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省政協在這裏召開重點提案辦理座談會,就民革省委提出的《關於完善我省困難群體救助體係的幾點建議》提案進行專題協商辦案。剛才,民革省委劉福昌同誌就提案做了簡要說明,省民政廳副廳長周誌敏同誌、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徐大慶同誌分別就提案辦理情況作了答複。會議還邀請了部分省政協委員,圍繞提案內容發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提案者對提案辦理表示滿意。省政府對重點提案辦理工作高度重視,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魏敏同誌出席了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對此,我代表省政協表示衷心感謝。我認為,這次座談會開得很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
下麵,我結合座談會情況,就提案的重要性、承辦單位承辦工作和切實完善我省困難群體救助體係建設工作講三點意見,供參考。
一、提案抓住事關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關注的重大熱點問題
政協提案是履行政協職能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影響的一種方式。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完善,政協提案在人民政協協助黨和政府加強與各族各界人士的聯係,實現科學化、民主化的作用日顯突出。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各級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和有關人民團體,更加緊密地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切實了解實際情況,充分運用提案,積極建言獻策,不僅使提案總體質量明顯提高,而且使提案這一方式得到了充分發揮。民革省委提出的完善我省困難群體救助體係問題的提案,是從省政協九屆四次會議期間提出的600餘件提案中精選出來的,經主席會議研究決定,成為今年省政協12件重點提案之一。省政協將這件重點提案報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誌後,受到了高度重視。這為提案辦理工作和我省困難群體救助工作指明了方向。我認為,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困難群體救助體係,不僅是社會保障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與城鄉廣大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提案切實抓住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關注的重大熱點問題,是政府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扶貧濟困、慈善為懷、從善如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古訓,正是中華民族互幫互濟優良傳統的寫照。改革開放以來,這一傳統美德得到進一步弘揚光大,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省社會救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的建立和實施,為保障城鄉特困群眾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困難群眾在基本生活、醫療衛生、子女就學、住房等方麵仍然存在較大困難,建立完善的困難救助體係任重而道遠。提案者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這份提案,分別從製度體係總體設計、救助方式、救助標準和項目、救助層次和救助組織運行體係等方麵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這對強化全社會對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的認識,進一步規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建立健全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社會救助的長效機製,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價值。
二、承辦單位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工作
做好提案工作,充分發揮提案作用,提高提案質量是前提,提高提案辦理質量是關鍵。實踐表明,提案的辦理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需要,體現了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本質特征。辦理好提案不僅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推動政府機關轉變職能,改進作風的重要方法和途徑。隨著《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和《中共遼寧省委關於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的貫徹實施,省委、省政府領導及相關承辦部門對提案辦理工作更加高度重視。李克強書記對提案辦理工作專門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有關方麵一定要認真研究、采納,對政協的提案尤其是重點提案要予以重視,要件件有回音。張文嶽省長在省“兩會”第二天,親自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提案辦理工作,要求各級領導帶頭辦理重點提案。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在辦理提案工作中,緊密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認真借鑒和采納有關意見和建議,製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提出明確的目標要求,嚴格按照辦理時限、辦理程序和答複方式抓好落實,確保辦理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主要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重視程度高。各承辦單位深刻認識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感,把提案辦理工作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實際行動來加以認識和落實,統一思想,精心部署,紮實開展提案辦理工作,為順利完成提案辦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辦理內容翔實。各承辦單位在複文中論述了我省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並有針對性地就落實提案建議提出了具體措施。如省民政廳將會同衛生、教育、建設、勞動、司法等部門通過建立各級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的形式,抓好各相關部門間的力量整合,製定和出台《遼寧省農村低保工作操作規範》,抓好救助體係中的薄弱環節。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在救助方式上、在突出就業援助功能上狠下功夫,尤其是在棚戶區改造工作上實施多樣性設計施救項目,深入開展“就業助你安居”活動,使棚戶區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三是辦理方式有所創新。由於困難群體救助工作是一項涉及麵廣和實效性、長期性都較強的全社會的係統工程。因此,提案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內容較為繁雜,這給提案承辦單位辦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省民政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在認真研究提案中提出的實際問題和對策建議的基礎上,堅持把住程序關、質量關和見麵關,將辦理工作與改進工作相結合,與解決工作難點相結合,與建章立製相結合,正是通過這些紮實有效的工作,實現了省政協要求的提案者滿意的目標。希望各承辦單位以辦理這件提案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認識,加強領導,切實把困難群體救助工作抓好抓實。
三、加強困難群體救助工作,建立健全困難群體社會救助體係
扶助困難群體,關係到黨的執政全局,關係到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全局,關係到社會安定的全局。尤其是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於困難群體救助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省委、省政府對於困難群體救助工作高度重視,先後頒布了《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鄉社會救助體係建設的意見》、《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民政廳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完善城市醫療救助製度意見的通知》等條例,目前,以最低生活保障製度為核心,醫療救助、應急救助、就學資助、取暖援助為配套製度的社會救助體係框架已經確立起來。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存在著各個子係統發展不平衡,救助標準偏低、救助項目單一、救助層次不合理、救助管理中多頭救助或無救助現象時有發生等問題。為了加強困難群體救助工作,建立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係,不斷提高我省城鄉社會救助的水平和能力,我認為,當前應抓以下幾項工作:
一 加強領導,深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困難群體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更是政治問題。追求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的最本質要求,這就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和各級黨政領導必須把群眾的疾苦當做頭等大事來抓。近年來,各級政府在緩解或保護困難群體方麵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了很大成就,加強了社會保障體係的建設,健全了醫療保險製度,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具體實施了“三條保障線”製度和推行“兩個確保”政策,使大多數下崗職工都領到了政府提供的基本生活費,離退休人員領到了退休金。同時,各級政府正在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幫助下崗職工就業。但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較嚴重地區,下崗失業人員多、困難企業多、困難群眾人數多,救助壓力依然很大,還需要我們采取進一步的措施緩解這一問題。因此,我認為,要做好困難群體救助工作,就必須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扶助困難群體是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忠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而要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就必須切實扶助困難群體。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中,就蘊含著對扶助困難群體的要求。因此,各級政府必須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麵振興老工業基地、建設和諧遼寧的高度,認真對待困難群體救助工作,要把困難群體救助工作作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證社會長期穩定的大事來抓,要把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工作日程之中,製定有效措施,重點考慮,重點解決,切實安排好困難群體的就業和生活,解決困難群體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進一步實踐黨的宗旨,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鞏固黨的群眾基礎。二是加強領導,理順相關機構管理職責。搞好困難群體救助工作,要靠日常規範化、製度化、程序化的管理來實現。如何建立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係,不斷提高我省城鄉社會救助的水平和能力,關鍵是理順相關機構的管理職責。因此,應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體係與各組成部分的整合,發揮各級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工作能效,建立和完善困難群體監管和組織協調機製,形成完善的困難群體工作體係,為建立統一、高效的困難群體救助體製提供有力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