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是在兩三百年前,五胡亂華之際,勢亂入中原紮根的。
但他們來到中原之後,才發現這裏的水實在太深,皇權淩駕於一切之上。宗教在這裏也要聽皇帝的擺布。
所以,佛門想要生存發展,必須要得到皇帝的認可和扶持。
天下大亂之時,佛門也不得不親身下場,支持最有可能登頂的皇帝。
凡事最怕對比。
和諸子百家相比,佛門的所有行為都落入了下乘。
楊廣要滅佛,最後李世民上位,不也同樣在不動聲色之間分化瓦解佛門,慢慢地打壓和改造它,讓它沒有能力再幹涉王朝更替。
所以說,楊盤心裏其實一點兒都瞧不上佛門。
正是居高淩下的傲氣,深深地刺痛了師妃暄這樣的佛門傳人。
從心理上,師妃暄竟然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不過,好在師妃暄修煉的《慈航劍典》也不全是佛門武學,裏麵同樣融合了百家精義。所以,她沒有破功,反而對武學之中的百家精義理解得更加透徹,距離劍心通明之境更近了一步。
――――――――――――
慈航靜齋的創始人,地尼。
她也不是從小就出家的,她曾經和魔門邪帝相戀,最後戀情失敗受到打擊才出家為尼。
從某種意義上來,慈航靜齋並不完全是純粹的佛門門派。
地尼,從她創建的《慈航劍典》,典籍之中,講究入世而出世,先修人道,後修天道。
這其中的精髓,乃是以無上魅術為裏,佛門理論為表。
嗯,說白了,地尼未出家之前,很有可能是出身諸子百家之一的陰葵派原身學派。
這個學派很有可能是從陰陽家之中分裂出來的支脈學說之一,她們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女人是通過征服男人來征服天下。
所以,慈航靜齋的傳人全是女子,而且是一等一的美女!所以,她們才會毫不猶豫地以身侍魔,這是她們征服天下的方式。
純粹的佛門,在中原已經消失了,被諸子百家給打擊至死了,剩下來的全是改造派,不肯改造的佛門全都消亡了。
同時,也不斷地有新的佛門出現,比如說慈航靜齋,比如說禪宗少林。
慈航靜齋的核心,其實就是諸子百家的精義,不能這些精義,隻一味的修佛,根本不可能達到劍心通明之境。
所以,一般慈航靜齋的傳人,基本上都是在入世曆練之間悟出屬於百家精義的一麵,達到劍心通明的境界,一旦沒有成功達到這樣的境界,回山出家之後,便再也不可能突破了。
當然,這些世界所傳承的佛道,根本早已經缺失,並且方向完全不一樣。
像大周世界以及大周世界所在的虛空宇宙,佛門的修行之法,是以九識為主。
------------
第二百零七章到達洛陽
楊盤見識到了慈航靜齋仙女的美麗,忽然之間想要見識一下,魔門陰葵派魔女又是怎樣的表現。
“徐子陵那小子倒是好福氣,仙女魔女齊全了,可惜,無法左擁右抱,徒留遺憾啊。”楊盤輕聲念道。
“少爺,昨日見到的那位師姑娘,我怎麼覺得她骨子裏有一種天魔妙相的韻味呢。”上官晨曦晉升宗師之境,靈覺自然大增,本身又修煉的是魔門真傳,所以,她能夠察覺出師妃暄武學的底子,倒也不奇怪。
“佛和魔的差別其實隻在一念之間。”楊盤也不作解釋,隻是應了這麼一句,上官晨曦聽不聽得懂,那就不關楊盤的事情了。
楊盤在竟陵呆了一個多月,處理了一下生意上的事情,見一下當地的合作夥伴,拉近一下關係,這是正常的應酬,楊盤既然入了世,自然是入鄉隨俗嘛。
像這樣集合了竟陵大半勢力的集會,自然少不了師妃暄的身影。佛門畢竟在當代,還是屬一屬二的頂級勢力,在各地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隻不過,再見麵,師妃暄對楊盤隻有客套,而無親近之心了。
無他,因為這個男人不可能被拉攏,也因為這個男人太可怕了!看人看事,直透本質,多智近妖!
可惜,楊盤知道婠婠就在竟陵,卻無緣一見。
說白了,無論陰葵派還是慈航靜齋都把楊盤當作了爭奪天下的邊緣人物。
楊盤結束了竟陵的視察,繼續朝洛陽進發。
此時,寇仲和徐子陵兩人早已經混進了飛馬牧場。在那裏,他們將經曆一場蛻變,從魯妙子那裏學得高深武學,並且確定各自的道路。
於此同時,東溟賬簿也落到了楊廣的手裏。
楊廣獨自一人在寢宮翻看著賬簿,不禁冷笑出聲,瞄了一眼身旁不遠處的韋公公道:“韋公公,你說這外麵的天下現在如何了?”
“陛下,這個老奴如何得知。”韋公公為難道。
“哈哈哈,我看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說吧。”楊廣大笑道,笑畢,楊廣揮了揮衣袖,開口道:“鬧吧,鬧吧,韋公公,把賬簿上關於李閥的部分交給宇文化及,讓他帶著朕的腰牌和聖旨,問罪於李淵!”
“陛下,這恐怕瞞不住宇文將軍。”韋憐花為難地說道。
“瞞?朕何須瞞他?”楊廣輕笑一聲道,給人的感覺就是高深莫測。
韋憐花作為楊廣最貼心的人,對楊廣近來的變化也越來越驚異,此時的楊廣仿佛年輕了二十歲,重回巔峰時的雄才大略。
――――――――――――-
宇文化及得到了一半賬簿,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李閥竟然隱藏得如此之深,他們暗中訂購的兵器是宇文閥的三倍以上。
這本賬簿上的記錄看得真是讓人觸目驚心。
宇文化及同時也明白,皇帝的手上還有另一半,而這一半就是宇文閥的把柄。
現在擺在宇文化及麵前的形勢可謂是十分明朗了。
如今天下大亂,楊廣隻剩下江都一帶的勢力,並且還大半在宇文閥控製之下,所以楊廣已經不足為懼,現在楊廣卻非要握著另一半賬簿,這難道不是為了控製宇文閥的手段麼?想不到雄才大略的楊廣竟然落得用這種下作的手段來控製手下,可以說楊廣在宇文化及眼裏已經不足為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