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很愛“秀”,什麼事都喜歡“秀”一把,卻忽略了“藏拙”的重要作用。其實,無論客觀條件還是主觀因素的限製,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不了解、不擅長、無可奈何、不知所措的情況和問題,這時,“藏拙”是最行之有效的對策和手段。學會“藏拙”,並不意味著抱殘守缺,不思進取,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缺陷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位置而加倍努力,將長處發揮到極致,一步步走向成功,這才是“藏拙”的最終目的。
藏拙意味著“高”而“深藏不露”。“高”是“藏”的前提,而這“深藏不露”,也使得這種“藏拙”擁有了特殊的魅力。
那麼,到底什麼是藏拙呢?藏拙——隱藏拙劣,不以示人,不僅是處理問題時揚長避短的機智之法,更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大智慧,能否靈活掌握和運用它,有時關乎一個人的成敗。
藏拙,是化拙的捷徑。藏拙是為了不拙,藏拙的目的一是為了不露怯,二是為了不出錯,三是為了化拙為巧。把愚化為智是為大智若愚,由拙化為巧是為大巧若拙。有拙不以為拙,不僅不藏甚至還要賣弄其拙,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藏拙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它代表著豁達,代表著成熟和理性,它是和含蓄聯係在一起的,它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
善於藏拙的人並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在社會交往中保持了一個真實的自我,他們不矯揉造作,他們不惺惺作態,這使他們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上不至於迷失自我,易於被人接受。
一個人應該和周圍的環境相適應,適者生存。曲高者,和彌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善於藏拙才能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左右,才能夠冷靜,才能夠務實,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最起碼的前提。
總而言之一句話,會藏拙是一門精深的學問,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本書擷取了古今中外眾多善於藏拙的事例典範,同時也列舉了一些因張揚和賣弄而導致失敗的例子,廣大讀者在欣賞生動精彩的範例的同時,定能體會到藏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