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六章 蒙古滅金(2 / 3)

―――――――――――――-

這裏的“天人”指的是輪回六道之一的天道眾生,是一種十分奇異的生靈,沒有男女之分,同樣也無法繁殖後代。

《葵花寶典》想要把男人修成天人,隻是一種設想,基本上不可能達到。

葵花老祖就算是把《葵花寶典》練到巔峰,也就一個先天巔峰而已,他連裘千仞都未必打得過。

克製《葵花寶典》的武功多了,最簡單的便少林金鍾罩!另外,當世五絕,任意一個的得意武學基本上都不懼《葵花寶典》。

洪七公到皇宮偷吃,也沒見葵花老祖出來阻止。

歐陽鋒帶人進宮找《武穆遺書》,也不見他出來阻止。

由此可見,《葵花寶典》在後世成名,隻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而已。

葵花寶典的葵花針法,運針迅猛,快如閃電,可是卻連五絕強者的護體真氣都未必打得破。

少林拿到這門寶典,你見他們去修煉了嗎?

紅葉禪師說燒就燒了,一點兒猶豫都沒有。

為什麼?

因為少林寺中,比《葵花寶典》還要強的神功有不少,可是因為世界限製,無人能夠修煉有成啊。

楊盤也一樣受到了這種氣運詛咒,這是世界意誌本能的壓製和打壓。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是一大禍事。

可對於楊盤來說,這是一種難得的磨礪!

隻要能夠扛得住這種詛咒反噬,這就是一種“負重”修行。

身上頂著一整個世界的壓力,對於現在根基虛浮,險有走火入魔之危的楊盤來說,這是可遇而不可得的磨礪。

否則楊盤又何必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中,再次奪得天下第一?

第一次華山論劍那是情懷和新鮮。

第二次華山論劍要是沒有好處,楊盤大可以不去參加。

不出兩個月,華山論劍的結果和一些精彩過程便成了天下間所有酒樓說書者們的盛宴。

說書先生們把華山論劍的經過,分成幾十個回合,不停地講下去,來來回回,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

―――――――――――――-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蒙古滅金

一時之間,江湖中人都好像親身見證了華山論劍的全過程一樣。

歐陽鋒以蛤蟆功,登頂五絕之首,這是經過其他四絕公認的事實。

回到全真教的王重陽和周伯通,並沒有對全真七子保密,而是如實相告。

全真七子雖然有些難以置信,但也能夠平靜地對待這個事實。

王重陽雖然輸給了歐陽鋒,卻也一樣比其他三絕強上一籌,全真教的地位在江湖上依然不可撼動。

隻不過位於北方的全真教,要麵對的不隻是江湖,而是更加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

蒙古打敗了金國的主力,正式南侵,入侵了金國。

如此的金國,風雨飄搖。

東北祖地近乎全部丟失,成為了蒙古人的天下。

金國上層難以接受這個事實,蒙古十幾年前還是弱小得不值一提的草原部族之一,可誰能夠想到十幾年後,蒙古強大如斯。

最讓金國難以接受的是,南邊的宋國竟然也一起北上夾擊,這就讓金國雪上加霜。

難道宋國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不,宋國知道,可朝堂上奸臣當道,皇帝昏庸無能。滿朝上下,竟然全是鼠目寸光,無一遠見之人。

為了所謂的麵子,為了一雪靖康之恥,他們也顧不得長遠利益。

儒家至此,漢家江山到此,便這樣被葬送了。

蒙古滅金非常順利,僅用了很短的時間便滅了金國。

滅了金國之後,蒙古便翻臉不認人,拒絕歸還北方的土地,強行占據了北方大片江山。更發動了滅宋之戰,想要一統天下。

得到北方大片土地的蒙古人,卻不敢像在西麵一樣,胡亂燒殺搶掠,算是極為克製了。

鐵木真以及黃金家族,到底是顧忌到楊盤的存在,不敢輕舉妄動。

特別是當他們打聽到中原武林有一刀五絕之說。

一刀便是神刀楊盤,當年以一己之力入蒙古,斬殺三萬蒙古大軍,毫發無傷,而不改色地留下一句警告之言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