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不要走來走去的。”藍清華瞥了他一眼,煩悶地道。
“哎呀!清華,你妹妹今日是不是有事耽擱回不來了。這眼瞅著,城門就要關了,怎麼連半個人影都沒見著。”長孫禦琪停下腳步怨聲道。
“急什麼?我要你跟著了嗎?”藍清華聲音撥高。
“廢話!你難道不急。”長孫禦琪白了他一眼。
藍清華不與他廢話,伸手遮住霞光朝遠處眺望。
一直乖覺地站在藍清華身邊的藍子楓,此時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角。
藍清華收回眸光,轉頭看向他,還未來得及詢問,藍子楓手指著遠處一條人跡罕至的幽清小路道:“大哥快看,那裏有仙女。”
藍清華與長孫禦琪,同時順著藍子楓手指的方向望去。
霞光漫天,青草綠葉,天地交彙,相互相應。一名女子,騎著白馬乘風而來。身上銀紋竹繡軟煙羅裙,如煙如霧。寬大水袖,裙帶絲絛,隨風輕擺,飄然若飛。垂至腰際的墨發,以一根銀色絲帶輕挽。仙姿佚貌,精妙無雙。如蓮般淡雅,純然脫俗的氣質,似由然而發,又似渾然天成。似處於塵世之中,又似不曾食入人間煙火。
此刻的藍清華與長孫禦琪,隻覺得萬籟俱靜。眸中隻有那一道白影,走在災民中,讓人誤以為,那便是可以拯救萬民的九天外的仙女。
藍若惜縱馬來到城外,遠遠的便瞧見城門上“帝都成”三個大字。不禁感慨!時隔十五年,還是不得不再次回到這裏。
這些年,她和師傅一直住在幽幽穀。顧名思義,遁世幽居,深山幽穀,不問世事,與世隔絕。本以為這一生,都不會在踏出幽幽穀。畢竟,早已習慣了那裏平靜安逸的生活。不涉入塵世,便就不用去想那些前塵往事,跌宕起伏後,隻願今生靜好。
直至半月前,她陪師傅在院中觀摩星象。師傅望著那乍隱乍現的星珠許久,回身對她道:“丫頭!你是時候該出穀了。”
她心中一驚,雖有詫異,還是無聲的搖了搖頭。
“哎!”師傅見我如此,長歎一聲:“還是回去吧!我觀星象,大亂將至,天災國禍,乃天龍即出之兆。福兮,禍兮!福禍雙至,實乃機緣巧合,天意如此。時事離亂,天下演繹。龍鳳相攜,方能消天災,定乾坤,解萬民於水火。”
她依舊不語,心中琢磨著師傅一番,令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話。
須臾,聽師傅又道:“你自小隨師父安居於幽穀,不問世事,遠離喧囂。這些年你雖極力掩飾,可最終還是將自己逼到了死角。自詡拋開過往,擺脫前塵,實則終不過自欺欺人罷了!世間萬物因果輪回,自有定律。既是前世造的因,就該今世來受果。不是想逃就逃脫得了的,你如此聰慧剔透,當明白為師所言。
想著,師傅臨行前的一番話,藍若惜至今仍覺得詫異心驚。轉念一想,師傅精通各類奇門遁甲,占卜布陣之術。既窺得出天機,又相伴多年,能探出她的根底自然也不奇怪。思慮至此,心神稍稍平複,繼續打馬朝城門處走去。
災民遍地,數以萬計,皆是一片死氣沉沉。沒有喧鬧,沒有多餘的肢體語言。所過之處,不時有人抬起頭望著她,黯然的眸光一點一點透亮。最後,用幾近渴求的眼神望向她。像是在尋求最後一絲求生的希望,天地一片靜謐。
這時,突然不知災民中誰喊了一句“求天女降福!求天女免我劫難!”霎時,所有人都抬起頭看向她。仿佛終於給這麼長時間以來的精神,找尋一個寄托。又像是一處洪水,終於尋得出發口一般。注定一發不可收拾。一個一個,緩緩的起身,再緩緩的跪下。一邊磕頭一邊高喊:“求天女降幅!求天女免我劫難!”“求天女降福!求天女免我劫難!”
藍若惜一愣,麵上也稍顯得有些慌張。上萬災民將她圍在中間,不停的磕頭,此起彼伏,聲聲不歇。
長孫禦琪與藍清華還未回過神來,再次呆愣!藍子楓睜大眼睛,嘴中足以吞下一個拳頭。他何時見過這麼震憾的場麵,萬民跪拜,怕是就連皇上上朝,也不及此番來的壯觀。
城門外往來行人,也都不明所以的紛紛下跪。守城的士兵,被聲勢浩大,響徹雲霄的聲音震的腿腳發軟。不知何時竟己跪到了地上,耐何無論也爬不起來!
不知過去了多久,一道清麗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周圍的呼聲,霎那,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