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坦誠是贏得他人的基礎(1)(1 / 3)

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富蘭克林

坦誠定律1

把你的心事坦露出來

人是社會的一員。人總是需要在與社會的互動中實現價值。人際交流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人際交流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在人際交流方麵花時間,並不是浪費時間。人與人的互動,貴在真心、善意、坦誠的溝通,以促進相互的了解、體諒和包容,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自己在麵對人或事的糾紛時,能及時的化解和排除,降低可能由人際關係壓力的產生所帶來的倦怠。

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都希望對方對自己坦誠相待,而不是信口雌黃或口蜜腹劍。坦誠相待是坦率真誠的互相交往。坦誠是最吸引人的品格之一,它能使你贏得對方的信任和尊重,這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可靠保證。

坦誠,是人際溝通的關鍵;以坦誠待人,就應該主動承擔起理順人際溝通的責任。不誇大能力,不誇大問題,不誇大費用,不隱瞞想法,不隱瞞能力,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中,坦率、誠懇地營造和諧的關係。坦誠待人是在我們平淡的生活中,在與身旁的人的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

我國的古訓“嚴於責己,寬以待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在現存的社會裏,我們更應該采取這種真誠待人的待人方法,才會在社會裏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在現今的社會中,有了這種朋友不僅可以在事業上給你幫助,而且能在你有過失時及時提出警告和勸阻,可以使你少走人生彎路。這就是坦誠待人的表現,其人生哲學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有一個關於人際交往的小故事。

坦誠才能相知

冬日,兩隻刺蝟很冷,決定靠近取暖,但很快發現,雖然暖和了,但身上的刺把對方刺得血淋淋的,疼得受不了。於是,他們決定分開,可是分開又太冷。在不斷的調試中,最終發現適度的距離既可以取暖,又不至於刺傷彼此。這樣保持距離,卻又不方便交流。後來,刺蝟又發現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當他們肚皮對著肚皮的時候,他們可以擁抱,而且暖和得多,但前提是兩個刺蝟必須都是用肚皮對著對方,也就是雙方隻有坦誠相待,這個方法才適用。

人們往往容易掉入掩蓋敷衍的陷阱,也是因為大家都缺乏遠見。很多人擔心,如果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不好的消息說出口,就要冒得罪別人的風險。可是,他們並沒有想到,缺乏坦誠其實是最糟糕的得罪別人的做法。如果為了拍別人的馬屁而不坦誠做人,那將毀滅彼此的誠信,而且也將由此把整個社會都腐蝕掉。

人們之所以不說出自己的想法,是因為這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便利。如果實話實說,你很容易製造混亂的局麵———人們會為真相感到憤怒、痛苦、糊塗、悲傷或憎恨。事情弄糟之後,你可能會不得不自己去平息這場混亂,而這可是件可怕、艱難和費時費力的事情。因此,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為自己的缺乏坦誠尋找理由,比如這樣做可以不使別人難過或痛苦,或者說一點沒有惡意的謊話是友善而得體的行為等。但實際上,缺乏坦誠實際上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是為了讓你“自己的”生活更加輕鬆。

坦誠才能相知。坦誠會暴露某種缺點,但也會容易取得對方的理解。對人坦誠相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一種敢於犧牲自我的精神。它需要襟懷坦白,敢於直言相見;它需要出以公心、成人之美,而不是“氣人有笑人無”,心懷嫉妒;它需要是非分明,實事求是,直言不諱。

有句民諺說:“一兩重的坦誠,勝過一噸重的聰明。”可見坦誠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了一種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應當說坦誠待人得益的不隻是他人,而且也增長了自己人格的魅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追求成功,坦誠才是“上策”。一個公司經理,經營上遇到了困難。但是,這個經理從來不跟員工說實話,工資都難發出,還在和員工強調公司的發展規劃前景。當員工問到“薪水”時,經理采取“以拖為上”的戰術,並每次都找出很多“搪塞”的理由。結果是:公司員工一個個“跳槽”另覓高就,公司自然很快就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