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孕育優良的後代
優生學是使用遺傳學的原理和方法,以改善人類的遺傳素質,防止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質量的科學。簡單地說,優生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後代具有好的體質及優良的遺傳素質。
現代優生學的範圍,正在逐步擴大,已不限於隻在遺傳學上考慮下一代的生物素質,而且還要防止各種非遺傳性的先天性疾病、分娩過程中的損傷以及新生兒疾病,以保證下一代的人口素質。因此,優生學的學科基礎十分廣泛,需要從分子遺傳學、人類遺傳學、醫學遺傳學、行為遺傳學、胚胎學、畸形學、婦產科學、圍產醫學、兒科學、社會學、倫理學、人口學、教育學、流行學、環境科學和法學等多方麵進行協作研究。
優生學可分為正優生學和負優生學兩大類。正優生學是研究如何增加或促進優秀個體的繁衍,從而提高人類群體中良好基因的頻率,又稱演進性優生學或積極優生學。具體措施包括人工授精、設立精子庫、人體胚胎移植、試管嬰兒、人類單性繁殖、基因重組。負優生學重點是預防有嚴重遺傳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個體的出生,從而降低人群中不良基因的頻率,又稱預防性優生學或消極優生學。主要采取一些預防性措施,如婚前檢查、避免近親結婚、理想的婚姻和生育年齡、最佳受孕時機、優生谘詢、孕期保健、產前診斷、選擇性流產及優生立法等。
早期的優生主要是采取一些社會性措施,比如禁止患有某些嚴重遺傳性疾病患者結婚,或強製性絕育、流產,或把有先天性疾病的不宜生育的男女隔離,以起到防止遺傳延續、提高總人口的質量的目的。隨著細胞遺傳學的迅速發展以及與優生有關的新理論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至20世紀70年代,形成以“遺傳谘詢、產前診斷和選擇性流產”相結合的優生措施,人們把這一新進展稱為“新優生學”。這裏所強調的“新”,是指優生學已經進入到這樣一個新的階段:父母可以借助醫學知識與技術選擇自身後代遺傳品質。也就是說,優生目標不僅僅可通過社會措施在社會群體的水平上實現,而且可以通過醫療措施在每對夫婦個體生育的水平上實現,從而也使人類的優生變得更加確實、可靠。
優生從根本上講,是一項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盛衰未來的大事。人口素質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麵:一是先天素質,一是後天因素。前者是生的問題,後者是養和教的問題,即優生與優育的問題。
人口的出生質量在某種意義上講對人口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優生就是要盡可能地提高出生嬰兒的體質水平,減少或避免缺陷兒的誕生。生一個健康、聰明、漂亮的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共同願望,而生一個遺傳病患兒或先天畸形兒,將給父母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從國家和民族這一大局來講,如果生育的後代個個都健康、聰明、那麼整個中華民族就會興旺發達,國家也將繁榮昌盛。
每一位準備做父母的人都想生個健康活潑、聰明可愛的寶寶。但過去因人們對優生的認識不夠,簡單地認為生孩子都會,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致使一些肢體有殘疾、智力低下的“缺陷兒”來到世上。據調查發現,我國殘疾兒中,以智力低下最為常見,其次為聾啞、肢體殘、視力殘和精神病。隻有遵照優生的原則,養育出身心健全的後代,家庭才能幸福美滿,民族才能興旺發達,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不良的遺傳素質和有害的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缺陷兒的出生。因此,為了優生,必須消除這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具體地說,應當注意下列幾個方麵:
(1)提倡適齡結婚、禁止近親結婚、禁止未經治愈的麻風病人或其他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結婚的疾病患者結婚。
(2)進行婚前檢查和優生谘詢,以有效地避免一部分遺傳病的延續。
(3)選擇最佳生育年齡和受孕時機,做好孕期保健。避免有毒物質、放射線及病毒等有害因素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加強孕期營養,保持孕婦心情愉快。適時進行胎教,給胎兒有益的刺激,使其在良好的環境中發育成長。
做好以上幾個方麵,就有希望生出一個優良的後代。
如何優身受孕
懷孕是一件大事,應該做一些生理準備。懷孕前3個月夫妻雙方要身體健康無病,任何一方如果患有結核病、肝炎、腎炎,特別是女性患有心髒病、糖尿病、甲亢、性病、腫瘤,都不宜受孕。病愈後也要3個月後再受孕。
孕前3個月夫妻雙方停止酗酒和吸煙。孕前3個月都要慎用藥物,包括不要使用含雌激素的護膚品。從事對胎兒有害職業的夫妻,尤其是女性,一定要在孕前3個月暫時離開。長久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要在停藥6個月後再受孕。不要在疲勞時性交受孕。過胖和過瘦的女性應把體重調整到正常狀態。
為減少早孕反應對身體的營養損失,要在準備懷孕前的3個月積極進食富含營養素的食物,如含葉酸、鋅、鈣的食物,多吃瘦肉、蛋類、魚蝦、動物肝髒、豆類及豆製品、海產品、新鮮蔬菜、時令水果。男性多吃鱔魚、泥鰍、鴿子、牡蠣、麻雀、韭菜。少吃火腿、香腸、鹹肉、醃魚、鹹菜,不要吃熏烤食品如羊肉串等。少吃罐頭及少喝飲料。洗蔬菜時注意以浸洗方法去掉殘留農藥。
除了生理準備外,還應當做好受孕的心理準備。在心情愉悅,沒有憂鬱和煩惱的狀態下進行負有受孕使命的性交。丈夫要盡可能使妻子達到性高潮,這對於得到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至關重要。以受孕為目的的性交特別需要視覺刺激,讓室內沉浸在微弱的粉紅色燈光下,擺上迷人的鮮花,放些輕鬆優雅的音樂。
如何優時受孕
(1)讓剛排出的卵子立即受精,可避開外界環境幹擾,孕育體質佳、智商高的孩子的幾率最大。要學會測定自己何時排卵,可采用測定基礎體溫的方法確定排卵日。基礎體溫是人經過6~8個小時睡眠後醒來未進行任何活動時所測得的體溫。排卵前基礎體溫逐漸下降,保持在36.4~36.6℃。在排卵日基礎體溫下降到最低點。排卵後基礎體溫升高,一般上升0.3~0.5℃,一直維持到下次月經來潮前開始下降。也可根據陰道黏液變化判斷排卵日。女性月經周期分為幹燥期濕潤期幹燥期。在月經中間的濕潤期,白帶較多而且異常稀薄,一般持續3~5天。觀察分泌物,如像雞蛋清樣清澈、透明、高彈性、拉絲度長的這一天就是排卵日。
(2)在最佳的生育年齡段受孕。研究表明:婦女最佳生育年齡為24~34歲。父親在30~40歲,母親在24~29歲時生下的孩子素質較好。處於最佳生育年齡的女性,其生理與心理均趨於成熟,精力充沛,利於孕育胎兒和撫育嬰兒,可避免妊娠合並症、胎兒發育不良、流產、死胎或畸胎。30歲以上的父親不僅智力成熟,且生活經驗較豐富,能夠懂得和接受胎教知識,特別是會關心愛護妻子,從而使胎兒生長發育良好。
(3)在最佳季節懷孕。夏末秋初氣溫適宜,避開了病毒流行、疾病爆發的高峰時間。有豐富的食品可使孕婦得到最充足的營養,以預防妊娠早期孕吐反應所造成的營養損耗,利於胎兒早期大腦發育。到妊娠中、晚期正值春季,宜人的環境非常有利於胎教。不要在冬春季節受孕,因為此時灰塵多、風沙大、氣候不穩定,孕婦極易感染病毒、情緒波動,抵抗力相對較低,不利於優生。
如何優境受孕
優境學提倡通過改善環境來發揮人類的生物潛力,使人類的身心發展到更完美的境地,從而提高人類素質。具體的是指改變環境條件,以化學的、營養學的、外科學的多種手段,改善個體的生長發育,補償或挽救某些遺傳上的缺陷。比如在人的胚胎時期或出生後半年至一年內,通過加強母親或新生兒的營養,有可能使腦細胞增殖比常人多一些,從而在不改變基因型的情況下,使後代的智力發育獲得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優境學其實是優生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麵。
受孕時要避開自然界環境的某些變化。太陽磁暴、地震、日月食、月圓之夜都會使人的情緒發生很大波動,影響生殖細胞質量。雷電交加之時產生強烈的X射線,會引起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太陽耀斑也對生殖細胞和胚胎有傷害。
何為預防性優生
(1)婚前谘詢及婚前檢查。這是優生的第一步,做好這步,事半功倍。通過谘詢了解雙方的生理條件是否適合結婚。若雙方為直係血親或三代內旁係血親,可明顯增加遺傳病、先天畸形、智力發育缺陷以及流產的發生率,應禁止結婚。若雙方有患麻風、嚴重癡呆或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應製止其結婚。有些疾病患者生活可以自理,但下一代可能有嚴重缺陷,應勸其婚前絕育。若男方或女方生殖器官發育異常,則需婚前治療。
(2)孕前谘詢。其目的是保證孕期健康,安排理想的受孕時刻。若女方患有慢性病,應積極治療,待疾病控製,身體能夠勝任妊娠負擔時再受孕。又如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或由於職業原因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可影響卵子或精子的發育,對胎兒產生毒性作用。故在受孕前一段時間應避免接觸。
(3)孕期指導。應從早孕開始,主要包括對孕婦營養、保健、用藥等各方麵的具體指導,可以預防妊娠並發症,避免胎兒受不利因素影響而造成發育缺陷甚至流產,有利於母嬰健康。
(4)產前診斷。亦稱出生前診斷或宮內診斷,是預測胎兒在出生前是否患有某些遺傳病或先天畸形的方法。對一些患有嚴重遺傳性疾病的胎兒,診斷出後可終止妊娠,以減少家庭及社會負擔。產前診斷是實現預防性優生的重要途徑。產前診斷的方法與技術發展很快,常見的方法有:①羊膜腔穿刺。在妊娠16~20周做羊膜腔穿刺,取羊水進行檢查,包括細胞培養、性別鑒定、染色體核型分析、甲胎蛋白測定及其他生物化學檢查等,以判斷胎兒成熟程度及診斷胎兒某些遺傳病和畸形。②妊娠早期絨毛活體組織檢查。在妊娠6~9周用吸管自宮頸口進入宮腔絨毛附著部位,吸取少量滋養葉細胞進行培養,或直接製備染色體,判斷有無遺傳性疾病。此種方法大大提早了產前診斷的日期。也可用DNA探針或酶的測定進行產前診斷。③超聲波診斷。可準確估計胎齡、胎盤位置、羊水量及胎兒畸形,是一項有效而簡便的產前診斷方法。④X射線診斷。常用於妊娠20周後,診斷胎兒骨骼的畸形及中樞神經係統畸形。⑤胎兒鏡診斷,又稱羊膜腔鏡或宮腔鏡診斷。借助內窺鏡在子宮內直接觀察,不但能辨認形態上的畸形,還能取胎兒血液、皮膚等組織進行檢查,甚至可進行宮內治療,及早糾正胎兒病態。產前診斷的服務對象主要為年齡在35歲以上的孕婦,生育過畸形、智力低下或染色體異常患兒的孕婦,近親婚配的孕婦,有遺傳病家族史者及有致畸因素接觸史的孕婦。
(5)圍產期保健。圍產期是指妊娠滿7個月到產後7天,這是圍繞分娩前後、關係到母嬰生命和健康、後代的體力和智力發育的重要時期。圍產期保健是在孕、產婦係統保健的基礎上,對胎兒健康進行的預測和監護,以減少圍產兒死亡率、病殘兒發生率,防止孕、產婦並發症,是實現優生的重要保證。
何為演進性優生
(1)精液凍存。將新鮮精液經過處理後,置入-196℃液氮中,可保存數月至數十年。畸形或發育異常的精子在冷凍過程中逐步被淘汰。用精子庫中的精子進行人工授精,可減少流產兒及畸形兒的發生。
(2)人工授精。用丈夫提供的精子與妻子的卵子受精,若男性患有遺傳病可用他人的精子。未來的孩子帶有母親和供精者的基因,可免除遺傳病的發生。
(3)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使人卵在子宮外受精。把精子和卵子放入培養皿中,培養70小時左右,受精卵將發育到4~8個細胞時,再植入未來母親的子宮內。精、卵均可由別人提供。夫妻一方或雙方有遺傳病,均可由他人提供精子或卵子,以減少帶有不良基因的嬰兒出生。
(4)代理受孕。由於某種原因,妻子進行過子宮截除而保留了卵巢,則可取出妻子的卵子和丈夫的精子體外受精,將受精卵培養到早期胚胎,移植到有子宮的正常婦女體內,使之發育長大。孩子的遺傳物質仍來自患者和她的丈夫。
(5)受精卵轉移。女方有遺傳病,可用丈夫的精子與來自供卵者的卵進行人工授精,然後從供卵婦女子宮內衝洗下受精卵,移植到妻子的子宮內孕育。此孩子則帶有父親及供卵者的基因。
(6)配子輸卵管移植。適用於至少有一側輸卵管通暢的患者。在婦女排卵期,取丈夫或供精者的精子,經過處理,與取出的卵子放在一起,直接注入輸卵管內。
遺傳與優生有什麼關係
遺傳即指親代將其特征傳給子代。當嬰兒出生時,人們常常談論嬰兒像父親或像母親。不僅是臉形,孩子體形、骨骼等特征,甚至連性格都與父母有很多地方相似。子女大多在體形、身高、舉止、膚色、神態等方麵具備父母的特點,隻是有時某個方麵像父親,某個方麵又像母親,甚至還有一些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屬。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生物體內有一種叫做基因的遺傳物質。隻有具有健康遺傳基因的父母,才有可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反之,如果父母的遺傳基因有毛病,就有可能生出有缺陷的孩子。
什麼是遺傳病和先天性疾病
遺傳病是指能傳給下一代的疾病。其原因是由於父母的生殖細胞或受精卵裏的遺傳物質,在結構或功能上發生了改變,變成了致病的基因。這種致病基因可通過各種方式傳給後代,因此在父係或母係家族中常能找到相同的病人。白化病是父親傳給女兒,血友病是母親傳給兒子。目前已發現的遺傳病超過3000種。如家族性多發性結腸息肉症、成骨不全症、牛皮癬、高膽固醇血症、多囊腎、神經纖維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腓肌萎縮症、軟骨發育不全、多指、並指、上瞼下垂、先天聾啞、白化病、血友病、著色性幹皮病、苯丙酮尿症、魚鱗症、眼球震顫、視網膜色素變性、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
此外還有多基因遺傳病(每種病由多對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病種雖不多,但發病率高,多為常見病和多發病。如原發性高血壓、支氣管哮喘、冠心病、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精神分裂症、癲癇、先天性心髒病、消化性潰瘍、下肢靜脈曲張、青光眼、腎結石、脊柱裂、無腦兒、唇裂、齶裂、畸形足等。
染色體異常所致的遺傳病有先天愚型、原發性小睾症、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症、兩性畸形等。
先天性疾病是指出生時就有的疾病。有的是由於遺傳所致,有的是由於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時受到某些不良環境因素(如放射線、化學物質、病毒感染等)影響,器官在形態和結構上發生了異常,並於出生時表現出來的。懷孕早期,母體如果受到風疹病毒感染,將影響胎兒心髒的正常發育,這種新生兒一生下來就有心髒病。
哪些遺傳性疾病隻遺傳給男性
隨著科學的進步,特別是分子遺傳學的迅速發展,人們已發現大約有250種遺傳病隻發生於男性,女性沒有或很少患病。這是為什麼呢?
人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其中1對(2條)是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女性為XX,男性為XY。染色體上攜帶決定人體各種性狀的基因5萬多個。如果基因發生變異,便可發生疾病,並能遺傳給後代。如果致病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則會出現伴性遺傳。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即叫X連鎖或X性連遺傳病。隻要一條X染色體攜有致病基因就可發病的,稱為X連鎖顯性遺傳病,這種病很少,男女均可發病。隻有兩條X染色體上的同一位置都是致病基因才發病的,稱作X連鎖隱性遺傳病,這種病比較常見。由於女性很難碰到兩條染色體同一位置都有致病的情況,一條X染色體致病基因往往可被另一條X染色體上的正常基因所掩蓋,故不表現出症狀,但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與傳遞者。男性則不同,隻有一條X染色體,若其上有致病基因,就沒有相應的正常基因可掩蓋,因而發病。通常若母親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父親正常,則兒子有1/2可能是患者,女兒有1/2可能是致病基因攜帶者。這就是有些病隻遺傳給男性的原因。下麵介紹幾種隻遺傳給男性的疾病。
(1)血友病。病人血中缺乏一種重要的凝血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如由各種原因造成創傷出血時,血液不能凝固,最終因出血過多而死亡。目前,這種球蛋白已應用於臨床,大大減少了死亡率。
(2)假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多在4歲左右發病,一般不超過7歲。大腿肌肉萎縮,小腿變粗而無力,走路姿態似鴨子,幾年後逐漸癱瘓。多數病人在20歲左右死亡。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3)蠶豆病。是因進食蠶豆而引起的一種急性溶血性貧血。患者體內缺少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紅細胞膜的穩定性差。蠶豆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9歲以下兒童多見。一般食蠶豆後1~2天發病,輕者隻要不再吃蠶豆,1周內即可自愈;重者嚴重貧血,皮膚變黃,肝脾腫大,尿呈醬油色;更嚴重者可死亡。據統計,蠶豆病患者中90%為男性。有的人服用伯氨喹啉、阿司匹林、磺胺藥物等,出現溶血性貧血,是同蠶豆病原因一樣的遺傳病。
(4)紅綠色盲。由於這種病不會危及生命,故夫妻雙方同時帶有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多一些。根據統計資料,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14倍。這種病可影響青年對職業與專業的選擇。
此外,先天性無丙種球蛋白症、遺傳性耳聾、遺傳性視神經萎縮等,也都是X連鎖隱性遺傳病。
目前尚缺乏對這類疾病的特效治療方法,隻能立足於預防,堅決杜絕近親結婚。凡有這類遺傳病家族史或生育過患病子女的婦女,再次懷孕一定要做產前診斷,以防患兒出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隨著遺傳工程的飛速發展,將來可能通過遺傳病的基因治療,切掉致病基因,換上正常基因,從根本上解決遺傳疾病的問題。
為什麼要禁止近親結婚
近親是指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也叫血親,即兩個人的父親或母親有共同的祖先。直係血親是指相互之間有直接血緣關係的人,包括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人。旁係血親是指具有間接血緣關係的人,凡是與自己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血親,除直係外都是旁係,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我國婚姻法規定,“直係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係血親禁止結婚”。
遺傳的物質基礎叫做基因。基因位於細胞核的染色體內。父母親通過基因把親代的特性傳給子代。在遺傳疾病中,有一類叫“隱性遺傳病”的最為常見,竟有千餘種之多。在非近親結婚的情況下,後代發生隱性遺傳病的比例並不高。因為,必須具有兩個相同的“病態基因”的人結婚,後代才會發病,如果父母親中隻有一人帶病態基因,下一代是不會發病的。一般婚姻,父母雙方出現相同的“病態基因”的機會較少。由於在親屬之間遺傳特性相近,有一部分基因是相同的,如堂(表)兄妹之間,有1/8的基因是相同的;遠堂(表)兄妹之間有1/32基因是相同的。這樣,近親結婚就更易於出現有兩個相同的病態基因這種情況,也就是說,生下來的子女得遺傳病的機會更多。
禁止近親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優生。人體內的遺傳基因來自父母雙方,父母的遺傳基因一代一代向下垂直傳遞,如果父母帶有某些致病的遺傳基因,有可能代代相傳,使後代得某種遺傳病。有一類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如果隻是父親或母親一方的基因有害,另一方正常,有害基因則被正常基因掩蓋下去。子女雖帶有這種有害基因,但不發病。如果父母雙方都有同一有害基因,就可能使子女發病。在非近親結婚的人群中,父母雙方都帶有同一種致病基因的機會極少,因此他們的子女發生這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機會也很少。但如果近親結婚,父母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的機會也就大得多,故後代發病的概率也就增加。
我國自古以來的風俗習慣是,把同姓的堂兄弟姐妹之間的通婚看做是犯忌的亂倫行為,而把不同姓的姑表兄妹或姨表兄妹看成是不同家族的成員,認為可以通婚,甚至認為有親上加親的好處。其實,表兄妹也屬於近親,如果表兄妹結婚,其後代患遺傳病的危險性同樣很大。
生男生女到底由誰來決定
生男生女曆來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許多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心願生男孩或女孩。由於封建思想的影響,有些人至今還認為隻有生男孩才能傳宗接代,其實,這是毫無道理的,也是不科學的。
生男生女並非由女方決定的,而主要由男方的性染色體決定。性染色體,顧名思義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人類的生殖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1對為性染色體。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若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為XX型,發育為女胎;若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為XY型,發育成男胎。所以,生男生女取決於參加受精的究竟是X精子,還是Y精子。而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隨機的,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這樣才能維持人類兩性比例的大體平衡。這個平衡不容破壞,否則必然造成不堪設想的社會問題。
醫學研究的發展,已使人們能夠在懷孕早期識別胎兒的性別。如懷孕40~60天,吸取絨毛細胞;懷孕3~4個月後,用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經過特殊的細胞培養和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其染色體,就可以區分男、女了。這裏要強調指出的是,建立這些方法的目的不是為了迎合生男生女的意願,而是為了優生。因為有些遺傳病是與後代性別有關的,如血友病、假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疾病隻傳給男孩。如果已知某家族中有這種遺傳疾病,那麼該家庭成員懷孕時,就應做產前診斷。如是男孩,則應立即停止妊娠,以免患兒出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
哪些因素影響嬰兒性別
在生育方麵,由於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不同,往往希望能夠自己控製下一代的性別。而在這方麵的研究,目前醫學上並沒有成熟的結論。其實在整個社會的人群中,男女的比例是不需要人為的調整。或許是由於傳宗接代的觀念和長輩的期待,使得一些婦女飽受生兒子的壓力。當然也有很多人喜歡女兒,覺得女兒貼心、善解人意,況且現代社會中表現優異的女性也不在少數。下麵介紹一些人們經常提起的相關因素。
(1)食物的酸堿性。根據多年來的研究統計,證明食物的酸堿性確實會影響生男生女的幾率。想要懷男孩,女性平時要多吃堿性食物,男性要攝取均衡飲食;想要懷女孩,女性要避免吃太多堿性食物,但也不要吃太多酸性食物,以免影響其身體健康,男女雙方均攝取均衡飲食即可。堿性食物包括:豆類(帶莢或綠色的豆)、蔬菜、水果(香蕉、李子除外)、穀物(如玉米)、茶、海帶、海藻、酵母、碘、鈣、維生素D。酸性食物包括:所有肉類、魚、奶油、冰淇淋、乳酪、巧克力、飲料、醋。
(2)年齡因素。男性的精子數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生女孩的幾率有所增高。同樣地,女性子宮內的堿性分泌物逐年降低,年齡越大,生女孩的機會也越大。所以,年紀較大的夫妻生女兒的幾率比年輕夫妻高。
(3)職業因素。根據統計,男性的職業若是出租車司機、貨車司機、飛行員、麻醉科醫師、在深海工作的潛水員,生女孩的幾率都比較高。這是因為睾丸受到高溫、氣壓或水壓的強烈影響,或是吸入過多有毒的麻醉氣體,導致生命力較弱的Y精子先行死掉,造成生女孩的機會特別多。
(4)壓力因素。男性長期受到壓力會使精子數目減少;女性過於緊張會產生強烈的酸性環境,不利Y精子存活。所以,工作壓力大、心理壓力大的人,容易生出女孩。
(5)男性的穿著。男性若平時經常穿緊身衣褲會使陰囊溫度上升,造成精子數目減少,Y精子會先死掉,使得生女孩的幾率大增,也可能會暫時不孕。男性要特別注意不穿緊身衣褲。
在人類繁衍的問題上,有一個非常美妙的自然現象,那就是男女性別一直保持著比較恒定的比例。男女人口相當,對維護社會發展與穩定,對人類的繁衍與昌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上述的一些相關因素,有的隻是在理論方麵的推論,有的隻是聯想猜測,並沒有得到係統、全麵、大樣本的研究,因而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科學論證。
每對夫婦都想盡早知道未來的寶寶是男還是女。這就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懷孕後如何預測胎兒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