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銀杏樹下感受生命之靜
這個靜心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抱樹,找一棵喜歡的大樹抱著,愛抱多久就抱多久。
如果曾經試過用心去感受,或者好好地看過一棵樹的話,就會感受到一種極致的美。樹的美,在於它的優雅,不論身邊的情勢如何,總是盎然而立,隨著微風優雅起舞;樹的美,在於它的穩重,即使刮風下雨,仍然牢牢地頂天立地;樹的美,在於它的無私和分享,從不吝惜與他人分享它的厚重、它的濃蔭、安穩;樹的美,在於它的寧靜,悠悠的世代過去了,樹就隻是靜靜地,享受天地間的自然;樹的美,在於一種安全感,使人信任、使人安心,感到發自心底的滿足。
想要去抱一棵樹的時候,就是分享它的生命、它的存在,因此敬意是需要的:從心裏跟它打個招呼,告訴它,想要跟它分享,決不會傷害它,自己隻是想跟它做個朋友。植物也是有靈性的,根據科學報道,當人澆水的時候把植物當做朋友,和它聊天,細胞就會呈現興奮的狀態,它會長得很美;如果澆水的時候總是對它惡言相向,它就死得比較快,花也開得失色。因此這一份敬意和友誼是很重要的。
然後,嚐試去抱這棵樹,最好是身體的正麵貼著樹幹,臉龐也貼著樹幹,這樣可以幫助人敞開心懷,處於低防禦性的態勢中,人和樹之間的對話就可以更融洽。如果細細感受,似乎能感覺到它的生命汁液在流動,在跟人交流,它就像母親一般地安撫人、擁抱人。而人們猶如一個柔嫩的嬰兒,在母親既強壯又溫暖的臂膀裏尋求安慰。
這個技巧尤其推薦給特別脆弱、容易哀傷、常感無助的人,大樹穩定而又富支持性的力量會給人溫暖而美好的撫慰,使人迅速得到力量,重新站起來,看清自己的方向。
★靜心細語:
當你感覺脆弱、哀傷或有強烈無助感時,你可以試著去觀察和感受樹的極致之美。帶著敬意,抱著一棵樹,身體的正麵貼著樹幹,臉龐也貼著樹幹,完全敞開你的心懷,感覺你和樹之間的交融。
5.時常漫步也會靜心
這個靜心的方法很日常,我們每天都要走路,要做的隻是把更多的覺知帶進走路的過程裏。可以找一個綠意盎然的公園,或者在自家的房間裏都可以,大約走二十分鍾,然後安靜地或坐或站一會兒,享受這個靜心技巧帶給人的寧靜。
走路時,動作放慢,將腳掌完全踩在地上,再慢慢將腳抬起來,去體驗兩腳間轉換重量的感覺;如果走得很快,就沒辦法細細地感覺了,如果隻是為了某個目的地而走,不在乎走的過程,這種走法是沒有覺知的、沒有情感的趕路,就不是我們靜心的目的。所以放慢一點,感覺自己是怎麼走路的:身體會怎麼向前、肌肉如何被牽動、重心如何轉移。
為了輔助走路的覺知和放鬆,我們要加上一個東西:廣角視線。把兩根食指放在眼前外側邊,然後把兩根食指同時各往左右邊拉開,並且繼續把兩根食指保持在自己的視線之內,但是頭和眼睛都要保持水平,不要往下看、也不要往上抬,視線要放得寬廣、沒有焦點,然後會發現即使兩根食指成了一百八十度的直線,雙眼仍可以把它們帶入視線之內,並且雙眼可以感受到最放鬆狀況,而涵蓋的視線範圍也最廣闊。這就是廣角視線:視線中沒有焦點,一切都涵蓋在人的視線之內。這種廣角視線的功用在於:使人的腦部放鬆下來,而情緒往下沉澱後,便能感知到自己的全身。一般當我們的眼睛有焦點的時候,眼睛會處於緊張的狀態,相對地頭腦也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而廣角視線完全沒有焦點,所以眼睛處於一種很放鬆的狀態,相對地,頭腦也就能處於一種很安靜的狀態。可以先用食指拉出廣角視線,讓兩顆眼球維持廣角視線,將會發現自己的覺知會立刻下降,可以立刻感覺到心和全身,但是頭腦卻顯得很安靜、很放鬆,不再那麼嘈雜不休。有時候思緒又回來了,頭腦又開始想事情,便可發現眼睛立刻又出現了焦點,並集中精力看著某一個地方;當這兩種感覺一經對比,就會意識到廣角視線可以為自己帶來極度的放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