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孟州客(3 / 3)

這時候聽說哥哥改變主意要親自上梁山去踏勘,頓時喜出望外。就怕你不肯去。肯去就好。梁山說不定也是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好地方呢。

“那太好了!事不宜遲,我召兩條小船來用。”

二話不說,一支穿雲響箭,嘯叫著取45度仰角射向半空中。

果然沼澤深處的蘆葦塘裏就轉出來幾隻小船。

這小船上的卻並不是正經的山寨嘍囉。這就是違反了清鄉令之後,拋棄了戶籍,浪跡在這片無法之地的自在漁民、

這些黑戶口的漁人很明白梁山的屹立不倒,是他們衣食自由永不納稅的背後靠山。這山若是不在了,黑戶口們一個個都會被官府拿去充配軍,又或者發賣為土豪家裏豢養的私仆家奴。

因為這個利益紐帶,隻要梁山頭領有號箭發出,附近的漁民都要來響應。倒不一定敢參戰。但載客,搬運物資,銷贓什麼的,完全不在話下。

畢竟,有很多農民戀棧土地,為了幾畝私產,甘願苦苦背負沉重的賦稅的勞役。

畢竟,總有那麼些人生性不羈愛自由,為了不納稅,寧願不要土地。

這兩類人的分歧,自古有之。直到地球末日,這樣的分歧也不會消亡,始終存在。

西城所豪奪私田,擴張公田。說起來是國家資本主義的雛形思維。這舉措其實蠻先進的不是錯。但恰好助長了兩種人的進一步分歧。戀棧土地的好農民,越發更少了。浮浪的自由黑戶,越發多起來。

此刻鳴鏑起處,隨時就有漁民來援。儼然數百裏的大水泊已經成了人民戰爭的汪洋。

張清笑了笑,衝武大富拱手說道:“武家哥哥不是旱鴨子吧,這船有些不穩便,須是水性好的才敢乘它。”

這一聽就有摸底和嘲諷的意味,這菜園哥跟大富哥一見麵第一印象就不好,一開始就不和諧。張清看樣子隱隱有點伺機挑事兒的意思。

蒯飛也沒打算跟這個家夥探討水性的事情。

“你是孟州來的。孟州在哪裏?離登州有多遠?”

飛哥頁沒打算跟水滸108人全都成好朋友。索性也就冷冰冰地不理睬張清的寒暄。

要麼不吱聲,要吱聲就說點有用的。

登舟是膠東半島的重要據點,梁山眾是有可能從青島或者劉公島軍港出海的。

但曆史上梁山眾是從海州出海……也就是江蘇海鹽到連雲港之間的某個港灣。這時候上海還是海底世界呢,蒯飛知道這時候的海岸線跟後世頗有不同。於是不去費事兒琢磨哪裏有良港的問題。

反正膠州半島有碼頭,江蘇沿海有碼頭,浙江的寧波(明州),台州,溫州都有碼頭。

梁山眾在曆史上沒能從山東出海,是因為這時期登州有宗澤在坐鎮。

梁山是兩次參與了征方臘的,第一次在杭州大戰方臘主力,第二次則是追殺漏網的呂師囊。不得不說,梁山眾很可能是奔著明、溫,台三大要港去的。卻不知道為何沒能如願。

到最後宋江及其親信已經成功登上了海盜船。出海的地方是江蘇海州。

張叔夜並不是靠戰術和緝拿手段來生擒宋江的。張少尹實際上是捉住了某個曆史上沒記載的要緊人物做人質,以此逼迫宋江放下武器投案自首。

彼時宋江都已經在海上了,隨時可以升帆遠颺……卻還是上岸來投案就縛。

該說是宋公明真講義氣呢?還是張叔夜夠爛仔呢?又或者宋江婦人之仁,為某些不為人知的羈絆所困,終於沒能逃走。

但很明顯,36人中大多數都成功楊帆出海。被捉的,僅僅隻有某個神秘人,以及下船登岸自首的宋頭領。

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呢。

此事距離發生的時間還早。世界已經大變。有飛哥在,宋江一夥兒無須去浙江,也不用去江蘇,直接從登州就可出海。搞定宗澤對梁山眾也許千難萬難,對武大富卻格外簡單。

所以蒯飛跟張清沒別的話好講,要講就講講登州目前的近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