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製,全麵推進農村、企業、城市社區和機關、學校、新社會組織等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信息化。
一、黨的基層組織的地位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其在黨的建設和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中的地位可以從以下4個方麵來理解。
(1)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基礎。中國共產黨是由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共同構成的,是一個嚴密而完整的組織體係。在這個體係中,基層組織是基本細胞。我們黨的8000多萬名黨員,活躍在380多萬個基層組織中。黨通過各領域各單位的基層組織,把廣大黨員組織起來,成為一個有統一意誌、統一行動的整體。如果沒有黨的基層組織及其卓有成效的工作,黨員就會成為散兵遊勇。黨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2)黨的基層組織是開展黨的活動、落實黨的工作、體現黨的戰鬥力的基本單位。黨的基層組織分布在農村、企業、街道社區、機關、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社會中介機構、社會團體、協會、學會、人民解放軍連隊等基層單位。盡管這些基層單位的工作性質、領導體製有所不同,黨的基層組織的具體職責、工作方式方法也不完全一樣,但都要履行黨章規定的職責,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同時,黨的基層組織還是黨員履行義務、行使權利的平台,每一個黨員都要在黨的一個基層組織中參加活動、發揮作用。黨的基層組織是否堅強有力,直接關係到黨的生機活力,關係到黨的事業興衰成敗,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鞏固。
(3)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係和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我們黨來自於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如何,關係到黨的興旺發達和生死存亡。黨的基層組織紮根在基層,與人民群眾有著直接的、經常的、密切的聯係,能夠直接傾聽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掌握群眾的生產、工作、生活狀況。黨的基層組織的工作職責決定了它一方麵要及時準確地向上級黨組織反映群眾願望和訴求,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麵,要向廣大群眾宣傳解釋黨的主張和決定,凝聚群眾力量,團結帶領群眾完成黨和國家的各項任務。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群眾獲取服務的渠道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我們黨要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必須通過黨的基層組織及時了解群眾所想所盼、所憂所樂,把聯係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做深做細,切實把黨的政策和主張落到實處。隻有這樣,黨的基層基礎才會得以不斷鞏固。
(4)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實踐證明,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不同曆史時期,黨的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保證了黨的事業曆經磨難而不衰,不斷取得新的成績。近幾年我國發生了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麵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考驗,廣大基層黨組織迅速組織黨員群眾不畏艱險、勇挑重擔、衝在前麵,在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中努力成為了災區人民的主心骨,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黨的基層組織的這種作用,是其他任何社會組織都無法替代的,這是黨的堅強領導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具體體現。
二、黨的基層組織的作用
(1)推動發展的作用。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對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離開發展,實現民富國強、促進社會和諧、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和堅持黨的先進性都無從談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動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始終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的神聖使命。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曆史新時期,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充分體現黨的先進性,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可靠保證。基層黨組織要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2)服務群眾的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基層黨組織是否具有先進性的根本標尺。基層黨組織要始終把服務群眾作為重要職責,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情緒、反映群眾訴求、關心群眾疾苦,適應新形勢對服務群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構建聯係和服務群眾工作體係。要組織廣大黨員做好聯係和服務群眾工作,積極探索和總結推廣黨員服務群眾的好做法、好經驗。如在不少地方探索實行的“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黨員責任區”、“黨員誌願者”等做法,有力地調動了黨員服務群眾的積極性。要進一步總結完善這些做法,並使之製度化,為黨員服務群眾提供科學有效的組織和製度保證。
(3)凝聚人心的作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全體人民最廣泛地團結起來,把各方麵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來,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鬥,對各級黨組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層黨組織承擔著團結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的重要職責,要切實發揮好密切聯係群眾的優勢,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和凝聚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上來。改革開放以來,基層黨組織不斷發展壯大,顯示出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在新的形勢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求基層黨組織必須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使基層黨組織成為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的堅強戰鬥堡壘,切實做到哪裏有群眾哪裏就有黨的工作,哪裏有黨員哪裏就有黨的組織,哪裏有黨的組織哪裏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鬥力。
(4)促進和諧的作用。在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許多利益關係和社會矛盾往往彙集在基層,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必須切實承擔起化解矛盾的責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要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重點,運用溝通協調、說服教育、示範引導和提供服務等方法,讓群眾全麵了解國情、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了解本地區本部門的發展目標和工作部署,教育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利益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自覺維護社會安定團結。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切實理順群眾情緒,關心群眾生產生活,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都要當作大事來對待,凡是群眾提出的意見都要真心實意地去聽取。加強對矛盾糾紛的排查和分析工作,及早發現可能發生的各種矛盾,及時妥善地采取措施,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
(1)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團結、組織黨內外的幹部和群眾,努力完成本單位所擔負的任務。
(2)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
(3)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
(4)密切聯係群眾,經常了解群眾對黨員、黨的工作的批評和意見,維護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5)充分發揮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發現、培養和推薦他們中間的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6)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做好經常性的發展黨員工作,重視在生產、工作第一線和青年中發展黨員。
(7)監督黨員幹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國法政紀,嚴格遵守國家的財政經濟法規和人事製度,不得侵占國家、集體和群眾的利益。
(8)教育黨員和群眾自覺抵製不良傾向,堅決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
四、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責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及本村黨員大會的決議。
(2)討論決定本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需由村民委員會、村民會議或集體經濟組織決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員會、村民會議或集體經濟組織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作出決定。
(3)領導和推進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支持和保障村民經濟依法開展自治活動。領導村民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共青團、婦代會、民兵等群眾組織,支持和保證這些組織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職權。
(4)搞好支部委員會的自身建設,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負責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做好發展黨員工作。
(5)負責村、組幹部和村辦企業管理人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
(6)搞好本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計劃生育工作。
五、社區黨組織的基本職責
(1)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黨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團結、組織幹部和群眾,努力完成社區各項任務。
(2)討論決定本社區建設、管理中的重要問題。
(3)領導社區居民自治組織,支持和保證其依法充分行使職權,完善公開辦事製度,推進社區居民自治;領導社區群眾組織,支持和保證其依照各自的章程開展工作。
(4)聯係群眾、服務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5)組織黨員和群眾參加社區建設。
(6)加強社區黨組織自身建設,做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發展黨員工作。
六、機關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職責
機關黨的基層委員會(含不設黨的基層委員會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的基本職責是:
(1)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團結、組織黨內外的幹部和群眾,支持和協助本單位負責人完成工作任務。
(2)組織黨員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學習黨的曆史,同時廣泛學習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麵知識,建設學習型黨組織。
(3)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服務,督促黨員履行義務,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
(4)對黨員進行監督,督促黨員幹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國法政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堅決同腐敗現象作鬥爭。
(5)做好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和反映群眾的意見,維護群眾的正當權益,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推進機關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機關建設。
(6)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培養和考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
(7)協助黨組(黨委)管理機關基層黨組織和群眾組織的幹部;配合幹部人事部門對機關行政領導幹部進行考核和民主評議;對機關行政幹部的任免、調動和獎懲提出意見和建議。
(8)領導機關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群眾組織,支持這些組織依照各自的章程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
(9)按照黨組織的隸屬關係,領導直屬單位黨的工作。
七、高等學校基層黨組織的主要職責
高等學校黨的委員會按照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其主要職責是:
(1)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級組織的決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師生員工推進學校科學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審議確定學校基本管理製度,討論決定學校改革發展穩定以及教學、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項。
(3)討論決定學校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負責人的人選,按照幹部管理權限,負責幹部的選拔、教育、培養、考核和監督。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
(4)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加強學校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製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製。發揮學校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5)按照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要求,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武裝頭腦,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組織黨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
(6)領導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7)領導學校的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和教職工代表大會。
(8)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對學校內民主黨派的基層組織實行政治領導,支持他們依照各自的章程開展活動。支持無黨派人士等統一戰線成員參加統一戰線相關活動,發揮積極作用。
高等學校院(係)級單位黨組織的主要職責是:
(1)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學校各項決定,並為其貫徹落實發揮保證監督作用。
(2)通過黨政聯席會議,討論和決定本單位重要事項。支持本單位行政領導班子和負責人在其職責範圍內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
(3)加強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製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具體指導黨支部開展工作。
(4)領導本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5)做好本單位黨員幹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6)領導本單位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和教職工代表大會。
教職工黨的支部委員會要支持本單位行政負責人的工作,經常與行政負責人溝通情況,對單位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教職工黨的支部委員會負責人參與討論決定本單位的重要事項。教職工黨的支部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1)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團結師生員工,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保證教學、科研等各項任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