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的學界政壇,曾有一對相當活躍的夫婦——劉師培與何震,其人其事始終讓我耿耿於懷。它喚起的感情倒不是喜歡和敬重,而是一種哀傷與痛惜,尤其何震的命運讓人憐憫。
劉師培是揚州世家才子,1903年會試不中,自此絕意科舉,走向革命。1904年攜未婚妻何震赴上海,何即人愛國女校就讀。何震原名何班,字誌劍,也是書香世家,而一旦接觸新思潮,思想比自號“激進派第一人”的劉師培還要激進,其性格也相當強勢。為顯示男女平等,她不僅改名,將姓氏也改為從父母兩姓,自署“何(殷)震”。1907年與劉師培、姻親汪公權、蘇曼殊同赴日本,與章太炎同住一處,跟蘇曼殊學畫。
何震還發起“女子複權會”,夫婦倆又與人創辦“社會主義講習會”,而以劉師培為主要撰稿人的《天義報》也是作為“女子複權會”的機關報發行,劉、何兩人在該報發表了不少當時影響甚大的文章。如何震撰有《女子解放問題》,認為不僅中國社會男女不平等,西方社會的男女職業平等、女子和男子擁有同樣的選舉權和參政權也還不是“真平等”,必須實行“根本改革”,女子才能真正解放,這就是要走所有人均等、廢除私產和政府之路。“故謂職業獨立,女子可以解放,不若謂實行共產,婦女斯可得解放也。”又“與其對男子爭權,不若盡覆人治”,“由運動政府之心,易為廢滅政府之心”。何震還寫了《女子宣布書》、《女子複仇論》、《論女子當知共產主義》、《女子革命與經濟革命》、《〈共產黨宣言)“論婦女問題”按語》、《論中國女子所受之慘毒》等文。
1908年劉師培夫婦與章太炎鬧翻,章搬出劉家,其原因迄今還不是很清楚。有的學者認為或許是因為汪公權是何震情人,兩人經常雙出雙人而讓章看不慣,或何、汪覺章礙眼,而劉又受何挾持。如朱維錚寫道:“平情而論,劉師培與何震,名為夫婦,情如獅羊。就現有材料看,何震在婚後宣稱與劉師培‘男女平等’是假,以傳統的‘河東獅吼’方式對付劉師培是真。”事後何震還寫信給吳稚暉“揭發”章太炎,不管怎樣,夫婦兩人以後在日本的處境就開始有些麻煩了,備受黨人冷淡,故當年11月即回國。後劉師培又轉投清末權臣端方幕府,思想漸趨保守,沉潛於國學。何震也漸漸安靜下來,沒有再寫文章,也未聞什麼風波,似擬重回家庭,夫唱婦隨,走“相夫教子”老路。1910年何震產下一女,可惜幾個月後就不幸夭折。辛亥革命年,何震留在武漢,劉師培隨端方入川。端方被殺,劉陷四川。何震曾輾轉千裏蜀道尋夫。後又隨夫到晉做家庭教師。當1919年劉師培年僅36歲即辭世時,何震因受刺激精神失常,後來削發為尼,法名“小器”,不知所終。
何震性格雖然要強,卻最後還分明是一弱女子;觀念一度激進,卻還是又退回家室;感情或曾出軌,最後也還是夫妻同命。這裏有社會和時代的原因,也有人之本性和個性行為邏輯使然。但盡管何震的人格確有疵瑕,思想也有偏頗,這畢竟是一個生命,一個曾經有高遠理想和勃勃生氣的生命,不能不讓人為之欷戯。發願宏遠而終歸“小器”,震爍一時卻旋即歇絕,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