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營帳之中,立起一座高台,鐵木真就上到了高台,親眼觀看。
天一亮,楊盤大搖大擺地向營帳走來,軍中斥候早就發現了他的行蹤,於是快馬回報。
“報——前方五裏,敵現。”
“整軍,備戰!傳我將令,擂鼓!”統兵大將大聲喝道。
兩軍交戰,講的便是一個氣勢,哪方氣勢更強,哪方就更有優勢。
大鼓最能振奮人之精神,且鼓聲轟隆,有如雷霆,氣勢磅礴。
故而,在軍中,大鼓乃必備之器械,有專人擂鼓。
鐵木真在高台上,看到遠處有一個人看似緩慢,實則快如閃電一般地出現在大軍跟前,此人正是楊盤。
“你們準備好了嗎?我要進帳了啊。攔我者死!”楊盤的聲音傳遍整個軍陣。
“殺,殺,殺!”三萬軍陣同時大喊道,其氣勢也是震天動地。
“好軍威!”楊盤讚歎道,這等百戰精兵千古難聞,蒙古有此精兵,難怪能夠橫掃天下。
不過此戰之後,蒙古的統一之戰,怕是要更加延後了。
楊盤這麼做,並沒有改變天道大勢,蒙古依然會大興。
楊盤換了兩柄普通鋼刀,一手一刀,這不是因為持飛刀就不行了,楊盤這麼做也是在給鐵木真留麵子,否則憑借一柄飛刀便殺穿軍陣,豈不是太不給鐵木真麵子了。
用雙刀算是給足了鐵木真麵子,至少在楊盤看來是這樣,這也是識英雄重英雄的一種表現。
楊盤持鋼刀衝向了軍陣。
“騎兵衝鋒!”蒙古鐵騎衝陣,如排山倒海,勢不可擋。
楊盤笑了笑,縱身而起,整個人懸空轉動了起來,刀鋒隨著楊盤的懸轉而不停地收割人頭。
在這一招之下,便死傷了幾十名騎兵。
為什麼不用弓箭齊射?
因為沒有用,楊盤的速度太快,弓箭根本射不中。
隻有射雕手才有可能射中。
此時不遠處已經搭建起來的幾處箭台上,便駐有軍中幾位有名的射雕手,他們正彎弓以待時機。
―――――――――――――-
正當楊盤停止旋轉落地的刹那,幾道箭矢幾乎不分先後地射來。
楊盤瞬間出刀,輕鬆挑開了箭矢。
而在這個時候,他的周圍已經被無數持盾兵給包圍,緊接著後麵的長槍兵開始齊齊地從縫隙之中出槍。
幾十杆長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地直刺。
楊盤揚刀一削,削斷了槍頭,隨後腳踩禹步,身形瞬間出現在盾兵之後,手起刀落,不停地出刀。
第一次出刀便是一條人命。
楊盤的影子則在吸取鮮血,源源不斷地為楊盤恢複體力和功力。
正是因為有《血影神功》在手,楊盤才敢以先天之境,對抗三萬精兵。
否則遠程扔飛刀不是更加簡單明了?
楊盤僅僅以力量、步伐和速度,並沒有使出什麼太精妙的刀法,全是直來直去的劈砍,毫無美感可言。
這便是軍中交戰,根本沒有太多花哨和招式,能夠一擊致命是最好的。
大軍以人數壓製楊盤的活動空間,不給楊盤充分的活動空間,不停地朝楊盤攻擊。
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成功地刺中楊盤。
因為他們的動作在楊盤看來都太慢了。
至於楊盤身後的攻擊,更是不需要看,僅憑聽力和感知力便能夠掌控全局。
從開戰到現在,一柱香過去了,楊盤殺了不少人,可是他身上一席白衣卻是半點都沒有沾到血跡。
給人的感覺十分詭異,仿佛所有血液都被他吞噬了一般。
“給我上,殺了他,一定要殺了他。”不需要大將開口,下麵的中層軍官們便惱羞成怒地大吼道。
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數萬精兵圍攻,竟然連對方皮毛都傷不了。
外圍更是有十幾名射雕手在輔助,結果卻是這樣難堪。
“殺——殺——殺!”後麵的士兵們開始大聲給前排的戰友呐喊助威。
39668/521167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