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1 / 3)

(四) 甲真菌病的聯合治療

2000年10月3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甲真菌病聯合治療專題學術研討會上,首席發言就是最好的臨床驗證甲真菌病的治療失敗率也至少為25%。而按照標準的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在3年內複發率可高達22.2%。

因為不同的抗真菌藥有不同的作用機製,采用抗真菌藥聯合治療可以增加療效,特別對難治的病例,因為抗真菌譜更廣,2~3種抗真菌藥物治療有協同作用。

聯合治療可采用幾種口服抗真菌藥聯合(如特比萘芬與伊曲康唑),局部外用藥與口服抗真菌藥聯合(如口服特比萘芬與5%阿莫羅芬),口服抗真菌藥與外科治療聯合。

131例嚴重趾甲真菌病作5%阿莫羅芬甲搽劑與伊曲康唑聯合治療取得了比單獨用藥有更好的療效。連服12周,外用5%阿莫羅芬甲塗劑24周。口服伊曲康唑200,連服12周。在24周評定臨床和真菌學總治愈率,總治愈率為83%;可以看出聯合治療療效明顯優於單一治療方法,其0.011。結論是外用5%阿莫羅芬與口服伊曲康唑聯合治療24周的療效遠比單用伊曲康唑12周療效快,治愈率高。

文獻報告5%阿莫羅芬甲塗劑與口服抗真菌藥聯合治療,其治愈率比單獨使用有顯著的提高:5%阿莫羅芬甲塗劑與特比萘芬口服聯合治療,其治愈率可以37%提高到72%,阿莫羅芬甲塗劑與口服伊曲康唑聯合治療。

餘氏等介紹了外用28%噻康唑溶液,8%環吡酮甲塗劑和5%阿莫羅芬甲塗劑。對於特殊類型和難治的甲真菌病采取聯合用藥可以提高治愈率,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如果采用化學拔甲聯合口服抗真菌藥治療療效會更好。

(五) 特殊人群甲真菌病治療方案選擇

對特殊人群甲真菌病的治療有獨特的挑戰性。

劉氏等口服特比萘芬治療一例由紅色毛癬菌感染引起的小兒甲真菌病。

老年人患甲真菌病的發病率高,可高達48%,而且病情較重。口服抗真菌藥治療甲真菌病應特別注意老年人患多種老年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特別是心律紊亂者)、關節病、前列腺肥大、骨質疏鬆、潰瘍病、慢性肝病、腎病等。他們服藥種類多,品種雜。老年人甲生長速度更慢,因此服藥時間應比青年人更長一些。與口服抗真菌藥,特別是三唑類抗真菌藥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慢性肝病、腎病者藥動學差,排出慢,更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在用藥方案上,特別是衝擊療法更要進一步的交待清楚。他們記不住,會發生多吃或漏吃藥的情況。複診時要檢查他是否按規定吃藥。

1.感染患者甲真菌病發病率極高,隻要細胞稍有降低就會發生甲真菌感染。因此發病較早,而且病情較重,對抗真菌藥物治療療效較差。患者要在不同的時間口服各種抗逆轉錄酶病毒藥物。至少要吃兩種核苷類逆轉錄酶抑製劑和一種蛋白酶抑製劑,構成雞尾酒療法。因免疫缺陷造成其他病毒,真菌,細菌或其他原蟲等條件致病菌的感染,需要用預防藥,還要用治療藥。因此他們每天要吃30~40粒藥,在這種情況下口服抗真菌藥,特別是三唑類抗真菌藥,很容易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艾滋病患者胃酸低,對某些口服抗真菌藥吸收差,所以療效也低。如果采用伊曲康唑靜脈注射後,再給予口服伊曲康唑治療則能提高治療效果,治愈率可達到70%~80%。

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發病率明顯高於健康人。文獻中已有許多臨床療效觀察報告。最近用特比萘芬治療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和非胰島素依賴趾甲真菌病多中心驗證。最後為89例患者,其中37例為胰島素依賴患者,52例為非胰島素依賴如患者。觀察臨床、真菌學療效與血糖,觀察特比萘芬與降糖藥有無藥物相互作用。沒有發生低血糖危象,在治療期間也未發生低血糖。結論是治愈率高,患者服用特比萘芬耐受良好,治療糖尿病趾甲真菌病患者口服特比萘芬應列為首選藥。

(六) 口服抗真菌藥治療甲真菌病療效比較

作者於1995年發表了一篇文章試圖比較一下伊曲康唑與特比萘芬治療甲真菌病誰優誰劣。在當年認識的水平上列出比較表,當時作者對伊曲康唑衝擊療法,特比萘芬連續治療和氟康唑每周1次療法治療指甲真菌病和趾甲真菌病進行了隨機、開放療效觀察,每一組20例,觀察其臨床、真菌學療效和安全性。在3個治療組臨床療效觀察過程中體會到特比萘芬起效快一些,患者對氟康唑耐受性好一些,伊曲康唑在後效應上更好一些。由於種種原因本研究未能全部完成,但收集到了部分資料,豐富了臨床治療經驗與體會。

對特比萘芬與伊曲康唑的殺菌性與抑菌性組的進行了比較。對皮膚癖菌和念珠菌的最低殺菌濃度與最低抑菌濃度進行比較。如之比小於4為殺菌性,大於4為抑菌性。結果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對皮膚癬菌和酵母菌均有效,但特比萘芬與之比更小。特比萘芬為殺真菌性,而伊曲康唑為抑真菌性。特比萘芬起效快為7小時,而伊曲康唑較慢為10~12小時。結論是特比萘芬治療皮膚癬菌性甲真菌病有更高的治愈率。

1.對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藥動學和藥理學進行比較。通過對兩個口服抗真菌藥的藥理學特性和藥動學特性比較後得出結論如下: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均能對大部分真菌產生抑製活性。特比萘芬在很低濃度下表現出原發性殺菌活性,而不是緩慢地發生抑菌作用。而伊曲康唑殺真菌性需要很大劑量。兩藥均能分布於甲組織,這與它們的親角質性有關。兩藥治療甲真菌病的高有效率遠優於傳統藥物。特比萘芬有較高的治愈率,較低的複發率。兩藥安全性均較好,但伊曲康唑在肝經過細胞色素酶的代謝,與許多藥物容易發生相互作用,而特比萘芬較少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幾篇有影響的特比萘芬與伊曲康唑臨床療效觀察比較報告簡單介紹如下。

對179例趾甲真菌病作多中心、多國家、多民族,雙盲,平行治療驗證。4個月後2組均服安慰劑8個月,總時間為12個月。最後評價其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最後完成驗證者167例(伊曲康唑85例,特比萘芬82例),評價耐受性為175例。培養結果:紅色毛癬菌占82%,須癬毛癬菌占14%,其他占3.9%。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分別為8%和14%。到12個月時臨床治愈率分別上升到57.8%和62.3%。真菌學治愈率和臨床有效率4個月時特比萘芬組為50%,伊曲康唑組為41.4%,兩者無差異。到12個月時特比萘芬組上升到伊曲康唑組為75.7%。特比萘芬組7例,伊曲康唑組9例發生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伊曲康唑組6例中斷治療,特比萘芬無中斷治療病例。兩組病例治療前肝功能完全正常,而伊曲康唑組有1例患者3007和80升高,伴有腹痛和惡心。從4個月連續治療的療效來看特比萘芬優於伊曲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