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後,謝祥軍任華中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1946年6月,華中野戰軍擴充,以華中軍分區的武裝及投降的趙雲祥部組成第十縱隊。謝祥軍任縱隊司令員,兼任第五軍分區司令員。7月,國民黨軍集中了15個旅約12萬人,向蘇中解放區大舉進犯。根據華中野戰軍總部的部署,在粟裕、譚震林等指揮下,謝祥軍率第十縱隊主力,同其他兄弟部隊一起,投入了蘇中戰役,七戰皆捷。在華中野戰軍的戰史上,在中國人民的解放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946年10月19日至11月1日,華中野戰軍主力28個團在黃河兩岸地區組織了大規模的漣水保衛戰。十縱隊有3個團參加戰鬥,其主要任務是阻擊敵人從兩淮進攻,謝祥軍與政委劉培善率十縱廣大指戰員步步阻擊,層層設障,予敵以重大殺傷和打擊,勝利完成阻擊任務,有力地配合了整個戰役。10月22日,敵人從漣水城南門強渡過河,攻占南門大堤陣地。23日,十一縱司令員成鈞命偵察參謀朱永嵐騎快馬到十縱司令部,向謝祥軍告急。謝看信後,立即命令部隊集合,朱要他寫收條,他就匆匆地在其手心寫個“收”字,便帶領部隊跑步增援,配合十一縱擊退敵人的猛攻,守住了陣地。24日早晨,謝祥軍司令員在前沿陣地察看敵情,準備迎接新的戰鬥任務,不幸被敵人子彈擊中腹部,在送往後方醫院途中光榮犧牲,時年32歲。
謝祥軍的犧牲是黨和軍隊的重大損失,中央軍委,陳毅、粟裕、譚震林、張雲逸、鍾期光等新四軍首長,分別向他的家屬致電寫信,高度評價他對革命作出的貢獻,對他的不幸犧牲,表示深切的悼念。
謝祥軍犧牲後,遺體由漣水縣黨組織安葬在漣水縣城附近的板橋,後遷往蘆蒲,全國解放後,南京軍區要將他的棺橔遷往南京烈士陵園,但當地的老百姓為了永遠紀念他,要求不要遷葬,並在蘆蒲修建了謝祥軍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