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醫院(1 / 1)

醫院(hospital)是為病人提供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的機構,具備一定數量的床位,相應的醫務人員和必要的設備。醫院的醫務人員應具有救死扶傷精神、淵博的醫學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為病人創造一個最佳的醫療環境,以滿足人類健康的需要。

一、醫院的性質和任務

醫院是社會係統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必須適應社會環境的改變和發展。醫院的任務是提供醫療服務,承擔保障人民健康的社會職責。

(一)醫院的基本性質

國家衛生部頒發的《全國醫院工作條例》中指出,我國醫院的基本性質是:“醫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會主義衛生事業單位,必須貫徹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遵守政府法令,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醫院的任務

《全國醫院工作條例》指出,醫院的任務是“醫院必須以醫療工作為中心,在提高醫療質量的基礎上,保證教學和科研任務的完成,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同時做好擴大預防、指導基層和計劃生育的技術工作。”

1.醫療 是醫院的主要功能。醫院醫療工作以診療和護理兩大業務為主體,與醫院醫技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一個醫療整體為病人服務。醫院醫療分為門診醫療、住院醫療、急救醫療和康複醫療。門診和急救醫療是第一線,住院醫療是中心。

2.教學 為了培養合格的醫務人員,醫學教育要求對每個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專業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養,都必須經過學校教育和臨床實踐兩個階段。在職人員也要不斷接受繼續教育,更新知識和技術,才能適應醫學科技發展的需要。

3.科學研究 開展科學研究是提高業務水平的需要,臨床上許多新業務、新療法都是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才應用於臨床。

4.預防和社會醫療服務 醫院不僅要診治病人,還需進行預防保健工作,提供社會醫療服務。既要擴大預防、指導基層、開展計劃生育和社區家庭服務,還要進行健康教育、健康谘詢和疾病普查、婦幼保健指導等工作。

二、醫院的種類

根據不同劃分條件,可將醫院劃分為不同類型。

(一)按分級管理劃分

根據衛生部提出的《醫院分級管理標準》以及技術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設施條件的不同,可劃分為一、二、三級。每級又分為甲、乙、丙三等,三級醫院增設特等,共分為三級十等。

1.一級醫院 是指農村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醫院,是醫療、護理、預防、康複、保健綜合服務的基層醫院。

2.二級醫院 是指一般市、縣醫院及直轄市的區級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

3.三級醫院 是指跨地區、省、市以及在全國範圍內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是具有全麵醫療、護理、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

(二)按收治範圍劃分

1.綜合性醫院 是指設一定數量的病床,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中醫科等各類臨床專科,檢驗科、藥劑科、影像等醫技部門及相應人員與設備的醫院。

2.專科醫院 是指為診治專科疾病而設置的醫院,如眼科醫院、口腔醫院、皮膚醫院、婦產醫院、腫瘤醫院及傳染病醫院等。

3.康複醫院 是指為殘疾者重新獲得一定的勞動能力和生產技能的專門醫療機構。

4.職業病醫院 是集職業病預防控製、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檢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研究與指導為一體的職業病預防控製機構。

(三)按特定任務劃分

醫院分為軍隊醫院、企業醫院、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等。

(四)按所有製劃分

醫院分為全民、集體、個體所有製醫院,中外合資醫院,股份製醫院。

(五)按經營目的劃分

醫院分為非營利性醫院和營利性醫院。

三、醫院的組織結構

當前醫院的主要構成部門一般可分為診療部門、輔助診療部門、行政後勤部門。

(一)診療部門

診療部門包括內、外、婦、兒、眼耳鼻喉、皮膚、急診和預防保健等科室,是醫院的主要業務部門。

(二)輔助診療部門

輔助診療部門包括藥劑科、檢驗科、放射科、病理科、營養科、手術室、麻醉科、理療科、消毒供應室等,是以專門的技術和設備輔助診療工作的進行,是現代醫藥組成的重要部分。

(三)行政後勤部門

行政後勤部門包括醫院的各職能部門,是進行人、財、物保障的輔助部門,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須與診療部門和輔助診療部門密切聯係,成為一個有機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