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試地點特意被設於城東處的崇陽山上,三日前便由靖安帝下旨傳遞了出去。
因其無身份地位的局限,除了吸引全泱京的男子,便是偏遠的青年俊傑,也抱著激動而又僥幸的心理入了京。
這天早晨,但凡有心的適齡男子早早便來到了地點,等著靖安帝的聖駕和百裏思青的鳳鸞。
崇陽山風景悠然,舉目眺望,但見山繞碧水,芳台盈立,雲帶遠峰無盡,扁舟綠波茫茫。是比文鬥武的絕佳之地。
文武文武,首當為文。
眾人這幾日連夜準備了諸多佳言妙句,以期在靖安帝麵前搏個出彩。靖安帝上位後一直廣納良才的賢明早已深入民心,即便他們最後不能被召為駙馬,也能給一國之君留一個好印象,為將來的入仕占得先機。
激動的人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前程,帶著萬般忐忑而又榮幸的心理無怨無悔地等待著。
從疏朗晨曦直到烈烈晌午,翹盼了數個時辰,才迎來了同乘帝攆的靖安帝和百裏思青。
同行的還有夜梟與楚離曄等人。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振聾發聵的呼喚聲穿透整座高山,於山穀間久久回蕩。
靖安帝在陳公公的攙扶中下了帝攆,回望了眼從出宮開始便一臉冷色的百裏思青,不悅地收回了目光,“平身。”
“謝陛下。”
眾人起身,隨即在帝攆後見到一座素雅的黑色轎子。
須臾間,轎簾被人掀起,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雙纖瘦見骨的手指,而後有兩名小廝扮相的人上前,將一名身形羸弱的男子給扶了出來。
因百裏思青在笄禮上的舉動,慕子衿的名字一夜之間便在底下流傳了開。
他雖淡於眾人視線多年,但其幼年的聰穎絕倫,資質非凡還是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舞象那年,當著滿朝百官的麵擊敗了當時的文狀元,令當年參加科舉的許多才子都折服不已。
同年又將向來文采斐然,血氣方剛的越小王爺給比了下了去,以至於在慕子衿突染疾病,深養慕王府不出後,上官玥再無了讀書的興致。
時下,眾人見到了銷聲匿影闊別已久的慕世子真容,不免唏噓。然一個個卻又在心底萬分警醒,雖然靖安帝不願意,但是被高陽公主欽點的駙馬,自然比他們更具競爭力。
更何況,誰知道這慕世子淡出視線多年又這般猝不及防的姿態出現,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衝擊?
雖說他蒼如孤霜,但被人攙扶著步履還算平整,並不似那般一隻腳已踏入棺材的人。
由來便有衝喜之說,難不成得了高陽公主的親睞,這病也好了幾分?
思慮反轉間,陳公公已草草與眾人寒暄了幾句,在靖安帝象征性的致辭後,便開始了今日的比試。
與科舉筆試殿試等不同,選駙馬自然拚的是琴棋書畫,經綸才學。
比試的規矩很簡單,便是逐一相拚,直到最後勝出之人。
自古從一個人的奏音中可以觀察出這個人的品行。靖安帝慣喜樂律,這第一輪便是樂器相搏。
高山流水中最是使人心境祥和,也能讓人將才能發揮到最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