不平的鹽板簡直鋒利如刃。那些狼要是下來,爪隻怕都要被劃破。

好不容易走過這一段,再往前走,灰黑色的沙土就慢慢又變成了黃沙。起伏平緩地小沙丘就漸漸多了起來。今天還有點風,沙粒在寒風地吹拂下變成了清涼的綢,輕拂著這些沙丘。

這時,楊仁已經解下腳底地帆布,但能夠感覺經常能踩到一些介殼,暗示著這裏是一個死去的湖盆。而不遠處幾株枯死地紅柳在風搖曳著,令沙漠憑添了幾分淒慘的意味。但令楊仁驚喜地是,他又看到了一座峰火台,它巍然屹立在荒漠上,鼓舞著行人的信心。

這時,已快到午太陽當頭,溫度又升起來了,楊仁就躲在這烽火台的背陰之下休息,這連著兩天都沒有水源補充,羊皮水囊裏地水都隻剩下一半了,為了節約用水,高溫之下,必須歇息,否則這水的消耗量是夜裏趕路的好幾倍。楊仁小咪了兩口水,又開始盤腿打座起來。

在這茫茫沙海裏,不知何時再能找到水源,楊仁現在就開始念起那些狼的好處來了。為了降低能量消耗,楊仁在打座時又用意識閉了全身毛孔,又盡量控製氣血緩慢運行。這一打座,直到感覺到周圍氣溫有所下降,略感涼快之時,才站起身來。

這時已是太陽斜照,約莫五點鍾的光景。楊仁見這鋒火台盡顯古樸滄桑淒涼,就生出爬出去體會一下當年烽火戲諸侯的情景,順便登高望遠,看看有沒有什麼希望發現一片綠洲之類的奇跡。

這烽火台又稱烽燧,俗稱烽、煙墩,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台,係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電報。烽火台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

這烽火台成方形,原來隻怕有上十米高,現在被沙掩埋了不少,大概就隻有五米高了。由於被風沙侵蝕了幾千年,上麵的磚石都不太牢固了。楊仁小心謹慎的登上這鋒火台,眺望四方遠處,仍是一望無際的沙海。回想起當年烽火戲諸侯後的戰爭場景,楊仁不禁心潮澎湃,不由高聲念道: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壯士常懷報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胡亂感慨一陣之後,楊仁正準備下來趕路。突然覺得遠處什麼東西耀眼的閃了一下,再仔細定睛一看,楊仁大驚,反射那耀眼之光的正是自己也曾穿過的監獄棉衣上的反光條。不過,楊仁也不能肯定是不是新安監獄裏跑出來的,因為石河還有幾個大監獄也盛產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