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重掌大權
“宇文化及,你敢說朕的國策有哪一條是錯誤的?不是你們這些世家門閥在背後陽奉陰違,朕何致於出此下策?”楊廣惡狠狠地問道,原身的步子雖然邁得太大,但如果世家門閥一心為國,稍稍配合楊廣一二,也不會讓天下變成如此模樣。
別以為楊廣不知道現在舉起反旗的十八路烽煙,至少有十五支是世家門閥親自下場又或者是他們在背後支持。
比如說五姓七望,現在的五姓七望也同樣是頂級的門閥,隻不過他們更加低調,名聲不顯,所以才會有四大門閥的名號。
事實上,李閥不過是瀧西李氏主要分支,瀧西李氏也沒有全部下場。
楊廣可謂是旁觀者清,對於世家門閥的那一套,算得看得無比透徹了。這些門閥的是壓榨寒門,以姻親關係籠絡寒門世子,收為己用,不停地壯大自身。
被楊盤血神子奪舍後的楊廣,魄力更大,他要重造天地。
接下來,楊廣開始整頓六部,所有不聽話的六部官員,貶官的貶官,下獄的下獄。一翻清洗之後,朝堂之上,他便掌握了大半以上的力量,不過還是有著其他不同的聲音。做為一個皇帝,不能隻聽一種聲音,所以他留下的這批人全都是有著風骨的一批錚臣,當然他們的底子也相當幹淨。
清洗之後,四大門閥。宋閥在朝堂之上的力量本來就極弱,現在更是隻剩下小貓一隻,算是一個公開的眼線。楊廣沒有動他,因為此人的底子十分幹淨,對於這種臣子,隻要他能夠辦事,楊廣便能夠容得下他。
然後是李閥因為宇文閥的打壓以及謀反的緣故,他們一係的人馬全軍覆沒,凡是和李閥有關係的,全都被牽連了進去。殺頭的殺頭,抄家的抄家。
這事兒是宇文化及幹的,不關楊廣的事情。
接著是宇文閥,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楊廣利用宇文閥懟死了李閥的在朝堂上的力量,緊接著就把宇文閥給抄家問罪,大肆誅連,所以宇文閥在朝堂上的力量也同樣全軍覆沒。
最後則是做為後族的獨孤閥,他們倒是有心上竄下跳,想要擴大勢力,可是被楊廣東拉西扯,摟草打兔子一般地掃落,在朝堂上的力量不增反減,影響力同樣大降。
獨孤閥的閥主獨孤峰自然很不滿意,可問題是他現在被楊廣給嚇住了,不敢有絲毫反抗之心。
能夠當一閥之主,代表獨孤峰的智商還是在線的,旁觀者清,這一次站在旁觀者角度的他,算是看出來了,楊廣的雄才大略依舊,甚至比以前還要可怕。這帝王心術更是難以揣測,想一想,隱忍多年,直接在朝堂上打掉了李閥和宇文閥的力量,提拔寒門,愣是讓寒門力量占據朝堂勢力的六成左右。
―――――――――――――
頂級的世家門閥在朝堂上的勢力從最巔峰的九成,降到了現在隻有一成半。
獨孤峰相信,隻要自己敢跳出來,那絕對會是楊廣下一個打壓的對象。不要懷疑一個明君的魄力和決斷,特別是楊廣這樣的雄才皇帝,那更是唯我獨尊的主兒。
李世民繼位,是靠兵變殺兄逼父而來,所以他上位之後,必須做出一副虛懷若穀,大肚能容的明君模樣。
但楊廣的皇位卻是明正言順地從楊堅那裏繼承而來,他本人也是從太子升上去的。所以,他的皇位是正統傳承,沒有人能夠置疑。
至於登上太子之位的手段嘛,那自然是屬於正常的操作範圍,自古以來皇子奪嫡皆是各憑手段,成王敗寇,無可指摘。
而且前太子楊勇的才略能力比起楊廣來,確實弱得不堪一擊。楊廣是什麼樣的人物?人家少年時便能夠上馬征戰,滅陳之戰時,與宋缺在戰場上都交過手,不比李世民弱到哪裏去。真可謂是得到天下承認,所以他上位太子無人能夠指摘什麼。
楊廣登臨皇位,名正言順。所以他不需要對外故作姿態,自然是唯我獨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手中的權力發揮到了極致。
像是三征高麗這樣的大事,朝堂上有一半人反對,還不是被楊廣一人乾綱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