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要具有較高的組織協調能力,充分發揮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領導班子內部有明確的分工,作為“班長”,要堅持民主集中製原則,善於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班子的整體功能,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形成整個黨委領導工作的合力和凝聚力。
協調——領導者必備的能力
美國學者對不同領導階層的每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能力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高級幹部的才能比例為:見識47%,協調35%,技術18%;中級幹部:見識31%,協調42%,技術27%;初級幹部:見識18%,協調35%,技術47%。由此可見:見識、協調和技術是領導階層的每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能力。
(四)要堅持任人唯賢,善於發現和使用人才,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
毛澤東把領導幹部的職責精辟地概括為“出主意,用幹部”。鄧小平也曾指出:“善於發現人才,團結人才,使用人才,是領導者成熟的主要標誌之一。”選拔任用幹部,最根本的是堅持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堅持德才兼備原則和幹部隊伍“四化”方針。在新的曆史時期,就是要“選人民公認是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並有政績的人”進入各級班子。一把手做到知人善任,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麵:一是帶頭遵守黨的組織製度和幹部工作製度的規定,特別是要嚴格按照中央關於《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的規定選人用人,決不能憑個人關係的好壞選用幹部,也要防止形式上按程序辦事,實際上還是個人說了算。二是要堅持群眾公認,實行組織考察與群眾評議相結合,多數群眾不擁護的幹部不能提拔。三是要放開選人視野,放眼於基層,放眼於各方麵,尤其要注意多從基層幹部和群眾中選拔優秀人才。要特別關注那些埋頭苦幹、默默無聞的同誌。四是人才要用得其所。古人雲,“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則才著,非用其宜則才晦”。每個人都有長有短,瑕瑜互見,關鍵是要根據工作需求和領導班子合理結構來安排,使其各展所長。五是重視幹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尤其要著眼未來,關心年輕幹部的成長,努力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合格接班人,形成尊重和愛護人才的良好風尚。總之,一個合格的基層黨委書記,應該有愛才之心,識人之眼,用人之膽。
(五)要敢於正視各種矛盾,善於發現和解決問題,具有處理突發複雜事件的應變能力
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工作,紛繁複雜,包羅萬象,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甚至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如水旱災害和各種社會矛盾。基層黨委書記處在全局工作的核心,又是各種矛盾的焦點。回避矛盾、逃避問題,不是一個負責任的一把手;遇到困難後退,不能正確地解決矛盾和問題,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一把手。每個領導都應該認識到,做領導的過程,就是解決矛盾、克服困難的過程。正視矛盾,知難而進,是一個領導者應有的態度。作為一把手,當工作中出現重大問題和尖銳矛盾時,要勇於麵對現實,臨危不亂,處變不驚,沉著應付,多謀善斷,采取有力措施把問題解決好。一般地說,突發事件往往都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由漸變到突變的過程。因此,每個領導者尤其是一把手要經常注意社會思想動態,掌握情況,提高預見性、主動性,力爭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