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總結-積累資源、業越做越大(1 / 3)

任何一個人從初期創業,經過一段時間積累發展,事業必然要上到一個新的台階。特別是經過幾年的積累,在經商經驗、行業技術、資金、人際關係等綜合商業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你可能在某一行業成為當地的模範、標杆、權威,你可能已經從最開始的光杆司令發展成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下一步,你可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想更上一層樓,你也可能投入新的行業發展。五年左右的發展,你當初的創業資源,大多已經變成了你的資產,你的綜合資源資產在擴大。

1.創業資源變成今天資產

通過企業獲得利潤,你有了一定的資金。

通過經營企業,你已經建立各種各樣的良好的人際關係。

通過經營企業,你的綜合經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過企業發展,你的企業在技術和服務上已經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

通過企業的發展,你有了一個共同發展的團隊。

從2001年創業到現在,特別是做通信行業時,我接觸了大大小小很多的公司。今天這些企業和五年前相比,已經是各有千秋了:有30%左右的企業已經消失了,40%左右還是老樣子,還有30%左右已經發展得很好了。那些發展好的企業基本上都具備了以上所說的五點。最開始他們也隻是迎合市場做些生意,但是慢慢地開始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或者自己的產品。這些企業的核心團隊凝聚力很強,都很穩定,大家也都很喜歡這些企業,在一定程度獲得一些股份,已經把這些企業當成自己事業的一部分。老板的綜合商業運作能力越來越強,其個人魅力也影響引導著他的團隊。

我有一個客戶,是做女裝的。他開過雪糕廠、倒過汽油、做過褲子,最後定位在白領女裝上。現在該企業在北京設有自己的服裝設計中心和銷售中心,在我所在地建立了服裝生產基地和物流中心。這個公司也是典型的夫妻店,男的負責整體,主要負責設計和銷售,女的負責生產和物流。2005年,為了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企業投資建了二期廠房,每天人力部門都在招收新的員工。幾年來,他們企業很多元老都在,並且成為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企業核心團隊也越來越大。但我發現,很多人都是親屬關係。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問過辦公室負責人,答案是老板鼓勵這麼做,老板認為,血緣關係利用不好會成為矛盾,但利用好了會更有凝聚力和戰鬥力。老板鼓勵優秀員工把自己的朋友和親屬介紹到公司來。大家把自己認為比較優秀的親戚朋友介紹進來,再經過人事部門的麵試考核。其實,一個團隊的矛盾無非是工作利益不公平和長期發展所致。如果在這方麵解決好,哪有那麼多的負麵作用呢?我和這個老板接觸幾次,給我的感覺是這個老板為人低調,好學,有激情,做事幹練,為人正直,有前瞻眼光。一個沒有個人魅力的老板是不可能把一個企業做大的。

再看看那些發展平平的40%企業。大多都沒有自己的產品或者核心競爭力,本身行業競爭很激烈或者市場需求量也不是很大,幾乎都是跟著別人後麵做。老板雖然很努力,而企業的員工卻不一樣,就是為了這份工作,對單位一肚子怨氣,甚至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思想。有個別員工為了自己利益損害公司的利益,員工之間不團結,彼此也抱著得過且過的思想,你不犯我,我不犯你,各掃門前雪。這些企業的老板似乎找不到解決自身問題的辦法。員工對老板有看法,什麼摳門、說話不算數、任人唯親、做事欠公平等等。這樣的企業老板應該多聽聽員工的看法,也讓周圍親近的人多給自己提意見,從而改變自己的缺點。對於這樣的老板,改變思維和提高經營管理能力才能使企業發展起來,最重要的則是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且付出行動去努力提高,用一定的時間來改變,慢慢就會好起來的。

剩下30%的企業,基本上在各個角度都能找到其很大的毛病,沒有自己的產品、競爭力也很弱。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業競爭激烈,企業在萎縮,老板身邊幾乎沒有什麼得力的人,主要靠自己在拚搏,即使找來人,也信不著、留不住。老板多疑、不好學、保守、虛榮、猶豫不決等等負麵個人性格,成為企業倒閉的最主要原因。老板是自己把自己的企業經營倒閉了。如果不能及時改變自己,那將來會很糟糕。

2.建立一個高效團結的團隊

有關企業團隊的議題很多人力資源專家都在研究著。對於一個初始創業者來說,能有一起同甘共苦、風雨同舟、靠得住的身邊人,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沒有呢?沒有就要慢慢建立、召集。目前無論有沒有,你都要記住:你在創業的同時,必須要建立一個共同成長、發展的團隊。我對團隊的理解是--在感情上、利益上、追求上,在一段時間內,能夠為了一個企業捆在一起共同發展的一群人。這些人可能是親戚,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同學等等關係,還有可能是公司員工,不管是誰,隻要是能夠圍繞你為核心的一群人,我們就可以把這些人看作我們的團隊。其實我們發現,現在想做成功一件事,一個人越來越難完成,如果一個人是連親戚、朋友、同學都不願意理會,不願意幫助的,他是不會做成任何事情的。

我們在創業之初,在團隊的建設上,由於條件有限,我們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樣挑三揀四。特別是順乎自然一起創業的這些人,因為最初,大家對前途誰也不可能預見和先知,在最初往往又是最艱苦的日子,在團隊建設上,更不能用完美的概念去操作。

阿裏巴巴總裁馬雲從北京回到杭州創業的那段日子,在經濟最困難時,借員工的錢再給員工發工資,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隊能夠做出來的呢?今天阿裏巴巴的成功絕對不是馬雲一個人的成功,馬雲應該慶幸自己擁有一個如此風雨同舟的團隊,這個團隊也慶幸有一個核心人物馬雲。我們大家都知道,巨人集團倒下時,許多員工並沒有離開史玉柱,在最困難的時候大家沒有分開,而是同甘共苦,再造輝煌,才有了今天家喻戶曉的腦白金。我非常喜歡管理大師安德魯·卡內基說的這樣一句話:"帶走我的員工,把我的工廠留下,不久後工廠就會長滿雜草;拿走我的工廠,把我的員工留下,不久後我將會有個更好的工廠。"有人問比爾·蓋茨:離開微軟,你能否再建一個微軟?比爾·蓋茨回答說:"可以,隻要讓我帶走100名工程師。"國內一家私企老板為了拯救一突發重病員工,拿自己的錢給其治病,結果沒有錢付合同訂單進行生產,他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其他員工,一直在外麵陪這個員工看病。對方客戶取消了合同,員工們以為老板發生什麼事了,員工放假回家。但是當這件事被所有員工和客戶知道時,客戶也被感動了,承諾合同繼續有效,員工們則不約而同地從家裏拿出自己的積蓄,購買原料,開動機器,開始生產。這就正好應了上麵那句話,拿走我的工廠,把我的員工留下,不久後我將會有個更好的工廠。員工的話更說明了團結的力量--"老板為了救我們員工而放棄了工廠,我們要為老板救活這個工廠,也同樣救了我們自己!"這件事足以說明團隊的重要。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團結才是最重要的,眾人劃槳開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