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概述(1 / 1)

肺動脈檢塞,為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環障礙的臨床病理生理綜合征,發生肺出血或壞死者稱肺梗死。

肺栓塞是一個國際化的健康問題,估計在法國其年發生超過100000例,每年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住院患者中有65000例,而在意大利每年新發生的病例至少為60000例。PE的診斷經常是困難的,並常常被漏診。未經治療的PE死亡率大約為30%,診斷明確並經過充分治療者,死亡率可降低至2%~8%。目前,我國尚缺乏流行病學資料,且對PE的警惕性不高,正確診斷率低,誤診率高。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外科手術、外傷、分娩後和各種醫療狀態下常見的疾病和死亡原因。但是有許多病例未能被識別,並因此未治療而導致嚴重的後果。實際上,在屍檢中的發生率(住院患者中為12%~15%),30年來並無變化。由於現代醫療提高了腫瘤、心髒病和呼吸係統疾病患者的壽命,所以可能成為一個更常見的臨床問題。

可能是致命的:近期的ICOPER觀察研究了52所醫院中共2454名連續的急性患者,發現3個月中累計死亡率高達17.5%。有時,是對即將死亡患者的“致命一擊”。然而,根據不同的屍檢研究報告,“可預防的”死亡的範圍為27%~68%。從長期來說,反複的栓塞或肺血管係統的無再灌注將有發生肺動脈高壓的危險。

為臨床目的,歐洲心髒病學會PE工作組將PE分為兩大類:大塊和非大塊PE。大塊PE有休克和低血壓收縮壓或血壓下降,而不是新發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和敗血症所致。若不屬於上述情況則診斷為非大塊PE。非大塊患者的超聲心動圖表現為右心室運動減弱。工作小組建議將這個亞組命名為次大塊PE。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患者的預後與非大塊PE且右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的預後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