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聖誕節的前夕,因腰疾複發,在床上已經躺了五十多天,本來決不爽約的左腿神經疼,那天卻似乎稍稍寬假,於是得便寫了幾條“即墨(寂寞)老漢迎新年”的擬手機短信的段子,想陸續發給一些朋友一笑:
(一)
有一個山東即墨的老漢,今年養了一條忠誠的狗叫“黑皮”(happy)。臨近歲末,在國外工作的兒子邀老漢訪美。老漢成行,黑皮戀戀不舍,眼淚汪汪跟隨十餘裏方被老漢跺腳投石斥退,而老漢心裏也難受,一路念叨:“黑皮要哭死罵死俺了。”
老漢抵美正逢聖誕前夜,見滿街人相遇都笑說:“黑皮哭死罵死!”(Happy Christmas!)老漢大異:“真是全球化啦,這事怎麼大家都知道了?!”
祝狗年聖誕快樂!
(二)
聖誕前夜,兒子接到即墨老漢立刻往商城購禮物。老漢相貌奇古,老板詫異,問:“您是哪裏人?”昂聲答道:“俺是即墨人。”老板大喜過望:“哇,愛斯基摩人!”立即奉為正宗聖誕老人。
今晚請留意,他現在也許正在給你送禮物的路上呢!
(三)
即墨老漢到美國來了沒幾天,一直掛念他的小狗黑皮,實在放心不下,打回個電話給老伴,老伴說:“黑皮還不是沒心沒肺?早就撒歡了,上炕追貓,下地趕雞,牛著呢!”老漢高興得念叨了半夜。次曰元旦,見滿街人相遇笑說:“黑皮牛耶!”(Happy New Year!)老漢又大驚:“這事怎麼大家又知道了,真是信息化時代!”
祝2007年新年快樂!
(四)
即墨老漢來美才一周多,卻過了兩個洋節,兒子跟他解釋了半天這兩個節的來曆,他打電話告訴老伴說:“在美國就耍了兩個蛋,一個神蛋,一個俗蛋。俺還是想回家和你過自家大年。”老伴聽不清,說:“什麼?一個生蛋,一個熟蛋,才兩個蛋?快回來過年吧,俺家雞又生了,有的是蛋!”
預祝春節快樂!
寫完,原想第一條聖誕前發出;第二條平安夜發出;第三條元旦前發出;第四條春節前發出。但第二天我就又匆匆住院了,隻來得及發一份給我其時最羨慕、最懷念的“毛莠莠”行走隊的朋友。
以上雖是笑謔,卻也反映了我生病住院的一種心情,也許還糅人了以前在美國三次過春節的冷清感覺。自去年11月初起,我前後住了三次醫院,躺在床上度過了自己和孩子的三個生日,又過了聖誕、元旦兩節,終於在1月17日做了相隔五年之後的第二次腰椎手術,不久回到了家裏,看來可以好好在家裏過農曆新年了。
“家”可以有兩層含義,一層較廣的含義是家園、家國、故鄉之意,它意味著鄉土、環境、語言、風俗、生活方式等等從小就緊緊包裹我們的東西,當然也包括人,但又不止人。如果隻是在家鄉或祖國待著,我們不容易感到這種懷念之情,甚至有時對熟悉的景物還覺得煩。但一旦去國離鄉,積以時日,又遭逢佳節,就不免要倍增思鄉之情了。這時,哪怕外麵再好,也可能還是會感到:“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想來即墨老漢已經到家,於是也不再寂寞了。
“家”的另一層較狹的含義,也是我們更常用的含義,自然就是指家庭和親人了。當然,除了“home”,最好還有“house”,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熟悉的“窩”。但最重要的是親人,是自己的所愛。極端地說,你最親最愛的人在什麼地方(如果你們幸運地相互擁有),家也就在什麼地方。哪怕就兩個人呢,哪怕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夜晚,“哐當哐當”的火車開到了一個小小的火車站,昏黃的燈光照見了一個更小的客棧,那麼,就是這裏了,就在這裏下車,兩個心心相印、相濡以沫的人就是一個溫暖的家,甚至就是一個世界。當然,從幸福的心願來說,還是祈望天下有情人都有自己的房子,還有個孩子在屋子裏跑來跑去,那好像才是更完整意義上的家。然後,然後呢?自然是兩鬢花白,互相廝守的老人盼著遊子回來過年,隻要老人還活在世上,那就是遠行的孩子們一個永遠的家。
回家吧,回家吧,回家過年。不要再忙了,不要心煩了,也不要太沒心沒肺。一切的不快、一切的負擔,都等到年後再說。哪怕“我曾是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也可以在家裏舔舔自己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