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FOXBASE的基本操作及命令(1 / 3)

用戶使用FOXBASE數據庫管理係統,首要任務是建立自己的數據庫,而一個數據庫的建立,應先定義數據庫的結構,即確定數據庫的字段,然後再輸入數據。客觀事物是不斷變化的,用戶可根據需要隨時向數據庫中追加、插入數據,也可以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修改、刪除、查詢、排序、索引、運算等操作。限於篇幅,本節隻介紹其中最基本的操作及實現這些操作的命令,其中部分命令的格式是經過簡化了的。

第一節 數據庫的建立

一、數據庫結構的建立

我們打算建立一個反映學生情況的數據庫,首先要確定數據庫結構的各個字段的字段名、字段類型、字段寬度,對數值型字段還要給出小數位。

命令功能:在當前工作磁盤上建立由用戶命名的數據庫文件的結構,該文件的擴展名為.DBF,用戶可以不輸入擴展名。在FOXBASE中,用CREATE命令所建立的文件,如缺省擴展名均定為.DBF。

當鍵入以上命令並回車後,如果輸入的數據庫文件(XSQK.DBF)已經存在,即輸入的文件名和磁盤上已有的某個文件名重名。

若用戶認為可以覆蓋,回答Y後原來的數據庫文件(XSQK.DBF)將被破壞,回答N則另建一個數據庫文件。

執行CREATE命令時,如果用戶鍵入的文件不重名或者在重名時回答Y,則屏幕顯示如下信息:

此時,光標停在第一個字段的第一個字符位置上,等待用戶輸入字段名。屏幕左端的12是係統自動給出的字段標號,要求用戶依次輸入字段名、字段類型、字段寬度的小數位。當第一個字段輸完後,下一行左端會自動給出字段標號2。

當輸完全部的七個字段後,光標會移到第八個字段的首字符,此時,可按

+W,再按鍵,即可把已輸入的數據庫結構存入磁盤中。

需要說明一下,字段類型是通過按空格鍵進行選擇的。

二、數據庫的數據輸入

通過CREATE命令建立的庫結構是一個沒有記錄數據的空庫。用戶向數據庫中輸入數據有兩種方法,即立即輸入法和用APPEND命令追加數據法。

1.立即輸入法

這種輸入法不需要任何命令。當用戶通過CREATE命令建立數據庫的結構結束時,係統會在屏幕上提示。

這時,用戶鍵入Y就可立即輸入數據,其數據輸入方式類似於APPEND命令。

2.用APPEND命令輸入數據

命令功能:向已經存在的數據庫文件的末尾追加記錄。命令中若無B12。ANK任選項,則表示在末尾追加若幹條記錄;若有B1.ANK任選項,則表示在末尾追加一條空白記錄。所謂空白記錄是指沒有任何數據的記錄。用戶根據需要可用EDIT,REP12。ACE等命令往空白記錄中填入數據。

執行APPEND命令時,屏幕按照xsqK.DBF的結構顯示7個字段名,由字段的寬度決定高亮度區的大小,並對其中的N型字段給出小數點位置,I型字段給出一個?號,D型字段給出兩條分割日期的斜線,M型字段給出Mem字樣。當輸入數據類型錯誤,係統拒絕接受並要求重新輸入。

數據庫數據輸入是按記錄一條一條進行的。開始輸入時,由予XSQK.DBF是空庫,係統自動標識記錄號1。當一條記錄輸完後,係統會自動顯示一條記錄的畫麵。

當輸入到M型字段時,如果無文字輸入,可按回車鍵移到下一個字段,若要輸入信息,當光標在Mem0下時按+鍵,係統便進入文字編輯狀態。

此時用戶可輸入記憶型數據,輸入結束後可用+W存盤,數據便存入輔助性的記憶文件中(擴展名.DBT);或按退出編輯,返回到正在輸入的記錄或字段處,以繼續進行下一記錄或字段的輸入。

當一個數據庫文件的所有記錄全部輸完,或者輸入工作暫告一段落,返回圓點狀態。

三、數據庫的數據顯示

命令功能:全部或部分顯示數據庫的數據。

說明:

(1)必須先打開數據庫文件(用USE命令),然後才能對其進行操作。

(2)當用戶已建好一個數據庫文件的結構後,可用APPEND命令追加數據;用DISP12。AY命令顯示數據;用INSERT命令插入數據;用DELETE及PACK命令刪除數據;用EDIT命令修改數據。

第二節 數據的插入、刪除及修改

一、記錄的插入

我們知道,APPEND命令是從數據庫文件的末尾增加新記錄,然而有時卻需要在文件中間插入新記錄。插入記錄用12NSERT命令。

命令功能:在相鄰的兩條記錄中間插入一條新記錄。當有BEFORE任選項時,表示在當前記錄前麵插入,缺省時則在當前記錄後麵插入;當ANK任選項,表示插入的是空白記錄,缺省時則插入新記錄,這時用戶可輸入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