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動蕩的年代,諸侯爭霸,終年戰亂無休,民不聊生。公元前245年,華夏邊陲之地的國家——秦國。起初本是一個小國,常年內憂外患導致秦的國力匱乏。由於商鞅變法,改變了秦國的命運,成為了稱霸四方的泱泱大國。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駕崩,13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當時呂不韋為秦右丞相,竭氏為左丞相。秦王政即位時十三歲。但是在他登上王位之際出現了巨變。。。。。。。。。
公元前243年,陽光灑向樹林,每一片葉子都晶瑩剔透,是那種綠色帶來的欣慰光束,荒涼大地,漫山黃沙難得擁有的綠洲。在樹林的邊緣傳來的吼吼哈兮的聲音,隻見兩個少年手裏拿著自製的木劍不斷的相互砍殺。其中一個少年手持木劍坎向另一個少年,少年用力一擋,卻被震的雙手發麻。嘴裏發出:“難道你隻會用這一身的蠻力嗎?看劍............”一個箭步衝向那個少年,抬手橫砍之時,卻發現那個少年不見了影蹤。他稍稍愣了一下,突然感覺到身後微弱的風聲。隻見那個少年已從後麵向自己砍來,他不慌不忙身子側向一方,一把劍砍在了自己腳邊的草地上。他順勢用腳將木劍踩住,用自己的劍指向了對方的喉嚨。
“不玩了,每次都是我輸。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打不過你?”一個少年說。
“不要生氣,這次不過是我的直覺比較準罷了,我猜到了你會從後邊攻擊,這可能也是我們太相互了解的原因吧。楓,不要泄氣,其實你的力量和速度都已在我之上了。”少年說。
叫楓的男孩說:“管他什麼直覺不直覺的,反正我輸了。不管,這次我一定要戰勝你,明看劍。”楓拿起了自己的木劍,擺開了架勢,就要上前和明繼續戰鬥。
明,卻揮了揮手,說:“時候不早了,我們還是趕緊回去吧,不然亭長又該責罰我們了。”
楓說:“我才不管什麼亭長不亭長的,快,讓我好好的揍你一頓。”
明拍打了一下身上的泥土,收好木劍,說:“好了,不要鬧了。快點走吧。”
明,今年16歲,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外表看起來好像放蕩不拘,但眼裏不經意流露出的一絲的霸氣讓人不敢小看。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一雙劍眉下卻是一對細長的桃花眼,高挺的鼻子,厚薄適中的紅唇這時卻漾著另人目眩的笑容。楓,今年15歲,個子很高,一雙丹鳳眼,臥蠶眉,眉毛很長可以一直垂到眼角,朱唇齒白,雙手雙腳很長。他們兩個人都是在戰亂中失去親人的孤兒,被亭長收留。
夜幕降臨,一輪彎月掛在漆黑的天空。西北的風夾帶著無數的沙粒吹得人睜不開眼,打到窗戶上沙沙作響。一間用黃土坯砌成的房子裏傳來的叫罵聲打破了寂靜幽冷的夜。
“呸!呸!這是什麼?難道是豬食嗎?”亭長大喊大叫的問著。
“真的太難吃了,爹一定要給他點教訓。”亭長的兒子一邊大口吃著碗裏飯,一邊在一旁幸災樂禍的說。
“今天這飯是誰做的?”亭長把飯碗放到桌子上問。
楓和明兩個人跪在地上,聽到亭長問話,楓皺著眉舉起手說:“是我煮的。”
亭長的兒子,拿起一個小木棍,走到楓和明的身旁說:“果然是楓煮的,你這個廢物,煮飯不行,種地不行。全秦國數你是最沒用的啦。”
楓輕輕的抬起頭,用憤怒的眼神盯著亭長的兒子。
“爹,你看看這家夥還瞪我。”亭長的兒子委屈的對亭長說。
亭長從兒子手裏奪下木棍走到楓的身邊,拿起木棍一頓胡亂的抽打。邊打邊說:“你這個蠢材,每件事情都做不好留著你有什麼用。你不知道是誰把你撫養大嗎?是誰供你吃供你穿?你就這麼報答我?”打罵過後,亭長隨即讓楓和明回到自己的茅草屋裏去了。什麼樣的環境才能塑造西北漢子的這種堅韌性格。
回到屋子裏的楓輕撫著傷口,嘴裏不停的罵著“畜生。”明端坐在一旁,看著楓不停的發著牢騷。“什麼叫養我,其實就是把我們當成奴隸來用。”
“楓,小點聲,會被他們聽到的。”
“管他們聽到不聽到,如果他們再敢打我,我就把他們全部都殺了,離開這裏。”楓憤怒的握著手中的木劍。
明無奈的搖搖頭說:“時候未到,在秦國我們還養活不了自己,如果離開就隻能被活活的餓死。”
楓湊到明的身邊說:“你這個膽小鬼,有我呢!我可以去當盜賊。”
明說:“快睡覺吧,別胡思亂想了,我們每日練劍可不是為了當盜賊的,我們有我們偉大的目標。”
楓愣了一下,默默不語的乖乖睡覺了。
二
第二天,東邊的天空剛剛微弱的露出一縷橘黃,明和楓早早的就來到樹林他們除了砍柴之餘就是不斷的練習劍術,十年裏不論刮風下雨或是寒冷的雪天,他們從未間斷過。明站起身來,看著升起的的太陽擦了擦額頭的汗說:“今天又是一個豔陽天啊!”楓懶洋洋的躺在草地上,嘴裏叼著一根草棍翹著二郎腿不停的在那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