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附錄:《周易》六十四卦詳解(1 / 3)

上經

乾卦

乾。元亨,利貞。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種本質特征是:元、亨、利、貞。

1、天之陽氣是始生萬物的本原,稱為“元”。

2、天能使萬物流布成形,無不亨通,稱為“亨”。

3、天能使萬物和諧,各得其利,稱為“利”。

4、天能使萬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稱為“貞”。

總之,天之陽氣是萬物資生之本,又製約,主宰著整個世界。天有開創萬物並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貞被稱為乾之“四德”。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彖》說:偉大啊!乾,萬卦之先,一切從這裏開始,它是宇宙萬物之根,是總頭領。雲來雲往,天雨天晴,動植萬物各現其形。乾之物從初到末自始至終,堅定迅捷、磊落光明,因它六個爻位都是同樣的剛健,六爻如同六條龍,飛藏潛躍、無蹤無影,但卻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天地萬物無一不周,都在它的統一掌握之中。乾所引起的變化或它所導演出來的事件,都直接關係著萬物的有無性命,請看哪一個旺衰生滅不是乾在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天地氤氳萬物和諧,就是乾陽寂然清靜地在高效率發揮其造化萬物功能。如此,乾陽所造化出來的事或物,當它一出現,就會為周圍的一切所接納和歡迎,因為出所當出,滅所當滅,時當其時,合乎自然,沒有絲毫不諧與紛爭。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象》說:天道運行周而複始,永無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應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鬥下去。

初九,潛龍勿用。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九,龍尚潛伏在水中,養精蓄銳,暫時還不能發揮作用。

《象》說:龍象征陽。“龍尚潛伏在水中,養精蓄銳,暫時還不能發揮作用”,是因為此爻位置最低,陽氣不能散發出來的緣故。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龍已出現在地上,有利於出現的德高勢隆的大人物。

《象》說:“龍已出現在地上”,猶如陽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象》曰:“終日乾乾”,反複其道也。

九三,君子整天自強不息,晚上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這樣即使遇到危險也會逢凶化吉。

《象》說:“整天自強不息”,是因為要避免出現反複,不敢有絲毫大意。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九四,龍退居於淵,不會有危害。

《象》說:“龍退居於淵,不會有危害”,因為能審時度勢,故進退自如,不會有危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龍飛上了高空,有利於出現的德高勢隆的大人物。

《象》說:“龍飛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勢隆的大人物一定會有所作為。

上九,亢龍,有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後悔。

《象》說:“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後悔”,因為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了盡頭,必將走向自己的反麵。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用九,出現的群龍沒有首領,而各盡其責的現象,是很吉利的。

《象辭》說:“用九”的爻象說明,天雖生萬物,但卻不居首、不居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文言》說:“元”,是眾善的首領;“亨”,是眾美的集合;“利”,是義理的統一;“貞”,是事業的主幹主。君子履行仁義就足夠可以號令大眾,眾美的結合就足夠可以符合禮儀,利人利物就足夠可以和同義理,堅持正道就足夠可以成就事業。君子實行了這四種美德,所以說:“《乾》卦具有這四種品德: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初九爻辭說:“潛藏的龍,無法施展。”這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龍是比喻有才德而隱居的君子。操行堅定不為世風所轉移,不求虛名,隱居避世而沒有苦悶,言行不為世人所賞識而沒有煩惱。樂意的事就施行它,憂患的事就避開它,堅定而不可動搖,這是潛龍的品德。”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二爻辭說:“龍出現在大地上,有利於會見貴族王公。”這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龍是比喻有德行而秉性中正的君子。日常言論講究誠信,行為講究謹慎,防止邪惡的侵蝕,保持忠誠的秉性,引導世人向善而不誇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經》上說:‘龍出現在大地上,有利於會見貴族王公。’就是說民間出現了有才德的君子。”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三爻辭說:“君子始終是白天勤奮努力,夜晚戒懼反省,雖然處境艱難,終究沒有災難。”這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君子致力於培育品德,增進學業。以忠信來培養品德,以修飾言辭來建立誠信,這是操持自己事業的立足點。知道事業可以發展就發展它,從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時機;知道事業應該終止就終止它,從而保持行為的道義。所以處於尊貴的地位而不驕傲,處於卑微的地位而不憂愁。所以君子勤奮努力,隨時提高警惕,雖然處境危險也沒有災害。”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

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四爻辭說:“也許跳進深潭,就沒有災難。”這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有時處在上位,有時處在下位,本來就是變動無常的,不是什麼行為邪惡的緣故。有時奮進,有時退隱,本來就是應時變化的,不是什麼喜愛離群索居的緣故。君子致力於培養品德增進學業,隨時準備著抓住時機全力以赴,所以沒有災難。”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九五爻辭說:“龍飛騰在天,有利於會見貴族王公。”這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聲息相同就互相應和,氣味相投就互相吸引。水向低濕的地方流動,火向幹燥的地方漫延。雲縈繞著龍,風追隨著虎。聖人興起,萬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麗於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著大地,萬物都歸屬於各自的類別當中。”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

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上九爻辭說:“升騰到極限的龍,將有災禍之困。”這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身份顯貴而沒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沒有人民,有才德的壓抑在下層,不能獲得他們的輔助,因此有所行動必招禍殃。”

“潛龍勿用”,下也。

“潛龍勿用”是處在低下的時位,人處於這樣的時候不可露出鋒芒。

“見龍在田”,時舍也。

“見龍在田”是處於暫時停留,但很快就會上去的時勢中,可以嶄露頭角。

“終日乾乾”,行事也。

“終日乾乾”是處於不能鬆懈的時候,行事要努力精進不斷進取。

“或躍在淵”,自試也。

“或躍在淵”是處於進退有據的時勢,可以小試身手。

“飛龍在天”,上治也。

“飛龍在天”是處於地位高貴的時勢,人在這種時候,可以在上治理天下。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亢龍有悔”是處於窮極的時勢,人在這種時候,常常會有悔恨。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元用九”是說能像乾那樣運動變化,天下就可以得到大治。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潛龍勿用”,這是因為陽氣處於潛藏之時。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見龍在田”,這是因為陽氣冒出地麵,天下變得光明而富有文彩。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終日乾乾”,這是因為伴著時勢一起前進。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或躍在淵”,這是因為進入上卦,乾道發生了變革。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飛龍在天”,這是因為進居天位而與天同德。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亢龍有悔”,這是因為隨著時勢的發展一同進入窮極的時刻。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用九”,這是因為用九可以體現天道變化的準則。

乾元亨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乾卦》的卦辭:元、亨,是講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諧之美。利、貞,是講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為天,隻有天才能把美滿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從不提起它的恩德,偉大呀!偉大的上天!真正是剛強、勁健、適中、均衡,達到了純粹精妙的境地。六個陽爻發揮舒展,廣通天道、地道、人道。陽氣的結晶——太陽,駕駛著六條飛龍在空中飛行,分布著雲彩,降灑著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君子以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君子把成就自己道德的實踐活動看作是行,這種實踐應該表現在自己日常可見的行為之中。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所謂“潛”,就是潛伏而不顯露出來,正在實踐但還未成熟,所以君子在這種情勢下不能發揮作用。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君子要努力學習以聚少成多,有了疑問要主動請教以辯明是非,要以寬厚為人,以仁愛處世,《易經》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是君王應該具備的品德。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三爻辭的含義是指,九三陽爻處在重疊的陽爻之上,沒有處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沒有占據天位,也沒有占據地位,還須勤奮努力,隨時提高警惕,不過處境雖然險惡,還沒有災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九四陽爻處在重疊的陽爻之上,沒有處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沒有占據天位,又沒有占據地位,也沒有占據人位,所以有“也許”的說法。“也許”這個詞就是表示遲疑。但沒有災難。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九五爻辭所講的“大人”,他的德行與天地相配合,生成萬物,他的光明與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與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賞罰與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他的行動先天而發,但上天不會背棄他,他的行動後天而發,那是依奉天時行事。上天尚且不背棄他,更何況人呢?更何況鬼神呢?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所謂“亢”,就如同說隻知道前進而不知道後退,隻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死亡,隻知道獲得而不知道喪失。也許隻有聖人才能知道進退存亡之間的依存關係,而不失去他的正道,大概隻有聖人才能做到如此吧!

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馬那樣柔順,則是吉利的。君子從事某項事業,雖然開始時不知所從,但結果會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則會得到朋友的幫助。如往東南方,則會失去朋友的幫助。如果保持現狀,也是吉利的。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鹹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彖》說:廣闊無垠的大地是多麼偉大,她是萬物生成的本原。萬物借助於她而產生,卻用柔順的性情來秉承天道。大地深厚而承載著萬物,她的品德與她的廣闊無垠相符合。她能包容一切,胸懷博大,光明而不耀眼,廣大而不自誇,使各種事物順利成長。雌馬是具有大地一樣品行的生物種類,可以在大地上縱橫馳騁,性情柔順,得利於能夠守正而不妄動。君子所做的事,若是爭先就會迷失道路,若是能隨從眾人之後就能找到常規。西南方可以得到誌同道合的人,因為與同類才能同行;東北方失去朋友,卻終究有所收獲。安定正靜而得到吉祥,與她的廣闊相應。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象》說:坤象征大地,君子應效法大地,胸懷寬廣,包容萬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初六,腳踏上了霜,氣候變冷,冰雪即將到來。

《象》說:“腳踏上了霜,氣候變冷,冰雪即將到來”,說明陰氣開始凝聚;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必然迎來冰雪的季節。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六二,正直、大方、廣大,不反複,無所不利。

《象》說:六二爻的變動,是以正直而且大方為基礎的。隻要不反複,就沒有不利,因為大地的和順之道非常偉大。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六三,含藏起自己的文彩,可以正直而穩定。或者隨從君王去做事,雖然不能有什麼成就,但能得到好的結果。

《象》說:含藏起自己的文彩,可以正直而穩定。因為能把握時機而行動。或者隨從君王去做事,憑著足夠的智慧。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六四,紮緊袋口,不說也不動,這樣雖得不到稱讚,但也免遭禍患。

《象》說:“紮緊袋口,不說也不動,可以免遭禍患。”說明小心謹慎從事,是不會有害的。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六五,穿黃色的衣服,最為吉祥。

《象》說:“穿黃色的衣服,最為吉祥。”是因為黃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為準則,當然是吉祥的。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上六,與龍在郊野交戰,血色青黃。

《象》說:與龍在郊野交戰,因為陰柔之道已經到了極限。

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用六,有利於永久性地守正而穩重。

《象》說:用六爻辭說要永久性地守正而穩重。是強調最終結果。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文言》說:坤陰的特性是最柔順的,但隨著乾陽運動起來也十分的剛健;坤陰的特性是靜止不動的,但道德卻是方方正正剛正不阿的。總隻隨著乾陽之後運動,得到主導,然而卻有常規法則。它能蓄養萬物,而有廣大的生化功能。坤陰的特性是順應乾陽的吧?總是承受乾天的作用按時序運動。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積善的家庭福惠延及子孫,積不善的家庭災禍也會殃及子孫。臣子殺害他的君主,兒子殺害他的父親,並不是一朝一夕的緣故,而是長期積累發展到這種地步的,是由於對於這些惡性事件不能及早發現並加以提防。《易經》說:“履霜,堅冰至”,說的就是沿著這種漸漸發展的趨勢而發展形成的。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直”是說正直,“方”是說事物處置的適宜。君子用恭敬以使內心正直,用處事之宜來方正外物,“敬”與“義”已確立而道德就不孤立了。“正直、大方、廣大,不反複,無所不利。”。這樣則沒有人懷疑他的行為了。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坤陰雖有美德,“含藏”它以跟從大王做事,不敢成就自己的功名。這就是地道、妻道、臣道。地道雖“沒有成就”自己的功勞。而求萬物都有一個善終。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天地交感變化,草木蕃盛;天地閉塞不交,賢人隱退。《易經》說:“束紮口袋,沒有咎災,沒有名譽。”這是說謹慎的道理。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君子內有中德通達事理,外以柔順之體居正位,美存在於心中,而通暢於四肢,懷著舒暢的心情從事事業,就會有極好的效果!

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陰長到上六,全卦皆陰,為陽氣所嫌,肯定會發生征戰。因為有陽氣不存在的嫌疑,所以上六爻辭稱“龍”,然而此爻又未曾離開陰類,故爻辭稱“血”。這“玄黃”,是天地的雜色,天色為玄,地色為黃。

屯卦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卦》象征初生,亨通,利於堅守正道,不用有所前進,利於建國封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彖》說:屯的意思是,陰陽之氣始相交接,從而險象就產生了。一切生機產生於艱難之中。它具有廣大、通泰、貞堅的品德。屯的下卦為震,震為雷;上卦為坎,坎為雨,雷雨交加,充滿宇宙,於是生成草木。這種卦象表明,宜於建國封侯,但是危險而不安寧。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象》說:《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故釋為雲。雲雷大作,是即將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這裏表示天地初創,國家始建,正人君子應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創建國家的事業中去。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雖磐桓,誌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初九,盤旋,不能向前前進,居正穩固有益。利於建國封侯。

《象》說:雖然盤旋,但誌向和行為純正。隻要能以高貴的身份謙處卑賤的人之下,就能得到民眾廣泛的擁護。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二,為難而團團轉,乘馬旋轉不進。不是盜寇,是來求婚的。女子貞靜自守,不嫁人,要過十年才出嫁。

《象》說:六二爻之所以出現困難,是由於陽剛一方所造成的。“十年才出嫁”,是很返回常規的現象。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六三,追逐鹿時,由於缺少管山林之人的引導,致使鹿逃入樹林中去。君子此時如仍不願舍棄,輕率地繼續追蹤,則必然會發生禍事。

《象》說:“追逐鹿缺少管山林之人引導”,是因為獲鹿之心過於急切。君子應及時放棄,否則必有禍事或導致窮困。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六四,騎著馬團團打轉,去求婚,前往吉祥,沒有什麼不利。

《象》說:前往是為了求婚,是明智的做法。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九五,隻顧自己囤積財富而不注意幫助別人,是很危險的,那樣做,辦小事雖有成功的可能,但辦大事則必然會出現凶險。

《象》說:“隻顧自己囤積財富而不注意幫助別人”,這樣的人即使想有所作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上六,騎在馬上盤旋不前,哭泣得血淚漣漣。

《象》說:哭泣得血淚漣漣,又怎麼能夠長久呢?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蒙卦》象征蒙昧,亨通。不是我去求蒙昧的童子,而是蒙昧的童子來求我。初次請教應該回答,對同一問題再三地濫問,那是對先生的褻瀆,就不再回答。利於守持正道。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誌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彖》說:蒙卦,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坎、為險,可見山下有險是蒙卦之象。艮義為止,因而又有遇險而止的意思。所以卦名叫蒙。蒙昧不明,但是通泰,因為以通達的態度采取了切合時宜的行動。“不是我有求於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於我”,這是講占筮者與求筮者的關係是相互和應的。“初次占筮,(神靈告訴了他)”是因為他信仰堅定而符合卜筮的原則。“輕慢不敬的再三卜筮,神靈就不會告訴他”,輕慢不敬正是蒙昧無知的表現。將蒙昧無知的人培養成具有貞正之德的人,那是聖人的功業。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說:“《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發現甘泉,必須設法準確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著先必須進行啟蒙教育。君子必須行動果斷,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初六,蒙昧的初期,利於用刑罰懲罰壞人,為冤屈者脫去枷鎖,否則就會有憂慮。

《象》說:“利於用刑罰懲罰壞人”,是為了加強民眾的法製意識。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九二:包容蒙昧,吉祥。娶媳婦,吉祥。兒子可以持家。

《象》說:“兒子可以持家”,是剛爻和柔爻相接的緣故。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六三:不要娶這個女子,她見到有錢的男人,就會失去禮儀。娶這樣的女子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象》說:“不要娶這個女子”,是因為這個女子的行為不合乎禮儀的緣故。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六四:被困於蒙昧之中,這是憾事。

《象》說:“人處於困難的境地,不利於接受啟蒙教育”,是因為疏遠有真才實學的老師。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六五:兒童的蒙昧,吉祥。

《象》說:“兒童的蒙昧”之所以“吉祥”,是因為他柔順、謙遜的緣故。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上九:用武力對付蒙昧,不利於追殺賊寇,利於防禦賊寇。

《象》說:“利於防禦賊寇”,是因為上下一心的緣故。

需卦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需卦》象征等待,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會亨通,占問的結果是吉祥的。出外遠行,渡過寬闊的河流會很順利。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彖》說:“需”是等待的意思。危險就在前麵,人如果有剛健的品德就不會陷入危險之中,而且也不至於窮困窘迫。“《需卦》,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會亨通,占問的結果是吉祥的”,這是因為九五爻處在上卦的中位,具備至中至正的本性。所以,利於涉水渡河,所往必有功。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象》說:《需卦》下卦乾為天,上卦坎為雲,《需卦》的卦象是雲到了天上。君子從《需卦》的卦象中得到啟示,要飲食宴樂,在等待中積蓄力量。

初九:需於郊。利用恒,無咎。

《象》曰:“需於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初九:在郊外等候,必須依舊等候下去,如此便沒有危險。

《象》說:“在郊外等候”,是指不能冒險前進。“依舊等候下去,便沒有危險”,是因為待機而動沒有違反事物的正常規律。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於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終吉也。

九二:在沙灘上等候,會有小的口舌是非,但終會吉祥。

《象》說:“在沙灘上等候”,沙地軟柔難以通行,將有延誤時機之失。雖然會有小的口舌是非,但終會吉祥。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象》曰:“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九三:在泥潭中等候,會招來賊寇。

《象》說:“在泥潭中等候”,災難是從外部來的。自己招來賊寇,但隻要小心謹慎,就不會陷於禍敗之中。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象》曰:“需於血”,順以聽也。

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進深穴,用盡全力才逃脫出來。

《象》說:“在血泊中等待”,表明此時必須沉著冷靜,順應時勢,聽天由命,以等待轉機。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九五:在飲食宴樂中等待,占問的結果是吉祥的。

《象》說:“在飲食宴樂中等待”,是因為他有中正的品德,能夠擇善而居,處優容之境。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上六:落入洞穴之中,忽然有三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到來,對他們恭恭敬敬,以禮相待,終會吉祥。

《象》說:“有三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到來,對他們恭恭敬敬,以禮相待,終會吉祥”,表明此時盡管處在不適當的地位,但還沒有遭受大的損失。

訟卦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訟卦》象征爭訟:內心誠實,克製、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爭訟到底會有凶險。利於見德高望重的人,不利於涉水渡河。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於淵也。

《彖》說:訟卦,陽剛居上,坎險在下,陰險而又剛健,就會與人爭訟。“爭訟,要內心誠實,克製、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這說明剛健者爭訟要保持適中。“爭訟到底會有凶險”,說明爭訟是成不了事的。“利於見德高望重的人”,說明裁決爭訟崇尚保持中正。“不利於涉水渡河”,那樣會陷入深淵。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象》說:上卦乾為天,下卦坎為水,天向上浮,水向下流,越離越遠,不能親合,所以是個《訟卦》。君子見到這種相互背離的卦象,辦事的時候從一開始就要注意防止這種結果的產生,要認真謀劃好之後再行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初六:不長久糾纏於爭執之事,有小的口舌是非,但最終是吉祥的。

《象》說:“不長久糾纏於爭執之事”,說明爭訟不可長久堅持。雖然“有小的口舌是非”,但是非可以辯析清楚。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象》曰:“不克訟”,歸浦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九二:不能勝訟,趕快回家,像犯人逃亡一樣。他的三百戶邑人,沒有災害。

《象》說:“不能勝訟”,於是逃跑回來。下麵的人與在上的人爭訟,招來禍患會像俯身拾物一樣容易。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六三:安享舊有的俸祿,守持正道以防危險,終將吉祥。或輔助君王的事業,不以成功自居。

《象》說:“安享舊有的俸祿”,是說六三順從居上位的陽剛得到吉祥。

九四:不克訟,複既命,渝安貞,吉。

《象》曰:“複即命,渝安貞”,吉不失也。

九四:不能勝訟,回心轉意而歸向正理,改變態度而安守正道,可獲吉祥。

《象》說:“回心轉意而歸向正理,改變態度而安守正道”,必定沒有什麼過失。

九五:訟元吉。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爭訟,大吉大利。

《象》說:“爭訟,大吉大利”,因為九五能行中正之道。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上九:或許會得到賞賜佩帶,也必然在一天之內三次被剝奪。

《象》說:因為爭訟而得到官職,也不值得敬佩。

師卦

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卦》象征軍隊,守持正道,以賢明長者為統帥,沒有災禍。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彖》說:師,是眾多的意思。貞,是中正的意思。能夠使眾人歸於正道,就可以成就王業。九二爻居於下卦中位,叫做“剛中”,其餘五陰爻和應一剛爻,叫做“應”。下卦為坎,坎為險,上卦為坤,坤為順,所以又有“行險而順”之象。以卦象所喻示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會服從。這是吉祥之象,哪有什麼災禍呢?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象》說:下卦坎為水,上卦坤為地,地中有水,這是《師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效仿於容納江河的大地,收容和畜養大眾。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初六:軍隊出動必須有嚴格的紀律,破壞軍紀則凶險。

《象》說:“軍隊出動必須有嚴格的紀律”,失去紀律則非常凶險。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九二:統率軍隊,守持中道,可獲吉祥,無災禍。君王多次賜命嘉獎。

《象》說:“統率軍隊,守持中道,可獲吉祥”,表明承受“天命”,因此得到君王的寵惜;“君王多次賜命嘉獎”,說明懷有治國平天下使萬邦悅服的弘大誌向。

六三:師或輿屍,凶。

《象》曰:師或輿屍,大無功也。

六三:出師征戰會拉著屍體回來,凶險。

《象》說:“出師征戰會拉著屍體回來”,說明出師征戰完全失敗。

六四:師左次,無咎。

《象》曰: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六四:軍隊撤退駐紮,沒有災禍。

《象》說:“軍隊撤退駐紮”,說明懂得用兵進退之道,並沒有違背事物的本來規律。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凶。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師”,使不當也。

六五:田地裏有禽獸。捕捉有利,沒有災禍。剛正者可以率兵出征,無德小人必將載屍敗歸。守持正道可以防範凶險。

《象》說:“剛正者可以率兵出征”,說明居中恃正,行為有法度,必將獲勝;“無德小人必將載屍敗歸”,說明用人不當,必招致大敗,將自食惡果。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上六:君主頒賜爵位,建立國家,小人不能使用。

《象》說:“君主頒賜爵位”,是讓有功的人得到正當的獎勵。“小人不能使用”,否則必定禍亂國家。

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比卦》象征親附,吉祥。需要考察後再做決定是否親附,如果所親附者有君長之德,可以堅守正道長期不變,就沒有災禍。感到不安寧而前來親附,遲遲不來的人就會有凶險。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彖》說:《比卦》象征著親附,是吉祥的;比是輔助、下順的意思。“需要考察後再做決定是否親附,如果所親附者有君長之德,可以堅守正道長期不變,就沒有災禍”,是因為其剛健中正。“感到不安寧而前來親附”,是因為上下擁護有君長之德的人。“遲遲不來的人就會有凶險”,是因為他已經窮途末路了。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象》說:上卦坎為水,下卦坤為地,地上有水,這就是《比卦》的卦象。先王在這樣的形勢下,建立萬國,親近諸侯。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初六:用誠信結交朋友,沒有災禍。有誠信就好比美酒滿缸,誠信會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與你交往,吉祥。

《象》說:處於最下層的初六廣交朋友,會得到意外的吉祥。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六二:內部親密團結,堅守正道吉祥。

《象》說:“內部親密團結”,說明自己不會有任何損失。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六三:與盜匪結交。

《象》說:“與盜匪結交”,又怎麼能不受到傷害呢?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六四:與外麵的人結交,堅守正道就會吉祥。

《象》說:與外麵賢能的人結交,要像下級服從上級一樣。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九五:光明正大的交往。君王打獵三麵驅圍、一麵放開,聽任前方的禽獸逃掉。君王的部下聽其自然、不加戒備,吉祥。

《象》說:“光明正大的交往”可獲得吉祥,因為此時居於正中位置。拋棄逆天行事的舉動而順其自然,就好像“打獵三麵驅圍、一麵放開,聽任前方的禽獸逃掉”一樣。“君王的部下聽其自然、不加戒備”,這是由於君王的賢德感化了部下的緣故。

上六:比之無首,凶。

《象》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

上六:和眾人結交但自己又不居於首領的地位,將有凶險。

《象》說:“和眾人結交但自己又不居於首領的地位”,說明自己將來沒有可以歸附的地方,不能善終。

小畜卦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小畜卦》象征小有積蓄,亨通。天空中濃雲密布但還沒有下雨,雲氣是從城西郊區升騰起來的。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誌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彖》說:《小畜》,六四爻居陰位,其餘五陽爻和應著它,這是《小畜》的卦象。下卦為乾,表示剛健;上卦為巽,表示謙遜。九二、九五居下卦、上卦中位。君子有剛健、謙遜、正中之德因而獲得誌通意行之境,前途亨通。“天空中濃雲密布但還沒有下雨”,說明雲氣正上升聚積。“雲氣是從城西郊區升騰起來的”,說明濃雲已經密布但雨還沒有施行。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象》說:下卦為乾、為天,上卦為巽、為風,風行天上,這就是《小畜卦》的卦象。君子觀《小畜卦》,從中得到啟示,效仿催發萬物的和風,蓄養美德。

初九:複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複自道”,其義吉也。

初九:自己由原路返回,又怎麼會有災禍呢?吉祥。

《象》說:“自己由原路返回”,說明行動適宜,符合常理,所以吉祥。

九二:牽複,吉。

《象》曰:“牽複”,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二:帶著別人一起由原路返回,吉祥。

《象》說:“帶著別人一起由原路返回”,說明自己行為中正,也不會讓自己有任何損失。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九三:車輪的輻條散脫,夫妻反目失和。

《象》說:“夫妻反目失和”,說明自己不能規正妻室。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誌也。

六四:具有誠信的品德,互相信任,拋棄憂患意識與戒備心理,這樣就不會有災禍。

《象》說:“具有誠信的品德,拋棄戒備的心理”,表明這樣符合居於尊上地位的權勢者的意願。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九五:具有誠信的德行,與別人緊密聯係並互相幫助,自己富有也要使鄰人跟著一同富起來。

《象》說:“具有誠信的德行,與別人緊密聯係並互相幫助”,表明要與人共同富裕,不獨自享受富貴。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上九:久雨新停,還趕得上栽種作物。婦女占得此爻則凶險。夏曆某月十四日,君子離家出行也有危險。

《象》說:“久雨新停,未誤農時”,說明能夠豐登滿載。“君子離家出行有凶險”,因為對充滿危險的旅途缺乏了解。

履卦

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卦》象征謹慎行動。踩在老虎的尾巴上,老虎不咬人,亨通。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彖》說:《履卦》是以柔順對待剛健。下卦兌為悅,上卦乾為天,下麵的兌卦心悅誠服於上麵的乾卦,因此“踩在老虎的尾巴上,老虎不咬人,亨通”。九五剛正而居中,踏上帝王之位而不愧疚,是因為其正大光明。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誌。

《象》說:上卦乾為天,下卦兌為澤,這就是《履卦》的卦象。君子觀《履卦》,從中得到啟示,辨明上下的次序,安定民心。

初九:素履,往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初九:按照通常的原則履行,前往沒有任何災禍。

《象》說:“按照通常的原則履行”,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事。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九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內心謀劃的人守正道吉祥。

《象》說:“內心謀劃的人守正道吉祥”,是因為自己行事中正不自亂的緣故。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於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於大君;誌剛也。

六三:瞎了一隻眼用另一隻眼看東西,跛了一條腿用另一條腿走路,踩到了老虎的尾巴,被老虎咬傷,凶險。武士要成為君主。

《象》說:“瞎了一隻眼用另一隻眼看東西”,很難看得清楚。“跛了一條腿用另一條腿走路”,很難走得久遠。“被老虎咬傷,凶險”,是因為自己的位置不當。“武士要成為君主”,是因為其心誌剛強。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誌行也。

九四:踩到了老虎的尾巴,心裏戰戰兢兢,最終會吉祥。

《象》說“心裏戰戰兢兢,最終會吉祥”,是因為他能小心謹慎、立誌施行自己抱負的緣故。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九五:果斷地前行,堅守正道可以度過危厲。

《象》說“果斷地前行,堅守正道可以度過危厲”,是因為處於有利的位置。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上九:審視自己的行為而考慮周詳,就會凱旋而歸,大吉。

《象》說:大吉處於上位,是有大的喜慶的意思。

泰卦

泰。小往大來,吉亨。

《泰卦》象征通泰,小的逐漸消失,大的逐漸到來,吉祥,亨通。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誌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彖》說:“《泰卦》象征通泰,小的逐漸消失,大的逐漸到來,吉祥,亨通。”這就是天地陰陽二氣的交合,萬物生養之道暢通,上下誌同道合、思想統一。裏麵是陽卦乾,外麵是陰卦坤,象征君子之道興旺,小人之道削弱。

《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象》說:下卦乾為天,上卦坤為地,天地相交,這就是《泰卦》的卦象。君王按照天地的法則製定人的法則,助成天地法則合理地推行,以指導民眾。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誌在外也。

初九:拔茅草,茅草長長的根將其同類也帶離了土地,征戰吉祥。

《象》說:“拔出茅草,征戰吉祥”,是因為其心誌在向外進取。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九二:包容廣遠,徒步涉河,不因遙遠而有所遺失。沒有朋黨,中正行進會受到尊重。

《象》說:“包容廣遠,中正行進會受到尊重”,這是因為其廣大的緣故。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複,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象》曰:“無往不複”,天地際也。

九三:不可能隻有平地而沒有斜坡,不可能隻有往而沒有返。艱難而堅守正道不會有災禍。勿須過分憂慮,要心存誠信,在飲食方麵會有福可享。

《象》說:“不可能隻有往而沒有返”,這是因為天地也是有邊際的。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六四:翩翩往來不富裕,與鄰居不戒備,心存誠信。

《象》說:“翩翩往來,與鄰居一樣不富裕”,是因為他們都缺少殷實。“不戒備,心存誠信”,是因為他們心中願意。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六五:帝乙嫁妹,以此得福,大吉。

《象》說:“帝乙嫁妹,以此得福”,是行中正之道而實現自己的願望。

上六:城複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複於隍”,其命亂也。

上六:城牆倒塌在城壕裏,不能用兵,自己在城中宣布政令,堅守正道也會有憂吝。

《象》說:“城牆倒塌在城壕裏”,是因為天命已經變亂了。

否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否卦》象征閉塞。因為小人所閉塞,不利於君子堅守正道,君子的事業也由大轉小、由盛轉衰。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彖》說:“因為小人所閉塞,不利於君子堅守正道,君子的事業也由大轉小、由盛轉衰。”這就是天地陰陽二氣不能交合,萬物生養之道不暢通,上下不能誌同道合,不能思想統一。裏麵是陰卦坤,外麵是陽卦乾,象征小人之道興旺,君子之道削弱。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象》說:下卦坤為地,上卦乾為天,天在地上,這就是《否卦》的卦象。君子觀《否卦》,從中得到啟示,必須堅持勤儉節約的美德以避開災難,不能謀取高官厚祿。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誌在君也。

初六:拔起一把茅草,隻見它們的根連在一起,物以類聚,找它們時要以其種類來識別。堅守正道就會吉祥,亨通。

《象》說:“拔起茅草,其根相連,結果吉祥”,說明忠心耿耿,有為君主建功立業的遠大誌向。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六二:包容奉承,小人吉祥。大人閉塞,可獲亨通。

《象》說:“大人閉塞,可獲亨通“,說明君子不與小人為伍。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六三:因為受縱容而胡作非為,最終招致羞辱。

《象》說:“因為受縱容而胡作非為,最終招致羞辱”,說明此時處的位置不正。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象》曰:“有命無咎”,誌行也。

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開通閉塞,沒有災禍,大家互相依附都可以獲得福分。

《象》說:“奉行天命,替天行道,開通閉塞,沒有災禍”,說明要實現濟困扶危替天行道的誌向。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係於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九五:時世閉塞的局麵將要停止,德高勢隆的大人物可以獲得吉祥;居安思危,常常以“不久將要滅亡,不久將要滅亡”,這樣的警句來提醒自己,才能像係結在一大片叢生的桑樹上那樣牢固。

《象》說:“德高勢隆的大人物可以獲得吉祥”,說明此時處於中正位恰當的位置。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上九:傾覆閉塞的局麵。有起先的閉塞,才有最後的欣喜。

《象》說:閉塞的終極,必然傾覆,又怎麼能夠長久呢?

同人卦

同人。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同人卦》象征與人和睦相處。與人在原野和睦相處,亨通。有利於涉水渡河,有利於君子堅守正道。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誌。

《彖》說:《同人卦》,柔爻取得柔位,處下卦之中,又與上卦乾相應,所以稱為“同人”。《同人卦》卦辭說:“與人在原野和睦相處,亨通。有利於涉水渡河”,這是乾天剛健的運行。下卦離為文明,上卦乾為剛健,卦象顯示的是文明而剛健。九五陽爻居上卦中位,六二陰爻居下卦中位,互相應和。這說明君子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為準則。隻有君子才能體察天下的隱衷,統一民眾的意誌。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象》說:上卦乾為天,下卦離為火,天與火組成了《同人卦》。君子觀《同人卦》,從中得到啟示,按族歸類分辨事物。

初九:同人於門,無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初九:走出家門與人同心同德,沒有害處。

《象》說:出門與人同心同德,又會有誰來責怪呢?

六二:同人於宗,吝。

《象》曰:“同人於宗”,吝道也。

六二:與同宗同室的人同心同德,鄙吝。

《象》說:“與同宗同室的人同心同德”,是鄙吝之道。

九三: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於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九三:埋伏兵甲在林莽之中,登上高陵,三年不能興兵打仗。

《象》說:“埋伏兵甲在林莽之中”,說明敵人力量強大。“三年不能興兵打仗”,是因為敵我懸殊不能輕易冒險。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九四:準備登城向敵人進攻,但終於沒有進攻,是吉祥的。

《象》說:“準備登城向敵人進攻”,但終於沒有進攻,是因為發現這種進攻是不仁義的,這樣做能獲得吉祥,是因為在困惑時能及時醒悟,反過來能按正確的辦法行事。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與人同心同德,開始號咷大哭,後來破涕為笑,大軍作戰告捷,誌同道合者相會在一起。

《象》說:與人同心同德,開始號啕大哭,說明這時內心中正誠信,因不知戰事的勝敗而焦急痛哭;大軍遇到了誌同道合者,終於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於是歡笑起來。

上九:同人於郊,無悔。

《象》曰:“同人於郊”,誌未得也。

上九:在郊外與人同心同德,沒有悔恨。

《象》說:“在郊外與人同心同德”,是因為誌向未能通行,隻好到郊外尋求誌同道合者。

大有卦

大有。元亨。

《大有卦》象征大有收獲。大有收獲,至為亨通。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彖》說:《大有卦》,柔順取得尊貴的位置,中正而上下應合,所以稱作《大有卦》。下卦乾為剛健,上卦離為文明,所以《大有卦》的德行為剛健而文明。順應天而按四時運行,所以至為亨通。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象》說:下卦乾為天,上卦離為火,火在天上,這就是《大有卦》的卦象。君子應當遏惡揚善,順應天時,完善君子的使命。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

初九:不要彼此侵害,也就沒有什麼禍害,雖然很艱難但沒有災害。

《象》說:《大有卦》初九這一爻,不要彼此侵害,這是就它的時位而言的。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九二:用大車載著財物,有所往,沒有災害。

《象》說:“用大車載著財物”,說明很富有,隻要把財物放於車中,無論怎樣顛簸震蕩,都不會傾覆。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害也。

九三:天子宴請群臣,小人則不能享受。

《象》說:“天子宴請群臣”,小人定會乘機為害。

九四:匪其彭,無咎。

《象》曰:“匪其彭,無咎”,明辨晳也。

九四:富有而不過盛,沒有災禍。

《象》說:“富有而不過盛,沒有災禍”,是因為能夠明白的分辨清楚。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誌也。“威如之吉”,易而無備也。

六五:以誠信與人相交,並有威嚴的樣子,吉祥。

《象》說:“以誠信與人相交”,就可以以自己的誠信啟發眾人的誠信之誌。“有威嚴的樣子,吉祥”,是因為自己待人平易而無須戒備。

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上九:得到上天的保佑,吉祥,沒有什麼不利的。

《象》說:《大有卦》的上九吉祥,因為有來自上天的保佑。

謙卦

謙。亨。君子有終。

《謙卦》象征謙遜。謙遜,亨通。君子要始終保持謙遜。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彖》說:謙遜,亨通。天的法則是,陽氣下降,生成萬物,使世界充滿光明。地的法則是,陰氣上升,與陽氣交感,使自然循環演化。天的原則是虧損那盈滿的,培補那虛缺的。地的原則是侵蝕那盈滿的,增益那卑微的。鬼神的原則是侵害那盈滿的,降福於謙遜的。人的原則是疾恨那盈滿的,喜歡那謙遜的。謙遜的品德,使尊貴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壓。君子的謙遜要有自始自終。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象》說:上卦坤為地,下卦艮為山,地中有山,這就是《謙卦》的卦象。君子觀《謙卦》,從中得到啟發,總是損多益少,衡量各種事物,然後取長補短,使其平均。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初六:謙而又謙的君子,能以謙遜渡過大川險阻,吉祥。

《象》說:“謙而又謙的君子”,是指用謙卑來修養自己的人。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六二:謙遜的美名遠揚四方,固守中正就可獲得吉祥。

《象》說:“謙遜的美名遠揚四方,固守中正就可獲得吉祥”,是因為不是靠沽名釣譽獲取名聲,而是以心中純正羸得名聲。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九三:勤勞而謙遜的君子,必能把美德保持到底,最終一定是吉祥的。

《象》說:“勤勞而謙遜的君子”,天下的百姓都服從他。

六四:無不利,撝謙。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六四:沒有任何不吉利,要發揚光大謙遜的美德。

《象》說:“沒有任何不吉利,要發揚光大謙遜的美德”,這不違背謙遜導致亨通的原則。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六五:雖不富有,但卻虛懷若穀,有利於和近鄰一起征伐那些驕傲蠻橫不可一世的人,不會有任何不吉利的結果。

《象》說:“有利於出兵討伐”,是指征伐那些驕橫而不可一世的人。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誌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上六:謙遜的美德遠揚四方,有利於征伐鄰近的小國。

《象》說:“謙遜的美名遠揚四方”,但安邦定國之誌未酬,所以“可用出師征討”的辦法來懲處那些驕橫不可一世的小國。

豫卦

豫。利建侯行師。

《豫卦》象征歡樂。《豫卦》,利於建國封侯,行軍打仗。

《彖》曰:豫,剛應而誌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彖》說:《豫卦》,為五陰爻和應一陽爻,象征著弱者服從強者,強者能夠貫徹推行自己的意誌。下卦坤為地、為順,上卦震為雷、為動,《豫卦》的意義是順時而動。正因為《豫卦》的意義在於順時而動,所以天地尚能隨和其意,何況“建國封侯,行軍打仗”這類事情呢?天地能順時而動,日月運行無差錯,四時循環無訛誤。聖人能順時而動,刑罰清明,萬民服從。《豫卦》所蘊含的“順時而動”的哲理,其意義是多麼偉大啊!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象》說:下卦坤為地,上卦震為雷,為地上響雷之表象。雷在地上轟鳴,使大地振奮起來,這就是大自然愉悅的表現。上古聖明的君主,根據大自然愉悅時雷鳴地震的情景創造了音樂,並用音樂來崇尚推廣偉大的功德。他們以盛大隆重的儀禮,把音樂獻給天帝,並用它來祭祀自己的祖先。

初六:鳴豫,凶。

《象》曰:初六鳴豫,誌窮凶也。

初六:因愉悅而自鳴得意,會有凶險。

《象》說:初六“因愉悅而自鳴得意”,說明其誌向已經窮盡,會有凶險。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六二:耿介如石,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明白了有關愉悅的道理,堅守正道可獲吉祥。

《象》說:“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明白了有關愉悅的道理”,是由於其具有中正品德的緣故。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六三:沉醉於荒淫享樂,就會追悔,如果遲遲才追悔,那就會悔之又悔。

《象》說:“沉醉於荒淫享樂,就會追悔”,是由於其所處位置不當的緣故。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誌大行也。

九四:因為自己而使大家愉悅,就會有大的收獲。不要有任何懷疑,因為和自己在一起的人都是戴著簪冠的君子。

《象》說:“因為自己而使大家愉悅,就會有大的收獲”,這是由於自己的誌向將得到大大施行。

六五: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六五:卜問疾病,長時間內不會死去。

《象》說:六五爻辭講患病,因為六五陰爻居於九四陽爻之上,犯了柔乘剛之象。“長時間不會死去”,因為六五之爻居於上卦中位,正當不死之象。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上六:已經處於天昏地暗的局勢當中,卻執迷不悟,仍沉醉於荒淫享樂,非常凶險。但隻要及時醒悟,改弦易轍,就可避免禍害。

《象》說:“已經處於天昏地暗的局勢當中,卻執迷不悟,仍沉醉於荒淫享樂”,高高在上,不察下情,這樣的歡樂愉快怎能長久地保持呢?

隨卦

隨。元亨利貞,無咎。

《隨卦》象征隨從、隨和。《隨卦》,至為亨通,利於堅守正道,沒有過錯。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之時義大矣哉!

《彖》說:《隨卦》,陽剛從上而來與下位的陰柔相應。下卦震為動,上卦兌為悅,動而悅,所以稱之為《隨卦》。堅守正道會有大的亨通,沒有過錯,天下萬物都要隨著四季而變,《隨卦》的實用意義是多麼地大啊!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象》說:上卦兌為澤,下卦震為雷,澤中有雷,雷聲隨波濤而出,這就是《隨卦》的卦象。觀《隨卦》,君子從中得到啟發,(隨著白天的到來而辛勤工作)隨著黑夜的到來而安寢休息。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初九:為官的人能改變自己順應時勢,堅守正道就會吉祥,出門交友定能成功。

《象》說:“為官的人能改變自己順應時勢”,順隨正道就會吉祥。“出門交友定能成功”,這是由於沒有喪失順隨正道的緣故。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六二:傾心隨從於年輕小子,則會失去陽剛方正的丈夫。

《象》說:“傾心隨從於年輕小子,則會失去陽剛方正的丈夫”,因為二者是互相排斥、不可兼得的。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係丈夫”,誌舍下也。

六三:傾心隨從於陽剛方正的丈夫,則會失去年輕小子。隨從於丈夫,有求必得。有利於安居樂業,堅守婦道。

《象》說:“傾心隨從於陽剛方正的丈夫”,專心不二,說明其誌在於舍棄下方的年輕小子。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四:追隨他人而有所收獲,即使堅守正道也可能會有凶險。雖有凶險,但隻要心存誠信,不違正道,使自己的美德顯明,那還有什麼危害呢?

《象》說:“追隨他人而有所收獲”,但因居位不當,有“震主“之嫌,所以可能會有凶險。但隻要“心存誠信,不違正道”,則可逢凶化吉,這是由於立身光明磊落所帶來的功效。

九五:孚於嘉,吉。

《象》曰:“孚於嘉,吉”,位正中也。

九五:把誠信帶給善良的人,吉祥。

《象》說:“把誠信帶給善良的人,吉祥”,這是因為九五爻得正居中,不倚不偏。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於西山。

《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上六:隻有拘禁起來強迫、命令他,他才不得不順服追隨,再用繩索捆綁緊,才能追隨到底。君王在西山設祭,要出師討伐那些不順從的人。

《象》說:“隻有拘禁起來強迫、命令他,他才不得不順服追隨”,這是因為上六爻高居《隨卦》最上爻,物極必反的緣故。

蠱卦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蠱卦》象征救弊治亂、撥亂反正。《蠱卦》,至為亨通。有利於涉越大河。在事情開始的前三天內(要調查研究,周密計劃),在事情開始後的三天內(要監督執行,補救缺失)。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彖》說:《蠱卦》,陽剛在上而陰柔在下,下卦為巽、為順,上卦為艮、為止,順而止,這就是《蠱卦》的意義。《蠱卦》至為亨通,是說天下由紛亂而得到治理。“有利於涉越大河”,是要去革除積弊的事情。“在事情開始的前三天內,在事情開始後的三天內”,是說舊的終結就要有新的開始,這是天道運行的法則。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象》說:下卦巽為風,上卦艮為山,山下有風,這就是《蠱卦》的卦象。觀《蠱卦》,君子從中得到啟發,君子應當振奮民眾、培育道德。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