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進(1923~1948),安徽太和縣馬家橋人。1947年1月在魯南戰役中解放入伍,同年5月入黨,曆任副班長、班長等職。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因功勳卓著,榮立大功,所在戰鬥小組被命名為“馬思進先鋒小組”。1948年在豫東戰役邱屯戰鬥中光榮犧牲,被華東野戰軍追認為“華東一級人民英雄”,並追記特等功。
1946年的中國大地上風起雲湧,正當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民族抗戰勝利的喜悅中時,蔣介石已經撕毀了《停戰協議》,悍然向解放區發動了全麵進攻。一時間,山河破碎,兵戈相擊,鮮血染紅了大地。這其中,又造就了多少時勢英雄,又落幕了幾多悲歡離合?
1947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解放軍和華中解放軍,在山東省南部地區對國民黨發動了魯南戰役。魯南戰役曆時18天,解放軍全殲國民黨兩個整編師和一個快速縱隊,共53000餘人,開創了解放戰爭以來,一次作戰殲敵兩個整師的記錄。
此時,瘦小的馬思進走在俘虜的行列裏,心裏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怎麼樣。馬思進記得,“國軍”的長官們不止一次地說過共產黨抓住俘虜是要活埋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馬思進越想心裏越害怕,不由得悲從心來:要是自己死了,家裏的弟弟妹妹怎麼活下去呢?
馬思進出生在安徽省太和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地主保長的壓迫下,全家人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在馬思進的記憶裏,有糠窩窩和山芋吃就算很不錯了,大多數時候家裏是揭不開鍋的。最難熬的就是冬天,四麵透風的房子,就像是睡在曠野裏一般,讓人瑟瑟發抖。全家僅有的一床破棉被要讓給年幼的弟弟妹妹,一家老小擠在一張床上靠體溫取暖。
不久,馬思進的父親因為給地主種地累死了。窮人家沒錢買棺材,隻有含淚用一領破竹席把父親葬在了亂墳堆上,連墳塋都找不到。父親去世後,馬思進家中的日子更難了。為了活下去,馬思進很小就跟著母親四處逃荒、要飯、給有錢人家做苦活。童年的不幸經曆導致馬思進嚴重營養不良,長成了一個麵黃肌瘦的矮個子。
沒幾年,母親也在饑寒交加中含恨離開了人世。馬思進顧不得悲傷,照顧弟妹的重擔早早地落到了他的肩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天夜裏,抓壯丁的國民黨士兵摸上門來,不由分說將馬思進五花大綁送到了征兵所。隨後,馬思進被送到了徐州師管區,不久又補充到“快速縱隊80旅”。
馬思進在國民黨軍隊裏當了4個月的“奴隸兵”,受盡了欺淩。由於國民黨軍官擔心這些抓來的“刁民”開小差,逼迫他們晚上睡覺時要把衣服脫光上交到連部。這還不算完,平時還要將他們每個人的胳膊用麻繩捆到一起,就連上廁所都得集體行動。這種非人的生活直到正式補充進部隊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