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魏文昌,見過六扇門副總捕頭,楊大人。”魏文昌跑來交接犯人,自然要前來晉見一下上官。
這是一種官場禮儀。
楊盤現在是官居一品的大員,指掌六扇門,權力滔天,威壓江湖,天下聞名。別說是官居三品的魏文昌了,就算是超品的王爺見到楊盤也不敢拿大。
楊盤是一般的官場大佬嗎?
肯定不是了。
楊盤的一切來自於他的實力,偉力歸於自身。
普通的一品文官,他們的威勢是朝廷賦予的,犯了事,朝廷可以隨時收回來,然後定罪下獄什麼的。
但楊盤不一樣,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楊盤要造反,皇帝也拿他沒有辦法。
因為這是武道世界,力強者為尊。
朝廷要不是有著兩位,哦,現在是三位天人撐腰的話,恐怕當今皇帝就是中原六大派的傀儡而已。
當然,中原六大派也不敢隨便殺皇帝,因為名份這種東西深入人心,哪怕是中原六大派也要有所顧忌。
“魏大人,犯人,本官就移交給大人您來審判了。本官馬上要下江南了,走之前,本官要強調一篇,律法至高,不能私相授受,不能徇私枉法。否則後果自負。”楊盤警告道。
為什麼要這麼警告呢?
因為之前楊盤在邊關清掃走私現象,動了不少豪族的蛋糕,不少抓到的案犯在移交刑部之後,很快就被放了出來。
這種現象,讓楊盤憤怒不己,直接殺到刑部,從刑部主官到負責案子的官員,都給揪了出來,一個一個在菜市場當眾給刮了。
然後楊盤又殺回邊關一帶,把犯事的案犯和牽扯到的豪族,一個不漏全給殺光了。
一翻施為之後的楊盤,發現還是以殺止殺最有效果。
接下來,楊盤便開始清洗江湖。
中京刑部的案子,可謂是震懾了中京的達官貴族,從來沒有見過這般無法無天之輩。
可是對於此事,皇室保持沉默。
當今皇帝並不傻,先不說楊盤是天人,淩駕凡塵之上。
就說楊盤清洗了整個刑部的作為,從朝廷規矩來看是錯誤的,可是從宏觀大局上來看卻是在鞏固皇室的統治。
要說邊關走私現象,皇帝會不清楚嗎?
又不是末代皇帝,他可是大周太宗,太周皇朝的第二個皇帝,有道明君!大周是太祖開創的,可大周是在太宗手上強盛的。
作為一個英明的皇帝,邊關走私現象,皇帝早就知道消息了,並且對此內幕門清兒。隻是朝堂關係的處理,並不是那麼簡單的。皇帝也要顧忌到朝局平衡,也要注意自己的臉麵。同時,他也找不到確鑿的證據指向朝堂上的大員們。
隻能夠故作不知了。
楊盤清洗了刑部,清洗了邊關,清洗了江湖,殺得血流成河,沸反盈天。
把天下所有勢力都給殺怕了,不管是朝堂還是江湖,都對楊盤噤若寒蟬。生怕惹到這個煞星,楊盤是真敢殺上門來的。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沒商量的。
刑部被當眾清洗,成為了被殺的雞,把所有猴子都殺怕了。
楊盤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老子的案子,你們誰敢私相受授,那就殺你全家沒商量。
魏文昌是少壯派代表之一,不掛靠任何勢力,能夠坐上刑部三品侍郎的位置,還不是因為他是皇帝的心腹,又因為楊盤幾個月前,血洗了整個刑部麼?
那殺氣滔天的氣勢,整個文官係統,全被嚇趴下了。
大家為官是為了財。
發財的機會多了,犯不著去堵楊盤的刀。那可是無法無天,說殺就殺的人。
魏文昌自然不敢在這裏去觸楊盤的眉頭。
“下官不敢,下官一定秉公執法,絕不徇私。”魏文昌連忙拍胸脯保證道。
“量你也不敢,你若徇私,楊某再跑上一趟便是,到時候,連你也一起殺了。”楊盤淡淡地說道。
魏文昌立即便嚇出一身冷汗來。
楊盤說完便帶人離開了,魏文昌趕緊扶著桌角,坐了下來,兩腿發軟啊。
――――――――――――――
楊盤帶著六扇門的精銳主力人馬,離開了天府道,繼續到其他地方視察和清洗罪惡。
楊盤前腳剛走,後腳便有說客上門找到魏文昌說情,許下無數好處,想讓魏文昌予以輕判。
其實,真正需要審判的隻有那些自首的點蒼派高層們。
楊盤又不是不講理的瘋子,人家都自首了,難道楊盤還非要當場殺了他們不成?
所以,楊盤直接將這個案子移交給刑部處理,他自己懶得過問。
況且六扇門也沒有審判權力,楊盤也不會犯忌地去破壞這個規矩,所以楊盤一般情況下,是在行動的時候,直接殺了。
這是最好的處理辦法,不用審判了,直接殺掉一了百了。
魏文昌算是體會到這案子的壓力了。
看上去極為簡單,證據確鑿,人犯自首,隻需要過個堂便可以宣判了。尺度拿捏準確,讓任何人都找不到半點疏漏,同時也要盡力滿足楊盤的期望,量刑尺度稍微重一點兒便是了。
可是,當他坐到這個位置上,接過案子之後。
各方麵的壓力便湧來了。
沒有錯,雪月軒案,看上去隻勾連了點蒼派,實際上不知道有多少豪族和達官顯貴牽扯其中。
楊盤最近的行事作風強硬了一點兒,殺了不少人,有好有壞,壞的一麵,便是間接幫人殺人滅口嘍。
楊盤自己不知道嗎?
肯定知道的,可真的是水至清則無魚啊。
別看楊盤行事動不動就滿門抄斬,屠宗滅派的。可真要肆無忌憚地牽連,恐怕整個天下的上層建築都會被楊盤給殺光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上層不剝削下層,哪來的利益壯大自身?
楊家便是西北道第一豪門,他們的作為和各地豪族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隻是吃相更好看,更守規矩而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