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在擺龍門陣的時候總是說古時候有一條蛇,有好幾十米那麼粗,蛇頭比現在的火車老殼還要大,不知道有好長的九頭大蛇也不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要到什麼地方去。
誰知道剛好就從我們這個地方經過。看到山下剛剛好有個村子,可能是走太遠,有點餓了。也可能是擋著他的路了。他就伸起它那九顆蛇頭都快有天那麼高了,低頭就想吸幹淨整過村子的人和動物。誰都不曉得這個時候,從天上落下一把刀,一把好大好大的刀,就像現在的九龍江那麼寬那麼長,一刀就砍下啦它那九顆蛇老殼帶著就飛走了。
整個蛇身落在地下就成了今天的九龍山。其實應該叫九蛇山的,沒得那個願說實話,所以就叫九龍山了。隻聽說過九頭蛇,九頭鳥,九頭蟲的,那有九頭龍的。
蛇尾由於被砍的時候壓力過大,翹得老高老高的,就是現在的九龍山峰尾,所以現在看上去蛇尾巴比蛇老殼還要高。在加上後來在上麵修建了九龍廟,看上去就更加的高了。
剩下的那九根蛇脖子在蛇老殼被砍的時候落在了地下,形成了現在的九龍峰麵,也就是現在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9小九龍山。到現在與地麵都還成九十度,就像一坐石山被直直的砍掉了一半
人們為了上山拜龍神,在所謂的蛇脖子之間修起了八條九龍山道,每條剛好九千步,一步三寸高,爬完九龍山道。
往前走就來到九龍道場,好幾廟地那麼大,每次廟裏有大型活動的時候,由其是五月劃龍舟之後的拜龍神活動,可熱鬧了,人山人海的。峰尾三麵都是懸崖,隻有從九龍道場往上走一百多米才可以來到九龍廟大門口了。
誰也說不清楚為什麼叫九龍廟,裏麵供的主佛是如來佛主,兩邊的才是龍神,而且隻有八條,不知道還有一條跑那去了。有的說是當初就隻有八條,有的說是有一條給佛主當座騎去了。
往後就是三米寬的青石路,一直走就來到望江亭,每座峰上麵都修了一座望江亭,亭頂的大圓燈到天剛黑的時候就亮了起來。從九龍廟裏望下看就像是九龍戲珠,自己玩自己的
前幾十年的時候還沒有護山路的,九龍江就沿著九龍峰底流過,後來因為旅遊才修了這九龍峰下麵的護山路。
九龍江就順著護山路和沿江路向東流去,江麵上修了九龍一橋,九龍二橋,九龍三橋。
從飛機上看就像一條長著九顆頭的
龍翹著尾巴在九龍江裏麵喝水,江上麵修了三座橋,不知道會不會擋第三,六九這三條龍喝水的。晚上就像九條龍追著自己的龍珠往天上飛去。
大家更感覺是這九龍山上的九條龍是在守護著整個九龍市。要不最初的九龍村怎麼會變成九龍鎮,在變化成九龍縣,最後變化成這繁榮的九龍市。而且不管是以前的村長鎮長縣長到現在的市長,名字裏麵都是有龍字的才坐的穩,沒帶龍字的有誰超過一個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