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客戶一大早起來就聽見新聞廣播說連日的大雨導致山體滑坡,交通阻斷,他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海爾的員工不會來了。
這名員工笑著對他說:“我是連夜趕過來的,本來早就到了,怕打擾您休息,就在門外等到8點時才敲門。”
客戶看著這個員工一身濕漉漉的衣服,當場激動得流下了淚水。
海爾員工這樣的誠心,怎能不感動客戶?
每一個卓越員工,都會自覺地維護企業的形象,因為在別人眼裏,你就是企業的“金字招牌”!
11.將服務客戶作為目的
服務是一種最神聖的事情,是一個人內部性靈的恩賜所表現於外在的、看得見的象征。在暑天火一樣的氣溫下,出於愛心,遞一杯涼開水給行路人;或是當有人行不義於你時,你卻仍以仁慈的態度應答,這些都是很偉大的表現。這也可以作為行善的原則——用無我之愛使敵人解除武裝。它能使對方冰硬的心軟化。每個人本來都有情感,都有信心,可是大家都沒有察覺。如果你用愛心待人,就可以喚醒人們的情感和信心。
也許你要問,怎麼樣的服務才算是神聖的呢?隻要是能夠減輕人們肩頭和心頭的重擔的種種幫助便是神聖的。侍奉他人的工作不分尊卑,隻要是憑著愛心做就好。且聽英國詩人白朗寧的高見:
“一切服務人群的工作同任何神聖的工作一樣有意義。”
所以我們對於服務工作的評價,不在高低,也不看他做的是什麼,而是要看他的態度,他是抱著怎麼的信心和動機去做的。不論是什麼職業:做麵包的、掘壕溝的、種田的,同寫詩的詩人一樣都是在服務人群。生活是多方麵的,在這個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工作等著人們去做,隻是有的工作艱苦,有的相對輕鬆一些而已。
300年前,詩人喬治·赫伯特在英國一個村落裏居住。沒有幾年他得了肺結核症。他在寫完了一本小小的詩集《聖殿》後就去世了。這本詩集流傳了300年!一本書能流傳這麼久,一定有一些顛撲不破的道理。
一個人隻要懷著崇高的信心和態度去工作,就可以把辛苦的工作化為樂事,這裏我們說一個很有意思的老故事:
有兩個人在砌磚。工作很辛苦,太陽光很強,路人就問其中一個:“你在做些什麼?”那個人回答:“難道你看不見嗎?我在砌磚頭。”那個路人又走了幾步,用同樣的問題問另外一位。那個匠人眼中閃著喜悅的光芒,說:“先生,我在蓋一間大教堂。”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發現,第一位匠人隻看到他自己手裏有一件工作要完成,可是另外一位匠人,雖然做的工作相同,但他卻把自己的工作同一件大目標連在一起,他知道自己在這樣一個大目標中占著一個相當的地位。他知道這個目標如果實現,就會增設一間殿堂。他覺得能實現這樣的目標是一種榮譽。
不管做的是什麼工作,如果認清楚我們的工作在服務人群的大目標中有份就不僅會使工作輕鬆,還能使工作具有崇高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工作在大局中所具有的價值。有了這種想法,雖然我們是在獨立地擔任一件艱巨的工作,除了薪水外沒有其他報酬,也不會感覺孤獨。同時,自己雖然所從事的是卑微的工作,但就因為看到了服務人群的真正意義,也使這卑微的工作有了尊嚴。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僅是生存,還有生活。有時生存和生活是合一的,但並不常常如此。每個人都要擔負起生活的擔子來,而且還要多負擔一些,以便幫助能力弱的人分擔一部分。
12.注意協調好與客戶的關係
在企業活動中,與客戶協調好關係對提升你的業績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作一個假設,某種產品非常好,可是你的客戶很討厭你,你可以想象,他絕對不會從你手上買這種產品。假如有一種產品還不錯,但不是最好的,隻是你跟你的客戶關係很好,你向你的客戶銷售,他肯定會考慮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