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年輕時不要輕易借債(1 / 2)

時下,金融風暴的陰影還未抹去,600多萬大軍將去掉學生的頭銜,徹底紮入社會這件打毛衣中來,就業形勢顯得相當嚴峻,青年們無不被這黑色七月所籠罩。

究其原因,一方麵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是寒窗十載,有著本科以上的學曆,踏出學校的伊始,無法理解夢想與現實的差距,心高氣傲,更是看不起待遇差或起點低的工作;另一方麵收入高、福利好、環境佳、工作穩的單位競爭太大,讓本安逸於無憂校園生活的青年在情勢之下失去信心,更是會影響人找到一份好工作。

於是,很多人想到了創業。自主創業對於年輕人來說不僅僅可以在不屈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完全的鍛煉,更是在機遇好的情況下能大賺一筆,很早的為自己事業路做好鋪墊。

“就業難,我們就創業”的口號打出,五個中間就有一個青年準備好了走這條路線。創意、方向、項目等等在夜以繼日的愁思中得到解決,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創業資金從哪兒來?有家底的人可以向父母求助,沒有家底但又想借助創業來賭一把的人就想到了借債,秦華(化名)就是後者之一。

2010年畢業的秦華已有24歲,是一名家境並不富裕的農村孩子。他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國內某知名的大學,更是大學校園的活躍分子。身為學校學生會主席團的他,免不了和外界各行各業中凡是與學校生活相關的企業打交道,中國聯通的湖南分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大四的最後一次放假他在聯通公司打暑期工,由此,萌生了畢業後就創業代理CDMA校園卡業務的想法。秦華認為憑借自己在學校的關係可以發動老師同學購買,贏利幾乎唾手可得。

可在與湖南聯通的一級代理商聯係以後,其要求必須同公司來簽訂協議。於是,秦華在動用了周邊所有關係之後隻籌到了2萬元,苦惱之餘,經朋友介紹他認識了一個高利貸放貸者,想著這個項目是穩賺不虧,秦華向其貸款8萬元來成立公司。

接著,秦華與一級代理公司簽署了《CDMA校園卡集團用戶銷售協議書》,約定由秦華公司來擔任發展CDMA手機及UIM卡進行捆綁銷售的任務,同時,其對卡用戶資料的真實性履行協議承擔保證責任,用戶必須憑學生證和教師證購買,一人一台等。如其發展的用戶不真實,所欠費用全部由其承擔。

項目順利展開,正如秦華所料,在老師與同學的幫助下,他的生意如日中天,不到半年就發展了四千左右的用戶量,按約定,秦華公司可拿到10多萬元的回饋。

可是,不久之後,聯通一級代理商發現秦華公司遞交的四百多名客戶資料虛假,身份證或學生證的都有作假現象,最終導致欠費52萬餘元。聯通對一級代理商扣減了四百多部虛假用戶和不良用戶的手機補貼款28萬餘元及8萬餘元。

中國聯通湖南分公司的一級代理商對秦華公司起訴,要求其承擔賠款責任。官司一打就是兩年,隨著年月的增長秦華所借高利貸的數額翻倍到兩倍不說,最終法院判決其需對聯通湖南分公司的一級代理商賠款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