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大郎對這雁鳴蕩很有想法是嗎?”
女道姑知道武大郎的出身來曆,這不奇怪。大概巡檢司捕獲昏迷中的武大郎之後,是連帶著相關檔案一起移送到這孟陽崗監獄來的。
蒯飛對於雁鳴蕩其實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想法。
即便有,也沒辦法說。
於是隻好沉默。
昆侖奴抬著軟輦健步如飛,兩個道僮搶在隊伍的前麵,當先開路。
輦上坐著的這兩個乘客,十分悠閑。就好像結伴出遊。恰好這裏的風景相當不錯,讓人爽心悅目。
女道姑側著臉,認真地注視著與她並駕齊驅的武大。
這步輦,是一路上下顛簸著的。但昆侖奴們控製得很好。這顛簸的節奏,並不特別教人難受。反倒有一派宛轉沉浮的漂蕩感,隨波逐流似的。很不錯的體驗。
那仙姑雖然一直是坐著,但也看得出來,即便她站起身來,個子也不會太高……這對武大郎而言,無疑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對方個子不高,胸器容量卻相當可觀。隨著輦轎的起起伏伏,胸前蕩漾著別樣可觀的那個什麼浪。
今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孟陽崗風景真是好!
可是!蒯飛總覺得這道姑的眼神背後,另有一番特別意味。究竟是什麼意味呢?猜了一會兒,猜不著。
雖然猜不透,但是很明顯,這道姑的胸器,以及整個身體,都在悠悠然起起落落,漂浮不定。唯有她投向武大郎的這道眼神,十分穩定。其徐若林、嗜虐如火、不動如山。
嗨!這說法很不靠譜。蒯飛的語文基礎實在是比較夠嗆。
當前的真相其實就好像是:整個世界都處於不斷循環的往複運動之中,天上地下唯有這道姑的眼神,特別穩定,特別具有穿透力。仿佛右手螺旋定則。周圍的一切都在旋轉不休,唯有中央軸線上一條磁力線恒定筆直,直端端地透徹洞穿過來。
所以!這道姑應該是有這方麵異能的吧?
趙佶藱集的十萬卷道藏,是不是就為了致力於此類潛能的激發和喚醒?
是不是這些古代人沒能從十萬卷道藏之中,研發出九陰真經和皮鞋簡譜,反倒不小心開發出別的什麼小宇宙,甚至是洪荒之力?
想來對方也沒必要無緣無故忽悠武大郎這樣一個庶民廚子。
這裏應該就是天下七十二神霄宮當中排名靠前的總舵之一。
徽宗皇帝親自主持的所謂龍德殿神霄宮,無疑是道教大內總壇。那麼這孟陽崗下雁鳴蕩附近的太清神霄宮,理應就是排名第二重要的大堂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